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2011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67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议书(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 录1总 论11.1概论11.2业主简介11.3编制依据21.4编制内容21.5结论及建议3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62.1项目提出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3.1项目建设地址103.2自然条件103.3交通条件123.4公用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124建设内容及规模134.1建设内容134.2建设规模135工程方案155.1设计依据155.2规划设计原则155.3设计指导思想165.4总图设计165.5建筑设计205.6结构设计236公用工程方案266.1给水排水266.2通风空调设计296

2、.3燃气316.4电气设计327环境保护与绿化407.1设计原则407.2设计依据407.3环境保护417.4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427.5污染物治理427.6绿化448建筑节能468.1设计依据468.2建筑节能468.3给排水节能488.4通风与空调系统488.5电气节能499建筑消防设计519.1设计依据519.2设计内容及原则519.3工程概述529.4总图消防529.5建筑消防539.6结构防火559.7消防给排水559.8防排烟579.9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6010劳动安全卫生6210.1 总图6210.2 建筑6210.3 电气安全6210.4 其他6311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

3、标6411.1 项目进度计划6411.2 项目招投标641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2.1 投资估算范围6612.2 投资估算依据6612.3 项目投资6712.4 资金筹措6813销售方案6913.1 销售价格6913.2 销售进度6914财务评价7014.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的测算7014.2 盈利能力分析7114.3 清偿能力分析7214.4 不确定分析7215社会评价7415.1 社会影响评价7415.2 互适性分析7415.3 社会风险分析7416结论与建议7516.1 结论7516.2 建议7517附表76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76附表1-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76附表2:

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76附表3:销售收入及税金测算表76附表4:损益及利润分配表76附表5:借款偿还计划表76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6附表7:资本金现金流量表76附表8:资金来源与运用表76第 V 页*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 论1.1 概论(1) 项目名称:*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2) 项目性质:新建(3) 项目业主:*(4) 项目地址:*区鱼洞街道办事处新华村1社(5)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8821,总建筑面积42070.55,其中架空层建筑面积1336.93,住宅面积35077.87、商业建筑2168.32、配套设施建筑面积310.4

5、3,其他建筑面积3177,停车为100个。(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556.48 万元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0556.48 万元,其中业主自筹4756.48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800万元。(7) 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5个月,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1.2 业主简介。1.3 编制依据(1)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 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3)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4) 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5) 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

6、关规定和要求。1.4 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及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1.5 结论及建议1.5.1 结论(1) 本项目的建设是支持鱼洞长江大桥拆迁建设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 项目建成后由征地办按时全部回购,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有保障。(3) 项目的实施能够改善被拆迁居民的住宿条件,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明显

7、。(4) 项目建设符合*区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规模适度,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能满足要求,无各方面的建设风险,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5.2 建议(1) 鉴于该项目良好的社会效益,且项目建成后,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有保障,因此希望尽快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以便于该项目下一步工作的实施。(2)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以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投资,把项目建成城乡统筹实验区形象工程。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 1主要技术

8、经济指标表项 目计量单位数值所占比重(%)项目概况总用地面积m21882128.23亩居住户(套)数户(套)432居住人数(每户按3.2人计算)人1383总建筑面积m242070.55一、按功能性质划分 1、住宅建筑面积m235077.8783.38% 2、架空部分建筑面积1336.93 3、商业面积m22168.32 4、配套设施建筑面积m2310.43其中物管189.13居委会69.66公厕20.23消防控制室31.41 5、其他建筑面积m23177二、按地上地下部分划分 1)地上建筑面积m238901.52含架空层1336.93 2)地下建筑面积m23169.03 其中消防控制室m231

9、.41车库、设备用房m23137.62停车泊位辆100 1)地面辆40 2)地下辆60容积率1.996建筑密度18.12绿地率30.1投资数据总投资万元10556.48 工程费用万元7618.5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614.47 预备费万元204.66 建设期利息万元118.80 筹资数据业主自筹万元4756.48 银行贷款万元5800.00 项目投资指标内部收益率(年度) 13.12%净现值 万元450.40 投资回收期年2.02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年度) 20.10%净现值 万元551.03 投资回收期年1.65 第2页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提出背景2.1.1

10、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应该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诸多问题中,农村的发展建设、“三农”问题是则是重中之重,而这也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提供住房及其他相应的生活

11、、就业保障,则将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治安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房可住、无业可就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并且有悖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2.1.2 项目建设的直接原因从整个城市发展角度而言,城郊道路的疏通,在时空范围内缩小了城市的体积,同时在经济上又放大了城市的功能。可以说,道路是城市发展空间的骨架,道路的建设不仅意味着城市交通长度、宽度的增加,更是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鱼洞长江大桥南起*鱼洞

12、,北经大渡口区,大桥的建成,将打通南部外环公路、渝黔高速公路出口,北部贯通于成渝高速公路、渝长高速公路,形成重庆市西南部主城区快捷通道,将直接带动*区、大渡口区36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并为重庆大型建设项目丰收坝水厂、长安铃木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兰成渝输油管线重庆末站、珞璜电厂、重庆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走廊,有力地促进重庆汽车、钢铁、建材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广大市民的工作与生活。由此看来,鱼洞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鱼洞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涉及到部分农户的拆迁安置工作,*区鱼洞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安置房建设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安置部分因建设鱼洞长江大桥而拆迁的农

13、户。从某种意义上说该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支持城市交通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农村和城市的比较情况看,农民口袋没钱,城里人就下岗;农村的收入上不来就形成不了购买力,城里的生产、工厂的产品也卖不掉;如果农民生计得不到安排、生活没有保障,城里人也就不得安宁。所以把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农”问题联系起来,不是说对农民、对农村要有什么恩赐,而是指,对整个国家来讲这是一种和谐的要求。征地拆迁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引进发展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实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在政府力量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这一社会变迁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4000万农民在这一过程中转化为城镇居民。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拆迁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被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面广量大,牵涉到的问题错综复杂,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诸多矛盾,不仅影响整个拆迁工作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