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205552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08.《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绩评卷人姓名 学号 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论文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班级:2008级MPA课程名称:政府经济理论课程课程类别:必修课任课教师: 开课时间:2010年10月大学MPA教育中心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浅析 【摘要】国有企业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力的增强,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国有企业负责人,顾名思义,就是代表中央或政府对国有企业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国有企业地位突显,使得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备受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和关注。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不断强化对国有

2、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大胆改革。【关键词】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abstrac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ers to a countrys central government or 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volved in controlling the enterpri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the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is the leading force in the

3、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continuing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expands, competitive enhance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a dominant position. State-owned enterprise controller, just as its name implies, it is representing the central or government of state-owned en

4、terprises exercise the function of managing personnel. State-owned enterprise status, makes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controller highlights the management has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attention and concern. Whether central or local, unceasingly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

5、se controller, i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etc., explores the research and bold reform.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controller management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邹韶禄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让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管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谈论中自然少不了对“中国烟草大王”原云南省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的一些评价,由此衍生出的就是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用、薪酬待遇及退出机制的评价。的确在今天的

6、中国,虽然产生了众多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但与百姓生活切生利益相关的如水、电、通讯等行业,基本把持在国有企业手中,中国跨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吸引着市民的眼球,有的关注的是负责人的成长历程、有的关注的是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多人关注的是负责人的收入和廉洁问题。为了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等。被称为中国版限薪令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也于2009年9月16日出台。这个指导意见主要

7、从适用范围、规范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薪酬结构和水平、薪酬支付、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作出了规范。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有关部门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监管职责,强调要对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负责人管理章节内容不够具体,而指导意见中仅对薪酬管理进行规范。我认为要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工作,基本上应包括负责人选拔任用、负责人激励约束、负责人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1.负责人选拔任用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不用之处就在于它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企业负责人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8、的重任。国企负责人与一般的行政负责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管理着上亿甚至上千亿实实在在的公共资产。1.1现行任用方式。纵观中央至地方传统的国企负责人任用方式就是任命制和委任制,途径基本就是从党政机关相应级别管理人员中调任。近年来,一些省市都在尝试对国企负责人选拔任用方式和途径的改革,如成都市出台了市属国有国企负责人选拔任用办法,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出规定:除少数国企外,一般国企不再确定其行政级别,政府也不再派人到一般国企担任领导,真正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由企业自主选拔和聘任经营人才。1.2各地任用制度探索。认真查阅成都市出台的任用办法后不难看出,条款和内容,与党政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9、很类似,并没有摆脱任命制、委任制的根本性因素。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双重角色”一直是影响国企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由于国企的领导皆由政府直接任命,有些行政干部本来不懂企业管理也往往被派到企业,而真正熟悉业务的企业基层经营管理者却难以走上领导岗位;有些国企领导常常把党政机关作为一条“退路”,干得不好就回机关当干部,广州市的做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权力来源于谁,就要对谁负责,这是公理。股份制企业的负责人要对股东负责,政府委任的国企负责人要对政府负责。全民委托政府,政府委托国资委,国资委委托国有企业负责人,这就是国企的权力代理链条。如果国企的负责人不是国资委委任的,而是企业或职工“自主”选拔和聘任的

10、,那么他只能对职工负责,而不再对政府负责。也就是说,国企的权力代理链条在国资委和国企之间断裂了。而国企负责人成了职工的代理人,这实际上等于政府放弃了对国企的控制。因为国资委及其委派的国企负责人都只是代理人而不是所有者,所以国企都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但如果政府连委派负责人的权力都放弃了,那就等于“所有者让位”了。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也没有“让位”的权力,因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人民。各地正在试行或执行中的国企负责人选拔任用模式和途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改进。2.负责人激励约束在国企负责人中,推行高薪养廉已不是新提议,早在褚时健案件发生时,就有言论评价案件的发生,与付出和回报不成

11、比例有很大的关系。据资料反映,褚时健担任红塔集团负责人18年的收入加奖金不过80万人民币。而当时一些上市公司(比如科龙)的老总在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年薪可拿到几百万,TCL老总李东升资产则高达12亿人民币,而类似规模的国外企业年薪则也远远高于这个水平,199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收入为885万美元,外加2500万美元购股权;迪斯尼公司总裁年收入是850万美元,外加1.96亿美元的购股权。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红塔集团的销售总额距离世界500强并不遥远,作为红塔集团的最高管理者,褚时健所应得到的报酬要远远超过(法院认定的贪污和不明财产)174万美元。但是,他他每为国家贡献17万自己才得到一块

12、钱。我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外在的激励手段不外乎两种,即薪酬待遇和政治待遇。而约束的手段就是权力限制。至于自律那是个人思维和修为问题。2.1薪酬待遇有观点强调,应该对国企负责人实行限薪制度或减薪管理。对限薪或者减薪的问题,反映出对资源再分配过程中公平和效率的重视。但现实中,如果你限得很多,他可能会去开所谓的“后门”或“旁门”。福利、保险等这些正好是“后门”的问题,如果你薪酬限了,我在福利上、在保险上,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用车、宴请等待遇上进行补偿,这就是变相的福利。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了薪酬的规范要与保险等其他福利方面的规范相结合,对国企负责人的薪酬待

13、遇确定起到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我认为,仅使用国企负责人绩效年薪与实际经营业绩密切挂钩的机制,还不能彻底实现激励的目的,还应该考虑国企的定位,即是市场化还是垄断型经营,各类企业的考核指标应有一定区别,要让个人的真实业绩和收入成正比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2.2政治待遇国有企业基本都有对应的行政级别,据说,部分企业负责人任职的条件就有,“达到退休年龄,要回行政机关按相应级别退休”或是“保留行政关系”等等。我认为,企业就应该有企业的人事管理模式,负责人也不能例外,职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相关,负责人则更不能留有退路,因此所谓的政治待遇不应该是提倡的激励手段,应该逐渐消退。2.3权利限制国企虽设有纪

14、检、工会、职代会等组织,但其监督基本流于形式,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有些国企一把手党政职务一肩挑,缺少必要的有效制约机制。外部监督方面,一般情况下,各国有企业属地政府的国资部门都会派有监事,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开展了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对企业负责人的权利监督起到一定作用,但国企处于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过渡阶段,国企负责人在带领职工顺利过渡后,会产生心理变化,容易滋生企业和权利私欲化的心理。我认为除了派出监事和会计,属地纪检监察部门应有工作监管,审计部门也应有部分项目的抽查审计,国有企业间的主要负责人也可以有交流或轮岗的管理模式。3.负责人考核200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15、理委员会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公布施行,办法对不同行业领域的国企负责人进行了差别化的考核,明确考核对象、考核方式、考核原则和考核内容等,关键是确定了考核结果的运用。从办法的标题中就能看出,该办法是指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对企业来说对业绩的考核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3.1考核项目单一。从国有企业负责人腐败案件发生情况分析,大多数案件当事人对提升企业的营业业绩,带领企业发展壮大都作出了重要或重大贡献,那么单凭业绩考核显然不能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国企负责人与民营企业负责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他管理的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所以对资产帐务的处置应有规章程序限制,不能随意。3.2多角度考核。对企业负

16、责人的考核应该多方位展开,业绩使重要的一方面,还应该有遵守相关制度规范、职工信任和拥护测评、自己及企业廉政建设工作等方面。目前,国有企业仍然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门,税收贡献、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占比重大。国有企业负责人管理,对国有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能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需要更加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8号).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2中共中央办公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08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2009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