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198858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浅谈统计局当前,全县上下在开展“议、话发展”大调研活动,结合统计工作的业务特点,我搜集了部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统计信息资料,用数字说话,就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谈点粗浅看法。实力当前,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实质性指标主要有三大项,即gdp、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这三大项主要指标中,最流行的排位又主要以财政收入论高低。从2001年开始,我县的财政总收入在全市六县区的排位上从第一后移为第三。那么,仅一个财政收入的指标就真的能说明全县经济的综合实力吗?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答案为:否。正确的判断仍应以“三项指标”综合权衡。第一项指标:生产总值即gdp。gdp是一、二、三产业增

2、加值的总和,它虽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确如实地记载着县域内经济的总量。在我县的发展史上,gdp曾出现过“水分”过大的现象,但经过多次“缩水”处理,全县gdp总量已基本符合实际。从2000年以来,全县gdp每年约以35亿元的总量在增长,最近,经过经济普查核实,全县2004年末,gdp总量又由2004年末初步核算的57.5亿元核定为53.8亿元,增长速度4.9%,人均gdp为10300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7:60:33。可以肯定地讲,这个数据是真实可信的。53.8亿元的gdp在全省排第7位,在全市仍排首位。第二项指标: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收入是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总和。该指标

3、主要反映经济发展对国家和地方政权组织的贡献率,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财政收入是反映经济效益的唯一标准。从2000年以来,我县财政总收入先是连续三年在3亿元以下徘徊,2003年突破了3亿元,达到了3.69亿元,2004年又大跨步跃上了5亿元的台阶,达到5.52亿元,增幅50%,可以说,如此增长速度为历史所罕见。同全市各县区的财政总收入对比,2001年阳城以多于我县280万元的绝对值首次超越,我县第一次失去了“财政老大”的地位,排全市第二;2004年高平又以多于我县6300万元的绝对值超越,我县又向后倒退一名,排全市第三。同全省各县区相比,我县财政收入的位次从2002年以来,又由第5位、第7位退至第

4、15位。今年上半年,紧随我县之后的沁水又以财政总收入仅少于我县15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少于30万元的微弱差数追兵压境。 第三项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全县农民平均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注:人均数不等于人人数,也不是中间数。)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首次跃上3000元台阶以后,从2002年起,又分别以每年增加100、300、400元的增量增长,2004年末达到3848元,在全市六县区中,除同城区相应指标不可比之外,始终排列全市之首。上述三项指标,作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2004年全国评选结果:县排全国第383位(阳城440位、高平638位、沁水1202位、陵

5、川1454位,城区不列入县域经济排位)。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中,山西仅河津市1名,列第96位。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部百强县中,山西共3名,即:河津市列第4位;孝义市列第75位;县列第90位。2004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中,县列第3位(阳城第6位、高平第14位、沁水第44位、陵川第58位)。可以说,在发展,在前进。数据是如此,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县在连续实施年度“八三一”重点工程的推动下,一大批调产项目已初显成效,撑起了经济的“擎天柱”。如:王坡煤矿、福盛钢厂、晨晖管业、清慧汽配、康达水泥、天九制药等项目,无论在的发展史上,还是在晋城乃至山西的经济圈内,都

6、属数一数二的成就。我们曾用最保守的计算方法对全县正在实施的调产项目作过估算,除现已计入统计数据的项目外,目前乃至近一、二年内,尚未投产的项目如能按期达产达效,将可增加gdp 20亿元,增加财政收入4亿元,如此可观的效益再加上继续调产带来的发展效益,必将壮大的经济实力,强县富民大有希望。此外,需要继续说明的是:将三项指标捆绑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因为他们认为: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虚拟的指标,唯财政总收入是摸得着、看得见、用得上的“干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财政总收入”指标再从多角度略作剖析与对比:一是财政政策的统一性,形成可比因素。县级财政政策在各县区之间基本上相

7、同,其中包括,征管机关为:国税、地税、财政三个部门;征收项目为: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等若干个税种;征收范围及对象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经营企业和全部纳税户;分成比例为:按不同税种不同比例分成。如,增值税的分成比例是(%),中央、省、县分别为75:8.75:16.25;所得税的分成比例是(%),中央、省、县分别为60:20:20;营业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的分成比例是(%),省、县分别为35:65,。同时,在上划国家和省的部分中,每年又以不同形式按专项资金适度下拨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财政总收入指标是一个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指标,单从理论上剖析,应当说,在县域之间有可比性,即:在同一

8、政策下,按收入高低论成败。二是税收操作的灵活性,形成不可比因素。尽管财政政策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可变因素。如,按分成比例,可以变通税种;以某种理由,可以减免税收;为了地方经济利益,可以放缓征收力度等等。因此说:财政总收入最高,不一定表示经济效益最好;只能讲:财政总收入越多,对国家贡献越大。三是行政区域的特殊性,形成差异因素。按规定,税收征管确定的范围是本行政区域,但在具体确定征收对象时,又带有很大的行政随意性。如:阳城的阳电以及高平、城区的部分企业均不是本县企业,但征税归当地;而在的区域内,有巴电、巴化、大阳矿、成庄矿等一大批市营以上企业,却无权征收。因此,受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差异现象,

9、很难单纯以财政总收入的高低来衡量县域经济的强弱。晋城人有个老习惯,弟兄们之间总爱争斗,当今社会美其名曰:竞争。那么,究竟怎样评价经济在全市的位次呢?我们认为:1、同城区不可比,因为城区经济为商贸经济。2、同陵川不应比,因为陵川为贫困县。3、同沁水不要比,因为沁水经济近期虽有长足的发展,并紧随阳城、高平之后对形成压力,但沁水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优势暂时还很薄弱,而第二产业虽异军突起,但也纯属借助了煤炭业的超常发展和高煤价下变数极大的财政增收而形成。4、我们的真正对手是阳城和高平。从近几年的各类统计报表分析,两县(市)与我县正形成僵持,各种指标的实现势态此起彼伏,新增加的调产项目你追我赶

10、,经济发展的类型结构基本相似。(详见下表)二oo五年宏观调控目标gdp(亿元)增长 (%)财政 总收入(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 (%)65136.521842009.2高平45177.3820357510阳城51127.591434208.4二oo五年重点调产产业(工业部分)泽州煤、铁、铸、钢、化工、制药、旅游高平煤、铁、铸、焦、化工、甲醇、旅游阳城煤、铁、铸、瓷、化工、制药、旅游注:以上两表摘自三县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差距我们进行上面的分析,决不是为了进行无趣的比较,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看到竞争,把追兵当作压力、变成动力、找出逆力、形成冲力,使“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精神

11、成为现实。那么,相比之下经济存在的最大差距是什么呢?一是调产项目达产达效迟缓。由于受市场变化、资金投入、人才技术、软环境服务等因素的制约,造成每年的大多数调产项目投资缓慢,建设周期延长,不能如期达产达效。以“八三一”工作重点中的八大工程为例,每年几乎有50%的项目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致使重点项目不重点,年终进入不了当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继续转为下年度的重点。调产项目达产达效迟缓,必然影响全县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增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必然下降。2004年同2002年相比,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位次中由337位退至383位,后移46位。在全省的位次中,由第2位退至第3位,其中

12、,gdp由第2位退至第7位,财政总收入由第5位退至第1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11位退至第14位。形象地讲,的发展还是那句老话:“醒得早、起得迟”;如果继续“打瞌睡”,那就真要“大误趟”。有例为证:曾首次在晋城市提出“实现全国百强县目标”,也曾首次在全国提出“煤挖完了怎么办”,说明人早已具有未雨绸缪的调产意识,但当把意愿付诸实施后,若遇到挫折或阻力时,便一筹莫展。因此,实际效果总是“慢半拍”。如:2003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只能达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2001年第100名的水平,2004年达到2002年百强县第100名的水平,时差近2个年度。二是“有县无城”的特殊区位。缺乏经济的聚集和辐射

13、双重功能,加之资本的大量流失又给经济总量带来巨大的损失。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市区内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流失量约5亿元左右,占全县gdp的10%左右;(县域外的生产总值不能称作“国内生产总值”,只能称作“国民生产总值”。)年税费流失量最少也在1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同时,在物流、就业、城建以及政治、文教、生活等多个领域内寄人篱下,受制于人,没有自主权。三是“人均值”差距甚大。由于我县属人口大县,同本市各县区比,主要经济指标虽绝对值领先,但“人均值”却排位居后。如:2004年,gdp按绝对值排位,全市第1、全省第7,但按人均排序,则为全市第3、全省第18;若同“全国百强县平均值”、“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准”相比,差距则更大。(详见下表)目标标准及实现程度单位:元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现代化标准3000010000全面小康社会标准250008000全国百强县平均值2400026005400县实现程度1030010503848县距“三大目标”有多远?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