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16760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 参考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 参考1一、机构设置乡镇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乡镇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

2、)、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二、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生办、计生服

3、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

4、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2、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

5、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3、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

6、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

7、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一、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乡镇”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最低一级地方行政

8、建制,是介于县、村之间的中间层次,具体体现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权关系。正如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所指出的,“乡镇是自然界中只要有人类集聚就能自行组织起来的惟一联合体。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乡土中国要重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0世纪的百年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中国;谁丢掉了农民,谁就丢掉了中国!”。 根据西方政治学中的公共治理理论,实行地方基层政府的“善治”,是建立现代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制度保障。从世界范围看,“乡镇”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已成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基层民众提供公共产

9、品服务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地方基层政府设置的极大灵活性和变通性。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基层行政单位的设置,一般都是从便于行政和便于居民参与本地管理出发,综合考虑了历史、地理、民族诸因素,根据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能否有效管理的地域、人口而确定的。”过大,又将导致政令不通,行政效率低下。所以,保持乡镇建制规模的适度性,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满足农民对公共品需求的制度基础。” 二、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

10、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就是说,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一点是决不能含糊。同样,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 乡镇政府改革更多的是涉及整个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等深层次矛盾和制度性障碍。因此,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而不能要求县乡财政“自求平衡”。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总之,我国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光

12、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 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应重点保障村干部报酬按月兑现,并给予村一级必要的行政经费,为农村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宽松环境。但从长远发展看,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为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道路与通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发展农村新型的集体经济,不断充实和丰富“村民自治”的活动内容。事实上,只有让分散的、自由散漫的个体农户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使基层民主具有内在动力和亲和力。而“村庄是

13、生产性的和建设性的”,只要真正体现了“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即让农民自由、自主、自治的活动,才能激发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股份合作、中介服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的经济技术服务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促使农民主要以经济利益作为联结方式,重新把高度分散化的农民引入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组织中去。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合理选择,也是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有效载体。然而,我国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套“民主化、法治化的现代农村政治制度;开放、公

14、平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科学、文明的现代农村文化制度;赋予农民各种权利的规范的现代农村社会制度。总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是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农民”互动连通、动感传递的合作机制和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综合动力系统和平衡机制。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 参考2一、机构设置(一)一般乡镇设综合性办公室5个: 1、党政办公室(挂乡镇人大办公

15、室牌子):负责党委(纪检监察)、人大、政府日常事务,协调各综合性办公室之间的关系;承担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的日常工作。 2、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经济综合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工作;负责乡镇、村建设规划;协调乡镇、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管理;负责环保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政法工作;负责民政等社会事务;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工作。4、农业办公室:负责农林牧、水利、水产等工作;负责农村经营管理工作。5、计划生育办公室: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计划生育的任务。我认为乡镇一级的机构够了,甚至需要减少,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1.稳步推进城市化。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