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199870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精讲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1在长方体或正方中,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平面图形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1长方体: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其中前后、左右、上下分别是一组相对的面,12条棱分为三组分别称为长、宽、高2正方体: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这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也完全相等3正方体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长方体;4正方体的棱长之和,长方体棱长之和典型例题 (1)下面哪几个面可以组成长方体?(单位cm)(2)将你选择的每一个面的序号标在右边的长方体上,并标出这个长方体名师学堂 解题思路长方体有

2、六个面,这六个面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面,每组面形状一样,大小一样,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一组一组的找或者根据长方体12条棱分为3组每一组中4条棱大小相等的特点一组一组的寻找也行方法一:根据长方体面的特点寻找:、两个面都是长4cm宽2cm、两个面都是长3cm宽2cm、两个面都是长4cm宽3cm方法二:根据长方体棱长的特点寻找:、都有一条边长4cm;、都有一条边长2cm;、都有一条边长3cm正确答案、这两个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三点剖析重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易错点: 长方体的判断题模精选题模一:认识长方体例1.1.1 填一填(1)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

3、也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大小( )(2)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3)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棱的长度( ),可以分为“长、宽、高”这样的三组,每组有( )条(4)在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中,另外4个面的形状( ),大小( )(5)在同一个长方体中,至少有( )条棱是相等的(6)长方体棱和棱的交点叫做( ),长方体有( )个顶点【答案】 (1)6 长方 两 相等(2)长 宽 高(3)12 相等 4(4)相同 相等(5)4(6)顶点 8【解析】 (1)6 长方 两 相等(2)长 宽 高(3)12 相等 4(4)相同

4、 相等(5)4(6)顶点 8例1.1.2 看一看,填一填从图中可知,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围成它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三条棱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 )【答案】 图略 面、棱、顶点【解析】 图略 面、棱、顶点题模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例1.2.1 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2)在长方体中每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 )的面是( )形(3)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有( )条棱,这些棱的长度都( )(4)一个长方体中,至少有( )条棱的长度相等(5)正方体可以看成是

5、( )、( )、( )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 )【答案】 (1)6 12 8(2)长方形 相对 正方(3)6 正方形 12 相等(4)4(5)长 宽 高 长方体【解析】 (1)6 12 8(2)长方形 相对 正方(3)6 正方形 12 相等(4)4(5)长 宽 高 长方体例1.2.2 填写下表。顶点个数面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棱条数长度关系【答案】 (竖行)8;6;正方形;都相等;12;都相等;8;6;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解析】 (竖行)8;6;正方形;都相等;12;都相等;8;6;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例1.2.3 填一填(1)填

6、表图形顶点个数面棱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大小关系(2)看图计算长棱长宽高棱长和【答案】 略【解析】 略例1.2.4 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与1、3、4相对的面分别写着什么数字?【答案】 与1相对的面试5,与3相对的面试2,与4相对的面是6【解析】 与1相对的面试5,与3相对的面试2,与4相对的面是6题模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例1.3.1 判断。(1)有两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它们的长度一定相等。(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5)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答案】 (1)(2)(3)(4)(5)【解析】 (1)(2)(3)(4)(5)题模四: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和棱长总和的计算例1.4.1 填空(1)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3cm,2cm,它的棱长总和是( )cm棱长是4cm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cm(2)一个长方体,长和宽都是8cm,高是6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cm(3)用一根长96cm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cm【答案】 (1)40 48(2)88(3)8【解析】 (1)40 48(2)88(3)8例1.4.2

8、如图,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分别有6根、8根、12根,请你搭出3种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并填写下表。序号图形名称长cm宽cm高cm_6cm_6根_9cm_8根_14cm_12根【答案】 长方体;9;6;14长方体;9;9;6正方体;14;14;14(答案不唯一)【解析】 长方体;9;6;14长方体;9;9;6正方体;14;14;14(答案不唯一)例1.4.3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长为7cm,宽为5cm,高为6cm。将它改围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为多少厘米?【答案】 (7+5+6)4=72(cm) 7212=6(cm)【解析】 (7+5+6)4=72(cm) 7212=6(cm)例1.4.

9、4 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长_cm宽_cm高_cm长_cm宽_cm高_cm【答案】 2;1;3;4;2;1【解析】 2;1;3;4;2;1例1.4.5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dm,它的棱长的和是48cm。( )【答案】 【解析】 例1.4.6 一个长方体(不包含正方体)最多有4条棱长度相等。( )【答案】 【解析】 例1.4.7 一根绳子长20m,现要捆扎一种礼盒(如图)。如果结头处要用掉绳子20cm,这根绳子最多可以捆扎几个这样的礼盒?(单位:cm)【答案】 182+92+104+20=114(cm)20m=2000cm;200011417(

10、个)【解析】 182+92+104+20=114(cm)20m=2000cm;200011417(个)题模五:根据长方体的特点拼组长方体的方法例1.5.1 从下面所给出的图形中(单位:cm),找出能拼成火柴盒外盒和内芯的图形,将编号写在横线上(1)拼成火柴盒外盒的图形分别是_(2)拼成火柴盒内芯的图形分别是_【答案】 (1)AI、BF(2)DCK、G、H【解析】 火柴盒外盒有四个面;内盒有5个面例1.5.2 想一想,选一选(单位:cm)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

11、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

12、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上面哪几组小棒可以组合搭成长方体框架?(2)奇思想用组、组和组小棒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还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搭成呢?【答案】 (1)三组小棒可以组合搭成长方体框架(2)还需要1根长5cm,2根长15cm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框架【解析】 长方体有12条棱长,长宽高各四个棱才能搭成一个框架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

13、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