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20875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暖棚黄瓜栽培及管理及CO2实验摘要:冬暖棚黄瓜在我地栽培已有多年。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及管理技术规程,现结合我地的实际经验,将该栽培技术系统地总结如下。关键词: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co2实验1冬暖棚黄瓜栽培技术 1.1 采用嫁接苗 实践证明,采用嫁接苗可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同时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逆性增强,整个生长期延长,总产量有显著的提高,是目前黄瓜生产中被公认的一项重要防病、增产技术措施。 1.2 选择适宜品种 黄瓜应选择抗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作接穗。如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等。 砧木要求

2、具备亲和性好、根系发达、抗枯萎病,且生产出的黄瓜无异味等特性。如黑籽南瓜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砧木品种。 1.3 育苗技术 1.3.1 用种量 冬暖棚黄瓜普遍栽培密度为4000-4500株。因此,黄瓜亩用种量在200克左右,相应的黑籽南瓜亩用种量在 1250-1500克。 1.3.2 育苗方式 目前各种育苗方式较多,嫁接方法不同,育苗方式也有所不同。1.3.3 营养土配制4-5年没种过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6份,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份,二者反复混匀过筛后,按每立方米添加三元复合肥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公斤,25%敌百虫60克,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克。 1.3.4 种子处

3、理 (1)黄瓜种子处理 晒种1天,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浸泡4-6小时,然后用水冲洗于净,晾去表面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一般24小时左右即可出芽,芽长以02-04厘米为宜。也可于温水浸种前先用100倍福尔马林或50%多菌灵100倍液浸泡10-20分钟,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浸种催芽,以消灭种子带菌。 (2)南瓜种子处理 先晒种2-3天后,用60的温水浸种,浸种时将种倒人温水中,不停地搅拌,约15-20分钟水温降至30左右,这时用手反复揉搓种子,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几次,放在室内浸泡10-12小时,然后捞出沥于,用湿布或湿毛巾铺盖

4、好,放在30左右的环境中催芽,48小时左右即可露芽,应注意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 1.3.5 播种期 冬暖棚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苗龄保持在45天左右,于11月中下旬定植,赶在元旦春节前这段时间开始上市。 1.3.6 播种方法 播种前苗床先浇透水,水渗后均匀撒上一层营养土,然后按4厘米见方点播黄瓜种,覆土05-1厘米,并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以保温保湿。黄瓜播种4-5天后,以同样的方式按5厘米见方点播南瓜种,覆士15-2厘米,然后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保温保湿。 1.3.7 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液间20-25。当50%以上芽顶土时撤去地膜。齐苗后及时降温,白天

5、25-28,夜间15-18。播种时浇透水,以后一般不需浇水,若苗床过旱,可用喷壶适当浇小水。当黑籽南瓜2片子叶展开,黄瓜破心时,即可嫁接。 1.3.8 嫁接 从苗床上起出苗子,用湿布盖好根部。将南瓜顶心芽用竹签剔除,然后用刀片在子叶下1厘米处,自上而下以35-40度角斜切一刀,长为1厘米左右,深度为胚轴的1/5-1/2。黄瓜于子叶下l5-2厘米处,自下而上以30度角斜切幼茎08-1厘米,深度为胚轴的1/2-2/3,嵌合好后,用嫁接夹固定,黄瓜在内,南瓜在外。并尽快栽入苗床内,两根保持一定距离,浇水后加盖小拱棚。 1.3.9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管理。1.3.10 壮

6、苗标准 嫁接后苗龄在30-35天,节间短、茎粗壮,子叶完好,叶片肥厚、平展,呈深绿色,根系发达,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1.4 定植1.4.1 定植准备 冬暖棚黄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定植前要精细整地,足施基肥。1.4.2 定植 定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先顺垄中间开小沟,在沟内按株距25厘米带坨放苗,放苗后可用少量的土稳住,然后浇水,水渗后覆土,并用手抹平垄面,以土地与垄面相平为宜,切忌嫁接口被土壤埋住。最后用宽12米的地膜覆盖栽培行,膜下小沟以供浇水用。亩栽4400株左右。1.5 定植后管理 1.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以闭棚提温促根为主,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20。缓苗

7、后逐渐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温度降至白天25-28,夜间12-15。1、2月份进入寒冷阶段,尽量少通风,使白天温度尽可能达到30左右。晴天,在不降低棚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子应早拉晚盖,使棚内多见光。连阴天突然转晴,草帘子应逐渐间隔拉开,以防闪苗。3月份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日照时间加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量,白天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2,夜间控制在12-14。4月下旬可逐渐不盖草帘,5月份基本上可撤去,但要留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倒寒流的影响。1.5.2 肥水管理 冬暖棚黄瓜施肥的原则应本着前轻后重,“多餐少食”,方法是随水膜下冲施。一般足够时浇足底水,缓苗后视情况适当浇一次缓苗水,到根瓜坐住这段时间就不

8、需浇水。若干旱,可选晴天中午从垄间膜下浇小水、根瓜采收后,黄瓜进人生长盛期,这时要及时跟上肥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2公斤。以后每隔l周浇水二次,每隔1水冲施1次肥水,即常所说的“1清1混”肥水管理法。每亩次可输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 5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为防止早衰。延长收瓜期,可结合常规肥水管理进行叶面喷肥,一般10天左右1次,常用的叶面肥有0.2%磷酸二氢钾l:1:02:100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水配成的糖、氮液,以及光合微肥、叶面宝等。1.5.3 植株调整 冬暖棚黄瓜栽培目前已普遍采用吊秧法,该法成本低,通光性好。吊秧一般在瓜秧40厘米左右时进行,方法是

9、用尼龙绳或尼龙匹等一端拴住瓜秧基部,另一端吊在翻内顶部拉丝上,使黄瓜秧S形缠绕。苦瓜秧龙头肥大向上,可将蔓角度压手黄瓜送入中后期植株生长旺盛,要定期落蔓,使其呈南低北高形,以利受光,对下部黄叶和病枯叶。应及时摘除,防止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诱发病害,摘叶后的茎基部瓜更可盘在垄上。 1.5.4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冬暖棚黄瓜易发生的病害较多,应以预防为主,从加强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防治。(2)虫害 主要有蚜虫和白粉虱,可选用抗蚜威、敌杀死、扑虱灵等进行防治,也可用灭蚜烟剂熏烟防治。2 冬暖大棚黄瓜管理技术要点 2.1 加强保温保温主要是夜间、晨时应不低于10,阴冷天应不低于8。与保温有关

10、的措施有:严密封闭北墙通风窗、覆盖双层苫子,注意放苫子的质量,要压匀压严,看温度适时揭盖草苫子。 2.2 改善光照条件及时清扫塑料薄膜上的灰尘和草屑;及时绑蔓、顺叶、保持新梢一致使叶片均匀分布,减少遮荫,达到最大的受光面积,绑蔓适当弯曲成“S”形,后期要充分利用绑缚吊绳的铁丝可以移动的特点,适当加大小行间的距离。 2.3 CO2气体施肥实践证明,温室黄瓜使用CO2后,叶片大,生长繁茂、植株健壮、雌花增多,并具有防治霜霉病等病害的作用,产量特别是前期产量增产明显。CO2施肥采用稀硫酸加碳酸氢氨。稀硫酸为13。以910时施用为宜。施后11.5时进行通风。 2.4追肥和浇水因冬季很少浇水,故追肥和浇

11、水应紧密结合。一般于元月上旬至中旬浇第一水,一般不追肥。2月上中旬浇第二水并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亩施发酵的豆饼20025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7公斤,硫酸钾10公斤,拌匀、顺沟浇水、水渗后盖土、盖地膜。注意每次浇水都应浇足。 2.5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为提高喷药质量和防治效果,强调要用温室的优势,用烟雾法和粉尘法防治,如利用百菌清、农利灵、灭蚜粉尘剂混配综合防治黄瓜多种病虫。3 CO2实验材料与方法3.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本所的核心示范园内,大棚已有3年种植黄瓜的历史。土壤质地良好,棚室的通风、透光、保温、保湿等性能均良好。3.2供试材料 选择的黄瓜品种为京优3号,使用淄博产CO2

12、发生器,原料为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碳酸氢铵。3.3试验方法 10月20日播种,11月56日嫁接,12月78日定植,株行距为35cm75cm,每个小区均为140株。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的面积为40cm2。设4个处理:(1)CO2施用浓度为600mg/L;(2)CO2施用浓度为1000mg/L;(3)CO2施用浓度为1500mg/L;(4)对照CK不施CO2气肥。每个处理重复4次。有机肥、化肥的施用及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施用时间: 从开花到完全收获,每天(晴天)揭苫前半小时。3.4 结果与分析收获时我们对各小区的黄瓜进行称重,累积计产,并将黄瓜的品质与植株的发病情况进行累计统计

13、,其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1 不同浓度的CO2气肥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处理(mg/L)小区平均产量(kg)折合667m2产量(kg)比对照增产 差异显著性 (kg) (%) 0.05 0.01 (2)1000368.48 6135.15 67.37 22.31 a A (1)600349.38 5817.23 48.27 16.03 b AB (4)CK301.11 5013.47 c C (3)1500 4505.34 -30.52 -10.12 d D 3.4.1施用不同浓度的CO2气肥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表1表明:处理(1)和处理(2)的黄瓜单位产量均较对照CK有明显的提高,而处理(3)则表

14、现为明显的降低;并且3个追施CO2气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1%的极显著差异。处理(1)和处理(2)相比,其差异显著性达5%水平,并且在这两个处理中,CO2浓度越高,对黄瓜的增产效应越明显。从对照CK的情况来看,在每天(晴天)通风前室内CO2浓度平均为190mg/L左右,通风后外界CO2浓度也只有350mg/L左右,虽然能基本满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但明显低于其光合所需的最佳浓度。因此,及时补充CO2,能有效地强化其光合作用,促进有机质的合成与积累。但是,当CO2浓度增加到1500mg/L时,产量反而降低,说明黄瓜的光合强度并非一直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过高浓度的CO2反而对黄瓜的光合起到

15、抑制作用。3.4.2.施用不同浓度的CO2肥对黄瓜部分成分含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表2 不同浓度的CO2气肥对黄瓜部分成分含量及抗病性的影响处理(mg/L) 蛋白质(g/100g) 比对照增加率(%) 维生素C(mg/100g) 比对照增加率(%) 霜霉病发生情况 (株) 霜霉病降低率 (%) (2)1000 0.93 12.05 13.06 15.47 28 31.70 (1)600 0.86 3.61 11.78 4.16 39 4.88 (4)CK 0.83 11.31 41 (3)1500 0.71 -14.45 10.01 -11.49 52 -26.83 表2表明:处理(1)和处理(2)不论是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还是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等方面都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而处理(3)与对照CK相比则表现为明显的降低; 处理(1)与处理(2)相比,处理(2)提高的程度更为明显。在处理(2)条件下,黄瓜蛋白质的平均含量比对照CK平均增加12.05%;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比对照CK平均增加15.47%; 对黄瓜常见病霜霉病的防效提高达3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