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158259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第1篇:高中音乐少数民族舞蹈欣赏教学总结云南省开远四中高中音乐少数民族舞蹈欣赏教学总结一、教学反思: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崇拜偶像,追求时尚。同时,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又异常的敏感、怕羞。如何让时尚的他们对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产生兴趣,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该课上过后,我个人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是:一、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运用音乐老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上课的风格。教师幽默、生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学_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_兴趣。二、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生动活泼、灵

2、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舞蹈。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对几个方面自我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几个问题与老师共同探究。这节课学_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许多小环节,这么多的内容安排必然会使教学的节奏加快。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确安排这二个民族的内容?有无必要一节课只挑一个民族来讲深、讲透?假设就让学生了解、学跳一个民族的舞蹈,会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过于单调,进而失去学_的乐趣?第2篇: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人文理念高中音乐欣赏论文: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人文理念一、课程改革后的基础部颁发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3、:“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_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_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音乐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从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_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基础音乐的育人本质,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国民基本音乐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音乐课程标准比音乐教学大纲更为准确、科学和完善,更符合现代的要求。在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作为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知识面

4、窄,精神资源匮乏,功利思想严重,人文价值迷失,缺乏理想信念,受挫能力不强,行为出现偏差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人”的_与归宿,无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主要课程就行了,其他的课差一点无关紧要,忽视人文科学的学_和自身人文内涵的提高。不少学生在学_态度上急功近利、无终身学_的思想;缺乏一种精益求精、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精神空虚,对待学业、对待生活态度消极,毫无动力。在学_中往往表现出意志薄弱、情感波动较大,稍有不顺,便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缺乏进取精神。在逆境面前,畏缩逃脱;在困难面前,灰心丧志。于是,同学之间相互猜忌、抬杠;个人私心较重、

5、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胡思乱想、疑虑重重,不愿检查自身之不足而总是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有的同学由于一时的挫折,抑或由于精神的空虚,破罐破摔,最后一无所长,对社会无所适从。这些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当然也包括音乐教师在内。21世纪的中国学校和教学所承担的现实责任,不应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不应是单纯地强调智力、能力、个性或者别的什么具体的价值。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基础课程改革,其总体趋势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的需要,中国应借鉴世界上基础改革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基础改革的成果和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高度,以知

6、识为基础,关注人性发展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艺术的重中之重。音乐教师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音乐教学应该怎样为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的新世纪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公民都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过去那种强调学科专业化,知识、技能必须全面、系统的教学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倡学科综合正是为了解决这种不适应,以适应实施素质的迫切需要。正因为如此,基础的各个学科都有必要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既然要强化课程体系,提倡学科综合也就成为当前改革的一种必然。反之,因循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体制,必将导致实施素质

7、的停滞不前。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国民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的思考1.正确认识音乐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德国家斯普郎格说:“也是一种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艺术本身所表现和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_俗、风格的文化特征,无不打上深深的人文科学的烙印。由此可见音乐文化是一门多元文化

8、,它自身就综合了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努力拓展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从多方面看待音乐的机会。文学艺术素养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会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了解音乐背面所凝结的历史、地理、政治等人文知识,特别是理科知识中不断探索的精神有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会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熟悉的问题。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它会在许多方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充分地发挥它的优势呢2.把人文理念充分融入到实践

9、教学中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极富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它更多地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应当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的教材。声乐作品中那些优秀的民歌、艺术歌曲,无不隐含着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音乐欣赏中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人类灵魂的声音、无尽的人性之美,它们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领他们主动地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

10、极乐观的求知态度。音乐艺术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大量的音乐家值得我们去学_。他们那种对艺术、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身处逆境依然顽强拼搏、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无一不是我们学_的榜样。譬如贝多芬凭借“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双耳失聪后依然创作不止,终将古典音乐流派推上巅峰。又如大家熟悉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从小家境贫寒,成功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可他并没有放弃,也正是他这种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使他成功地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作品一经问世,就在祖国大地上到处传唱,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聂耳的爱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

11、力量。我们在学_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可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毫不退缩,勇敢面对,战胜困难。聂耳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对艺术、对人生那份挚爱和热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音乐课以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来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关注、了解、思考,这正是我们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出发点和目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为弘扬人类优秀音乐文化传统而应尽之责。3.音乐教师尤其需要具备人文理念的思想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音乐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

12、体现得最为明显。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_年目标:美国法,并于1994年3月完成立法程序,该法令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与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的核心学科。从哥伦布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至今才五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建国至今也才不过两百多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美国已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仅仅就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去深思和研究吗?美国改革的思路和动向,的确值得各国决策者和执教者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音乐文化的传播,甚至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音乐是世界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在

13、具有较高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内涵。有的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好上,而另一些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难上。其实,在这“好上”与“难上”之间确实有着一些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对要讲授的作品非常熟悉的,有着较深刻理解的教师;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大量音像素材的教师;知识广博,并能旁征博引的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心理的教师;富于激情,语言流畅、幽默的教师来说,音乐欣赏课并不难上,并且也是展示教师才华的绝好机会。对于在以上方面捉襟见肘、难以启齿的教师,欣赏课难上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这种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

14、各种音乐文化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时,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法学、文艺、语言学、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_俗、民俗学,以及其他社会相关姐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质内涵,提高道德修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因此,音乐教师对自身音乐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工作就缺乏高标准,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只有用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艺术。只有自身具备多元性文化知识,基础牢固,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旁征博引、语言丰

15、富,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强烈吸引和感染学生,扩展学生的思路,真正引起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兴趣。音乐专业自身有着庞大的知识系统,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知面宽,课堂上才会做到表述准确、举一反三、游刃有余。要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相适应,教师就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能力,其中包括自身必须会学_,必须具有丰富的学_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力,要坚持不懈,广开积累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积累各种资料,广泛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要有高远的追求、顽强的意志,有一种攀登不息的精神,形成进行研究的能力,才能不怕困难和挫折,做到厚积薄发。教学

16、应该成为师生在具体的教与学中,感受成长、学会生活、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日常交往、组织活动、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的交替与整合,师生共同感受生命、观察世界、体验生活,形成现实的存在感和对未来的预期。教学过程是使人的精神从个体发生走向社会存在和人类的存在,从生物存在经由文化发生走向历史存在的过程。在不断的学_、尝试、批判和自我校正中,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一个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生存感悟和鲜活的生活历史的人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满。参考文献:1马云鹏.课程实施探索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张广君.关注当代教学的文化历史_.研究,.3法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4中央科学研究所比较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人的发展._:科学出版社,1989.5李学农.广义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