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档案征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20590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档案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走进档案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走进档案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走进档案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走进档案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档案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档案征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档案征文走进档案征文(一):我与档案的情缘颜敏我听到档案一词是小学升初中那会儿,那时没什么概念,只记得班主任在讲台上不停地强调:大家要把字写好,这张表要放进档案里,是要跟着你们一辈子的。于是,我脑海里出现一种神秘而敬畏的感觉便是对档案的最初印象了。正因为有了这种敬畏感,以至后来每每遇到填表的时候,总会有意识地关注是否需要存档的,似乎存档的东西总有某种魔力可以监督我的人生,因为它如实地记录着我的成长轨迹与人生路程。就这样,个人档案便成了我跨人档案世界的第一道门。后来上了大学才开始明白,档案其实是一个十分宽广的概念,甚至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渐渐地我对档案便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神秘与敬畏已经不

2、再只是当年单纯地念顾着自己的那张表,更多的是从心底里对档案本身产生的一种敬仰。档案它是严肃的东西,它是一种可以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不容怠慢、不容篡改。大学毕业后我进人了县城市管理局,从事办公室工作。有一天,局长找我谈话问我的工作情况,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小颜呐,年轻人要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机关档案工作是项锻炼人的活,你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吗?我当时也没多想,就一股脑儿热劲欣然接受了。尽管事先对档案管理有些书面上的了解,但是走进档案室时,我一时懵了,望着那一大摞堆放凌乱的文书档案和资料,它像晴天霹雳般砸响了我,瞬间清醒,天哪,积攒了这么多的文书要我这个对业务并不精通的人来

3、一点一点的整理、分类、装订,这岂不就像让我摘下天上的月亮般难嘛。盯着那厚厚一摞的纸片片,一个悔字涌上心头,真悔自己不该轻易接受了这一堆乱摊子。闷闷不乐了好些天后,我硬着头皮做事,通过互联网以及翻阅各类档案书籍,对如何开展档案整理工作,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档案工作要求严谨,程序也相对复杂,从初步梳理、存放年限分类、重要程度辨别、序号编排等一系列步骤,不容存在差错。为了将档案工作做好,局领导特意请来了县档案局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有了专家们的悉心帮助,整整一个星期内,我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一心扑在档案室,当那一页页、一份份的文件分类装订成册,一卷卷一排排地整齐摆进绿色的档案柜里,从杂乱无章变得干净整洁

4、,刹那间心里倍感充实,涌现出难以形容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就在那一瞬间,我莫名地喜爱上了这份工作。记得那天下午,我独坐在安静的档案室里,随手翻阅书籍,无意看到一篇关于档案的文章,才知档案还有个清新雅韵的别称叫兰台,档案工作者也就随之被称为兰台人.一些奉献于档案工作的人把能成为兰台人视作一种无尚使命与荣耀。我走在兰台路上,对于档案就好似恋人一般,从初识那一刻起就结下了缘,它是我过去,现在和未来最深情的依恋。(株洲县城市管理局)走进档案征文(二):兰台人 兰台梦陈 兴兰台,兰花之台,档案工作者别致的雅称。兰台一词始于西汉初年,在存放典籍档案之处放置兰花,既高雅,花香又驱虫除菌,防止典籍受损。兰台由此得

5、名,其官员被冠之为兰台令史,延续至今,兰台人就成了现在的档案人。千百年来,兰台和兰台人一直受有识之士尊崇。黄金有价、档案无价。档案形同化石,它演绎着历史的沉浮、人世的沧桑、创造的辉煌。无论是甲骨卜辞,抑或居延汉简、敦煌经卷,乃至明清大内档案等等,无不折射出人类文明与民族兴衰,人们将其视为国之瑰宝,把兰台奉为神圣的殿堂。兰花之贵,在于王者之香;兰台之尊,在于弥足珍贵;兰台人之崇,则在于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遥望历史的天空,那闪烁的星辰中就有兰台人的身影。司马迁忍受阉割的屈辱,历经八载写成史记这部不朽史书;班固自任兰台令史起,衣不解带,食不甘味,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耗时二十年之久,完成汉书这部惊世之作

6、。古人成就的伟业彪炳史册,名垂千秋,把兰台梦演绎得精彩纷呈。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警世名言,在历史的长空回荡。古往今来,从兰台、石渠阁到天一阁、三希堂,从毛泽东的马背铁箱,到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每一部历史典籍都凝聚着兰台人的智慧和心血。兰台保存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兰台人使得档案事业源远流长。记录客观真实的历史,将真、善、美、恶、丑浓缩于方寸之间,任后人评说。兰台人不辞辛劳地征集档案,在弥漫着杀虫剂味道的库房里整理上架,日渐丰富馆藏。兰台人毫不犹豫地走进陈年旧纸堆,挽救那些破损的档案,不顾蚊虫侵袭,将一份份档案耐心粘贴。档案还帮人当打赢了官司、落实了

7、政策兰台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是当今兰台人肩负的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兰台之路,任重道远,传承历史,开创未来,这是档案事业永恒的主题,是档案人不变的追求。(株洲县档案史志局)走进档案征文(三):刻在石壁上的档案梁丹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它比其他资料来源可靠。在众人眼中,档案都是书写在文本上的文字资料,但在株洲县却有一处独特的档案摩崖石刻。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文字资料是刻画在石碑上和墓碑上。为了保护好这件活档案,文物部门已经把它作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摩崖石刻处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崖上,周围绿树掩映,裸露的花岗岩石壁上赫然写着

8、14个笔力遒劲、端庄俊逸的阴刻楷书,右书元又配刘刘坟在上,左书夫主易仕俊刊.据史料记载,这是清代嘉庆年间进士训导易仕俊为其原配、继配合冢所立。训导一职在清朝的文职官位中约为从七品,主要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辅佐地方知府。按现在的说法,相当副县级干部呢。摩崖石刻墓碑与其墓冢相距60余米,中间隔一口小山塘。摩崖石刻墓碑保存较好,字迹清晰。原墓葬规模较大,后来当地村民将墓前建筑拆除,兴修水利,墓冢被盗,不复存在,留下一对汉白玉石的墓志铭。墓志铭上的字属于阴刻楷书,每行18个字,一块有18行,另一块12行,约400余字,记载了易仕俊原为山西太原人氏,因避祸乱来到醴陵(今株洲县),在此地行善举,建桥梁,修

9、文庙,造书院,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墓志铭详细介绍了易仕俊的家事生平,可以说是一篇盖棺定论的总结。这处刻在石碑上的专属档案,对研究当地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南阳桥摩崖石刻的存在证明了档案文化的多元化,它呈现出独有的特点。这类档案不易被破坏,像纸质档案的话可能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容易泛黄脆裂,保存条件不好的话还容易被虫类破坏和因环境潮湿而腐烂。但它和纸质档案一样是信息的资源,立体的反应了当时历史的真实记录,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是一名文物工作者,涉足于档案管理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接触到的档案多数是实物,与其他单纯纸质档案有很大的区别,就像我所说的摩

10、崖石刻吧,从文物的角度来看,这算是馆藏文物。诚然,文物和档案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保管馆藏文物方面的一些方法是可以应用到一般档案中的。我以为。刻在石壁上的档案,留给我沉甸甸的思考。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传承、保护、利用和开发好这些资源,是档案不朽的主题。(株洲县文物局)走进档案征文(四):档案心路张恺鹏1987年,我告别了四年的边防军营生活,回到家乡考进乡政府,当了一名财税员。不知不觉在乡镇工作了18年,适应了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工作干起来有滋有味。2021年2月的一天,县里一纸调令,我被调到了县档案史志局。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听说我要去档案局上班,在乡镇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就劝我说,档案工作整

11、天与纸打交道,枯燥,乏味。你啊,趁着还年轻,早点想办法再挪动挪动吧。好歹也进了梦寐已久的县城。我抱着先上班再挪岗的想法报了到。初到局里,领导让我先学着整理档案。看到库房高高的密集架,我想,不就是整理档案嘛,这还不容易?我对这份工作不屑一顾。但很快,现实就击溃了我的初衷,人家来查找文件,面对着成堆的书架,我不知如何查找。各单位送来需要整理档案资料散放在桌上,我拿在手上如同烫手的山芋,一头雾水不知从哪下手,当初的轻视,变成了一次挑战,一次考验。此时我深深地意识到,要干好档案工作,还需虚心来学,需沉下心来学。农村娃出身,当过兵,什么苦没吃过?天生犟性的我暗下决心,啃下档案这块骨头总比那时自卫反击打越

12、战容易得多,一定要学好,要成为档案工作的行家里手。从那一刻起,我就每天捧着归档文件整理指南,泡在库房中认真学习,不懂就问,不知就学,勤动嘴,多跑腿。在几十个日夜里,档案馆里几千份档案盒,我都亲手摸过。从对档案工作的一无所知,到熟悉了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短短三个月的功夫,我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看到经我手整理的整齐规范的卷宗,单位的同事不禁啧啧称赞。有时,忙完手中的活,我会找上一本档案杂志,沉人到趣味生动的历史故事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从档案历史的长河中,从简单纯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哪一样工作可以像档案工作那样穿越时空,横贯古今。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岗位,从这份

13、淡泊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这份宁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一份文件就是一段历史。档案的目的在于利用。如今社会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档案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名档案人,我没有因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第一线而甘于寂寞,档案人为国护史为民服务的责任感时刻在脑海中翻腾。只要有需要,哪怕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好它。记得在三年前八月份的一天,一个姓李的老同志汗水涟涟来到我办公室,请我一定帮他一个忙。原来李老是县里一个单位的退休职工,八年前,他在单位有一套房子,因单位扩建被拆除了,所有补偿到位,他就没当回事。如今想换房子要将现在自住的房子卖掉,而当时拆除的房子没有销户,按政策规定,多房户

14、卖房需多交几千块钱的契税。为了不凭空多出几千元,他只能去找拆除房的住户证明,并多次跑房产局去销户。但因原工作单位已破产,拆房的相关资料无从查找,而房产部门因缺少有关资料不能办理。他这样来来往往耽误了半年。经别人提醒,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档案史志局希望找到原单位拆房的相关文件。听完李老的话,我放下手中的活,进入到馆中,帮他查了起来。经过近两个钟头的查找,终于找出了该栋楼居民补偿的协议及该单位拆房的文件。当我将资料送到他手上,看到我一身汗水时,他紧握着我的手,连连说谢谢,谢谢.后来,李老还专程到局里找到领导,表扬了我一番呢。看到我的劳动成果得到人家肯定,我心里不知有多畅快。档案这个岗位,我从不乐意干到接受,以至热爱这一行,有着一段心里路程。伟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当兵扛枪没后悔过,干档案这一行也不后悔。我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编织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档案史志局)宪法在我心中征文珍爱生命征文企业征文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