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20541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触探技术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第1章 总则第1.0.1条 静力触探是工程勘察中一项勘探和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层。 第1.0.2条 静力触探宜与钻探配合使用。在使用静力触探有经验的地区或初步了解工程地质的场地,静力触探可单独使用。第1.0.3条 本标准适用于电测静力触探,采用连续贯入或间续贯入方式的各类静力触探机。第1.0.4条 在采用本标准时,尚应遵守国家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规定。第2章 静力触探设备和仪器第2.0.1条 静力触探的触探头根据其结构及功能,主要分为单桥触探头和双桥触探头两种。尚有带测孔斜、测孔隙水压力装置的触探头。 第2.0.2

2、条 触探头的规格和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桥触探头和双桥触探头的规格见表2.0.2。单桥和双桥触探头的规格表2.0.2锥底截面积(c)锥底直径(mm)锥角()单桥触探头双桥触探头有效侧壁长度(mm)摩擦筒表面积(c)摩擦筒长度(mm)1035.760572001791543.760703002192050.46081300189二、触探头的技术标准见附录一。第2.0.3条 静力触探的量测仪器可采用电阻应变仪、电子电位差计、数字测力仪,带微处理机的记录仪以及各种专用的静力触探记录仪。当采用电子电位差计时,仪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画线指针通过满量程的时间应不大于5s。当采用两台电阻应变

3、仪与双桥触探头配用时,其型号应相同,并应有同步启动装置。第2.0.4条 静力触探的讯号传输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双桥触探头,两组桥路的讯号传输线宜分别屏蔽。第2.0.5条 触探杆直径宜小于触探头的锥底直径。在触探头摩擦筒以上4倍锥底直径范围内不应设置扩孔器。第3章 操作第3.0.1条 平整场地和安装静力触探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孔位应避开地下电缆、管线及其它地下设施。二、当拟定孔位处地面不平时,应平整场地,并根据勘探深度和表层土的性质,确定地锚的个数和排列形式。三、静力触探机安装要平稳,应与下入土中的地锚牢固连接。第3.0.2条 静力触探头的选择与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根据土层性质和预估静力触

4、探贯入阻力,选择分辨率合适的静力触探头。二、静力触探头在使用前,必须取得标定的数值。静力触探头一般每三个月标定一次。当在规定期限内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重新标定。静力触探头的标定可按附录二的规定进行。第3.0.3条 量测仪器的安装与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量测仪器的性能应符合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一般每年检验一次。当在规定期限内出现故障时,应随时检验。二、安装自整角机或其它深度转换器时,应保证导轮和卷纸机构工作正常。当深度转换器引起的孔深误差超过1%时,应查明原因,予以更换。第3.0.4条 触探杆宜平直,丝扣完好无裂纹,5m触探杠连接后的不直度宜小于10mm。第3.0.5条 静力触探贯入的操作应符合

5、下列规定:一、触探前,应尽量将触探头的电缆线一次穿入需用的全部触探杆。二、贯入时采用的量测仪器应与标定触探头时的量测仪器相同。贯入前,应对接上量测仪器的触探头进行试压,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是否能正常工作。三、量测仪器所选用的供桥电压的工作电流,应小于电阻应变片的容许值。四、触探的贯入速率应控制在0.0150.025m/s范围内。在同一孔中宜保持匀速贯入。五、触探头贯入土中0.51.0m(在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提升5cm,待量测仪器上无明显温漂时,记录零读数或调整零位,方能开始正式贯入。第3.0.6条 静力触探的测定和记录,可按下列规定执行:一、贯入过程中,在深度12m以内,可按需要每隔2

6、4m测读或调整零读数。终孔时,必须测读和记录零读数。二、当人工测记时,可每隔0.10.25m测记一次应变量,记录格式可采用附录四附表4.1和4.2。三、一般每隔24m核对一次记录深度和实际孔深。当有差错时,应在记录上予以注明。四、贯入过程中,当改变供桥电压时,应注明其深度和供桥电压值。五、贯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或影响正常贯入的情况,都应在记录上注明。六、记录的原始资料上,应注明下列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及孔号;2.供桥电压值(V)和输出满量程的电压值(mV);3.触探头的编号、标定方法和标定系数;4.实测孔深;5.测试日期、测试记录人员。第3.0.7条 当未达到预定的贯入深度,而出现下

7、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贯入:一、触探头的贯入阻力超过额定荷载值的20%;二、反力装置失效。第3.0.8条 终止贯入时,应及时起拔触探杆或触探头。触探头拔出后应立即清洗,妥善保存,不应使触探头暴晒和受冻。严禁用电缆线提拉触探头。第3.0.9条 受地层条件或设备能力的限制,不能贯入到预定深度时,可用钻探或其它方法与静力触探交替进行。第3.0.10条 贯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锚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应及时调整或停止贯入。第3.0.11条 装卸触探头时,不应转动触探头。第3.0.12条 操作中的机械和用电安全,应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第4章 资料整理第4.0.1条 对原始记录出现下列现象时,宜分别进行

8、处理。 一、记录数据或记录上出现的零点漂移超过满量程的1%时,可按线性内插法校正。二、记录曲线上出现脱节现象时,应以停机前记录为准,并与开机后贯入10cm深度的记录连成圆滑的曲线。三、记录深度与实际深度的误差超过1%时,应查明原因,一般可在出现误差的深度范围内,等距离调整。当有漏读、漏记而造成的差错时,应在遗漏处予以补全。当使用装有测斜仪的触探头时,测得的孔斜大于8,应作深度校正。第4.0.2条 单桥探头的比贯入阻力,双桥探头的锥头阻力、侧壁摩擦力及摩阻比,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psKpp(4.0.2-1)qcKpq(4.0.2-2)fsKff(4.0.2-3) 式中ps单桥探头的比贯入阻力;

9、qc双桥探头的锥头阻力;fs侧壁摩擦力;摩阻比;p、q、f分别为单桥探头、双桥探头的标定系数(kPa/或kPa/mV);p、q、f分别为单桥探头、双桥探头贯入的应变量()或输出电压值(mV)。第4.0.3条 勘察报告中触探成果的表达形式,可根据勘察要求或需要解决的地基问题而决定。当采用单桥探头测得的资料评价天然地基的土层性质时,触探曲线可直接绘于工程地质剖面图上。当采用单桥探头或双桥探头测得的资料,提供桩基础设计参数时,可绘制单孔触探曲线。第4.0.4条 绘制单孔触探曲线时,纵座标表示深度,横座标表示比贯入阻力或锥头阻力、侧壁摩擦力。比贯入阻力或锥头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可用粗实线表示;侧壁摩阻

10、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可用细虚线表示。当采用双桥探头时,应附摩阻比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当采用附有其它功能(如测斜、测孔隙水压力等)的触探头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附以相应的曲线。上述变化曲线的绘图比例可按表4.0.4选用。比例选用表表4.0.4 项目比例深度比贯入阻力或锥头阻力侧壁摩擦力摩阻比1:100或1:2001cm表示500、1000、2000kPa1cm表示5、10、20kPa1cm表示1%、2%侧壁摩擦力和锥头阻力的比例,可匹配成1100。单孔触探曲线可按附录四附图4.1、4.2绘制。第4.0.5条 根据触探曲线划分土层,其划分的详细程度应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对与地基强度、变形或场地稳定性有重

11、大影响的土层,应详细划分。当采用单桥探头测试时,应以比贯入阻力与深度的变化曲线进行力学分层。当采用双桥探头测试时,可以锥头阻力与深度变化曲线为主,结合侧壁摩擦力和摩阻比随深度的变化曲线进行力学分层。进行力学分层时,每层中最大贯入阻力与最小贯入阻力之比,不应大于表4.0.5的规定。力学分层按贯入阻力变化幅度的并层标准表4.0.5 ps或qc(MPa)最大贯入阻力与最小贯入阻力之比1.01.03.03.01.01.51.52.02.02.5划分分层界线时,应考虑贯入阻力曲线中的超前和滞后现象,一般以超前和滞后的中点作为分界点。触探结合钻探时,触探分层应与钻探记录综合考虑。第4.0.6条 双桥探头在

12、计算摩阻比时,可不考虑锥头阻力和侧壁摩擦阻力在同一测点深度上的差异。第4.0.7条 单孔各土层贯入阻力的计算方法,应根据所使用的量测仪器确定。当使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量测时,可采用算术平均法;当使用电子电位差计量测时,可采用面积法,计算格式可按附录四附表4.3。在计算单孔分层贯入阻力时,应剔除记录中的异常点,以及超前和滞后值。在判别砂土液化时,对于贯入阻力变化较大且为较薄的夹层或互层,应分别计算其各土层贯入阻力。第4.0.8条 勘察场地各土层的贯入阻力,可分为一般值和计算值两类。选址或初勘阶段可提供一般值,详勘或施工勘察阶段可提供计算值。一般值和计算值可按附录三规定的方法计算。附录一静力触

13、探头的技术标准一、触探头的外形和尺寸除应符合本标准表2.0.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双桥探头的摩擦筒应紧挨锥头,当联结部位有倒角时,其倒角应为45,且摩擦筒与锥头的间距不应大于10mm。2.双桥探头锥头等直径部分的高度,不应超过3mm。3.触探头的使用公差,应符合附表1.1的规定。触探头的使用公差附表1.1锥底直径(mm)锥角()摩擦筒长度(mm)单桥探头双桥探头101520 0.180.220.251110.280.350.420.901.100.954.锥头与摩擦筒应同心,摩擦筒直径应比锥底直径大0.05mm。二、量测误差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线性误差与归零误差,用电子电位

14、差计测试时,应不大于满量程的1%, 以应变量显示时,应不大于触探头在额定荷载下应变量的%。2.对于重复性误差与滞后误差,应反复加卸荷不少于三次,其误差用电子电位差 计测试时,应不大于满量程的1%;以应变量显示时,应不大于触探头在额定荷载下应变量的1%。 三、触探头的适用温度为1045,由于温度飘移而产生的量测误差,应不大于满量程的1%。算式如(附1.1):式中V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mV);V全量程的输出电压(mV);t触探过程中气温与地温引起触探头的最大温差();温飘系数,一般采用0.0005/。四、触探头一般在3个工程大气压(即294kPa)下,保持2h,其绝缘度不得小于500M。五、对于触探头的分辨率,当采用电子电位差计测试时,每伏桥路电压下,仪器指针画线长度应不小于0.05mm;当以应变显示时,仪表的显示值应不小于10个微应变。六、双桥探头的两组桥路应互不干扰。触探过程中,上提触探头时,两个传感器均应处于不受力状态。摩擦筒应滑动灵活,不因侧向受力而被卡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