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163281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和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化 学 试 题相对原子质量表:H:1 C:12 O:16 Na:23 Cl:35.5第卷(48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请将你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里。填在其它地方的视为无效答案)1.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3亿,老年人的长寿和抗衰老问题已受 社会的关注。已知对人类长寿有益的微量元素有锌、硒、铜、锰、钼、铬等,其中属主族元素的是A.锌 B.硒 C.铜 D.都不属于主族元素2. 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A水泥 B合成氨 C石油裂化D氯碱工业3. 在下列各种用途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用食盐腌渍食

2、物 B用二氧化硅做光导纤维C用汽油擦洗衣料上的油污D用漂粉精消毒游泳池中的水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3mol NO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 B0.1mol CH3含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7.1g氯气含0.1NA个Cl2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L SO3中含1.5NA个氧原子5.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OH= H2O;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

3、烧碱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1L 0.5molL1稀硫酸与1L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H2SO4(aq)+2NaOH(aq) = Na2SO4(aq)+2H2O(1);H=57.3kJ/mol6. 将通入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另一气体可能是ABCD7. 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总反应式为: 作为负极反应的物质是ABCD8. 1962年,英国青年化学家巴特来特将PtF6和Xe按等物质的量之比在室温下混合后,首次制得含有化学键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Xe + PtF6 = XePtF6 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正

4、确的是:A Xe是氧化剂 BPtF6是氧化剂CPtF6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于水:B向粉末中加入足量HI溶液: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D将Mg粉加入溶液中:10.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平均分成4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各100 mL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3 molL-1 HCl B. 4 molL-1 HNO3 C. 8 molL-1 NaOH D. 18 molL-1 H2SO411. 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1的HA和MOH溶液,pH分别为3和12,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5、的pH为 A7 B一定7 C7 D可能=712.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13. 在常温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伴随着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受压强变化的是:A、2NO2N2O4; B、2NO22NOO2;C、2HIH2I2; D、FeCl33KSCNFe(SCN)33KCl14. 若某有机物中一个碳原子以单键形式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原

6、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常具有光学活性,如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该有机物发生下列反应后,不会失去光学活性的是A与银氨溶液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反应 C与浓硫酸、乙酸共热 D与灼热的CuO反应 15. 右上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 d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16. 据测定,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酚酞的分子式为C20H14O4B酚酞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

7、反应C1 mol酚酞与H2完全加成,最多可消耗10 mol H2D1 mol酚酞与NaOH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第卷选择题答案栏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卷(60分)(本卷七个大题,每空2分)17. (10分)气体A只含X、Y两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Y的原子序数。B、D、E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气体。乙为黑色、F为红色、C为液体。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气体A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3,则气体A中肯定有(写化学式) 。(2)若气体A为单一气体且其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又知A中X与Y两元素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X的相

8、对原子质量,A的电子式为 ,C在固态时属 晶体。(3)C与甲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溶于稀的离子方程式为: 。18. (8分)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座位号N2(g)+3H2(g)2NH3(g);H= 92.4kJ/mol (1)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不可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 B、采用500的高温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并补充N2和H2(2)1998年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

9、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人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图1)中,氢和氮在电极上合成了氨,且转化率达到了78。用来合成氨的电解质在电解池里起传导H+离子的作用(见图1),它是一种固体复合氧化物(缩写为SCY),具有钙钛矿晶体构型(最小重复单元见图2),电解池的两个电极则是吸附在SCY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钙钛矿晶体中,每个钛原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等距离的钛原子共有 个,氧、钙、钛(Ti)的原子个数比是 。19. (6分)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 (2)现有

10、两种方法制取氨气,可供选用的药品有:熟石灰, 生石灰 ,硫酸钠 ,小苏打, 氯化铵, 电石, 浓氨水,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等。(填序号) 第一种方法是选择装置B,则需选用的试剂为 ; 第二种方法是选择装置C,则需选用的试剂为 ;20. (10分)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物质乙醛乙酸甘油水沸点20.8117.92

11、90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供选择的试剂有;乙酸; 甘油; 水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酚酞试液、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_。_21. (10分)已知:R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用苯

12、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2)图中“苯”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_,_。(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4)有机物至少有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22. (8分)现有只含的溶液,欲使其变成只含 的溶液,可采取下列方法,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1) 只加入0.5 的纯净物A, 则A可能是 或 。(2)只加入 的纯净物B, 则B可能是 或 。23. (8分)有两份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相同,设其摩尔质量为M g/mol。根据下表信息,回答有关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gcm3)第一份溶液w1d1第二份溶液w 2d2(1)第一份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