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20090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煤矿年度生产目标计划及执行说明 一、矿井开采技术条件(一)基本情况:煤矿为整合矿井,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原设计为两个采区,可采煤层为18号和23号煤层, 18号煤层,首采工作面为一采区1802采煤工作面,接替工作面为1803采煤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服务年限:8.1a。矿井生产各大系统已经形成,现正处于由矿井基本建设、试生产向生产矿井过渡,成为15万吨/年生产矿井。(二)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及可采特征(1)地层:矿区内可采煤层为M18、M23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三段(2)顶底板情况:煤层直接顶板为泥质粉砂岩,为一较软质岩石,遇水易泥化,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差,易

2、产生冒顶及片邦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稳固性较差。煤层直接底板为粘土岩,为极软质岩石,质软强度低,易产生膨胀、底鼓等不良地质问题。(3)煤层可采特征: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煤层平均厚度(m)煤层倾角()煤层平均间距(m)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M1820252249较简单稳定粉砂岩粘土岩6M2314161.59较简单稳定泥质粉砂岩粘土岩本井田矿区范围内,矿井资源可信度系数为0.9,M18煤层资源量为526万t,M18号、M23号煤层容重分别为1.39t/m3、1.41t/m3。(4)矿井安全技术条件:根据设计提供,矿M18和M23煤层为III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

3、性,矿井正常涌水量约10m3/h,最大涌水量约30m3/h。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79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6.92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26 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12m3/t。(5)矿井基本现状1)生产各系统基本形成,并已投入矿井联合试运转,矿井生产各系统已正常投入使用。由于部分巷道布置层位受地质条件影响,巷道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2)由于井巷工程巷道布置较复杂,系统稳定性相对较差,加之矿井机电管理、通风管理和技术管理相对滞后,采掘技术工艺相对落后,致使采掘处于严重失调状态;3)设备:矿井通风先用主扇为FBCDZ-17型风机,风量16004510m3/m

4、in,风压12002990Pa;矿用JTP-1.61.5P型提升绞车; DTL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450t/h,带速2m/s,宽1000mm,安装长度600mm; LGBP-20/8G型,喷油双螺杆型空气压缩机;低负压2BE1-303水环式真空泵和高负压2BE-203水环式真空泵;二、年工作思路1、采掘工作面接替的统筹安排。首采工作面回采离收尾时间较近,接替工作面的布置施工是缓解我矿采掘失调关键,必须纳入接替方案内容;2、主井平巷至斜坡段、副井底车场、总回风巷11联络巷至总回上山段及运料石门至运煤上山段巷道变形和底鼓严重,已无法保证通风、行人和运输,巷修工程量较大,而且时间紧,任务重。3、由于

5、一采区18号煤层受小窑开采破坏严重,加之地质构造影响,给工作面布局带来一定难度,二采区接替工程量较大。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必须在严格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同时,配备或培养高技能的施工队伍,以完成采区接替。4、中央水泵房主、副水仓设施不完善,无配水巷、配水闸门和防火铁门,我矿浅部老窑较多,防治水工作必须纳入重点管理,需对主副水仓进行改造。完善水仓设施后,配备瞬变电磁物探仪一台,完善“物探先行,钻探验证”,严防水害事故。5、矿井运输系统复杂,设备和设施投入量较大,对运输系统的改造和人员配套需尽快作手。运输系统的改善是推进我矿生产发展的主动脉。6、逐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废旧材料的修旧利费

6、工作,是矿井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三、本年度生产工作目标:(一)本年度生产任务:1、原煤产量:33.26万吨(1)回采产量:14万吨1802采煤工作面1.5万吨1804采煤工作面6.0万吨1803采煤工作面6.5万吨。(2)掘进煤量:1.36万吨1803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掘进煤0.592万吨1804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掘进煤0.639万吨二采区大巷、上山、回风巷及顺槽掘进煤1.18万吨;2、掘进工程量:5585.9m(1)采面接替巷道1803工作面巷道1271.6m1804采面巷道1360.5m(2)二采区开拓接替巷道运输大巷638.9m轨道大巷546m(二)运输系统改造工程1、一采区:(1)主井

7、副巷皮带输送机安装450m;(2)主井副巷皮带机头硐室设置矸石仓及矸石仓安装;(3)主井胶带机大巷清理后,皮带机复位改造350m;(4)1803采面及运输系统安装750m;(5)1804采面及运输系统安装7302、二采区:(1)运输大巷运煤系统安装工程850m;(2)二采区煤仓安装工程;(3)运输上山运煤系统安装准备350m。(三)巷道维修工程1、巷道反底鼓治理(1)治水在巷道渗水处下方巷道底板沿巷道断面设置截水池,截水池净尺寸为:深1000mm,走向宽大于巷道硬帮向外侧500mm,倾向宽为1000mm,靠上坡墙体设为渗水墙体,两帮底部及下坡侧为实体充填浇灌,以确保截上坡侧流水不进入巷道下段底

8、板,截水池积水采用揉性塑料管路引出。详见:防底鼓截水池设计图。(2)反底鼓根据巷道断面原设计,在不改变净断面尺寸的前提下,设置反底拱U形棚闭合O形断面支架。顶拱为原拱U形拱,将棚腿改为拱形腿,底拱梁尺寸与顶拱梁相同,可取用整形修复的旧顶拱梁作底拱梁。U形棚支护巷道底鼓变形时,在进行底鼓清理后,均采用闭合O形断面支架作支护,棚距按原设计布置。反底拱U形闭合O形断面支架,详见:抗底鼓巷道支护断面图。2、巷道维修工程需巷道清理和支架维修的巷道(1)主井胶带机大巷:井底变坡点起往里共242m需清理和修复(2)总回风巷:自1801回风平巷起往回风井底137m需清理和修复;(3)井底车场:副井底变坡点起往

9、下260m需清理修复;(4)1801运输巷50m及回风专用回风巷40m需清理修复,以备开掘1803工作面回风巷通风和运输用;(5)1802回风顺槽专用回风巷支架修复;(6)运煤上山煤仓往上170m和往下50m断清理修复;(7)主副井水仓清理及配水巷、配水闸门的完善。四、采煤工作面接替(一)回采工作面1802首采工作面,已走向回采推进126m,现剩余走向长为178.8m(其中:回风巷剩余185m,运输巷剩余172m),采场煤壁长65m,可回采面积12684m2,可采煤量39062吨,计划原煤产量为3.5万吨;(二)采煤工作面接替安排因原考虑的1803采煤工作面,采长过小,工作布置受断层构造影响,

10、根据原设计接替,不仅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并且将可以造成采掘失调更加严重,给采区繁重的接替任务更大的负担。为此,必须立即作手接替工作面优化布置和统筹安排,将接替工作面壁长增加为120m,合理调整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井巷工程量,且提高工作面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为此,在1802采面回采期间,考虑将1803采面和1804采面作为同步接替采煤工作面,在下半年实现双采面达产,安排如下:1、1803采煤工作面该工作面从运输顺槽开口点起,大约在110m处将遇断层,断层以内布置采面,储量低,存在严重的投入大,产出小状态,如果将工作面两顺槽掘过断层进入二采区,采面布置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布置如

11、下:(1)采面布置:设计走向长为:运输顺槽538.6m,回风顺槽613m,平均647m,工作面壁长为120m,回采面积58744m2,可采煤量为18.09万吨;(2)产量及服务时间: 年计划开采面积为2323.5 m2,可采煤量10.8万吨,本年度计划产量为10.5万吨,工作面服务时间为7个月。五、采区接替安排由于矿井现处于采掘接替紧张状态,采区接替工程量也十分繁重。在优先考虑采煤工作面接替工作的提前下,作采区接替工作安排。1、二采区轨道大巷:自+1869水平标高的东大巷开口点,以1803工作面运输顺槽保留20m净煤柱布置轨道大巷,巷道总长度为546m,梯形工字钢断面,净断面积为计划开工时间定

12、在1804运输顺槽掘进施工完成时或增加队伍提前开工。2、二采区运输大巷:自运输下山下部端头开口按上山中线沿煤层延伸20m后,转向布置向东以44036方位布置运输大巷,与轨道大巷留设20m净煤柱平行布置。巷道总长度为638.9m,梯形工字钢断面,净断面积为6.65m2(净断面,上宽2.3,下宽3.3m,净高2.4m),计划开工时间为年11月1日,计划工程量为120m/月。3、二采区主、副上山和回风大巷:主副上山在采区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完成后沿煤层倾向线相隔15m净煤柱平行布置,主副上山按120为区段设置联络巷,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形成后,考虑采用轨道大巷和副上山作为该采区独立回风,运输大巷和主上山

13、作为独立回风,在回风大巷未完工前解决采区全负压通风。主上山和副上山设计总长度均为336.5m,在两上山掘进到位后以水平联络巷贯通,然后沿走向以22909方位布置回风大巷,回风大巷总长度为463m,与回风井筒延伸段贯通。该采区上山部分共分为三个区段,现两翼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其中:1803采面属于二采区第三区段西翼块段范围,工作面切眼与主上山平行,预留有20m净煤柱。年采掘接替工程安排,详见:(1)煤矿采掘接替与采区接替平面布置图(2)采掘工程衔接图表。市煤矿年回采产量分队作业计划表回采队名称工作面名 称采煤方法煤层编号煤层埋藏深度(m)煤层厚度(m)采高(m)本年动用储量(万吨)计划采出量(万吨)分季产量(kt)全年(万吨)一季二季三季四季10111230.9 0.51.00.90.880.721.51.51.51.51.51.51. 5一1802采面炮采181402.242.24.44.03.50.51.00.90.880.72一1803采面炮采181552.242.214.312.8810.51.51.51.51.51.51.51. 5合 计原煤回采量:30.9万吨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制表人:市煤矿回采工作面衔接图表回采队名称回采地点工作面储量(万吨)年计划产量(万吨)平均单产(吨/月/个)一季度(kt)二季度(kt)三季度(kt)四季度(kt)工作面名称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