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融资之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14055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巴巴融资之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巴巴融资之路一、马云试水商海马云196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高考连续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数学19分。到第三年,他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杭州师范大学录取,而且是个专科。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

2、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份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合作伙伴,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马云的口才很好。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

3、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被邀

4、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1999年,马云决定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

5、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芝麻,开门! 二、创立阿里巴巴,第一笔风险投资救急回到杭州后,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18个合作人筹集了50万元,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方米的家里,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诞生了。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他们都记得,马云当时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

6、目标有3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身兼数职。好在网站的建立让阿里巴巴开始逐渐被很多人知道。来自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最早主动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即使囊中羞涩,他还是拒绝了38家投资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

7、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就在这个时候,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利用在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1999年10月,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瑞典投资公司、新加坡的TD F基金),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这一笔资金让马云喘了口气。三、第二轮融资,挺过互联网寒冬1999年秋,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孙正义当时是亚洲首富。孙正义直截了当地问马云想要多少钱,而马云的回答却是他不需要钱。孙正义反问道:“不缺钱,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的回答却是:“又不是我要找

8、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触怒孙正义。第一次见面之后,马云和蔡崇信很快就在东京又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表示将给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但马云认为,钱太多了,经过6分钟的思考,马云最终确定了2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2000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引进第二笔融资,25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软银、富达、汇亚资金、新加坡TDF、瑞典AB投资6家风险投资企业,其中软银投入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两年的熊市寒冬开始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关门大吉。但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那个时候,全

9、社会对互联网产生了一种不信任,阿里巴巴尽管不缺钱,业务开展却十分艰难。马云提出关门把产品做好,等到春天再出去。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互联网的春天在2003年开始慢慢到来。四、第三轮融资,助推转型及上市2004年2月,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资,从软银等风险投资公司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其中,软银出资6000万美元,富达、新加坡TDF等四家风投公司投入2200万美元。融资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股份;第二大股东为软银,持股比例为20;富达的持股比例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15。第三次融资对于阿里巴巴的从B2

10、B到C2C的转型战略十分必要。软银的6000万美元全部投到淘宝项目上。当时,阿里巴巴刚熬过互联网寒冬,马云准备向风头正劲的eBay发起挑战,急需真金白银。有了孙正义的6000万美元,一年后胜负分明,淘宝在C2C领域里称王,孙正义功不可没。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还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无限期使用权。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为40%,拥有35%的投票权。董事会中,阿里巴巴占两席,雅虎1席,软银一席。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舞台。随着这家B2B航母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此前一直受

11、外界争论的“B2B能不能成为一种商务模式”也有了结果。11月6日10时,港交所开市,阿里巴巴以30港币,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的高价拉开上市序幕。小幅震荡企稳后,一路单边上冲。最后以39.5港元收盘,较发行价涨了192.59,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王”,创下香港7年以来科技网络股神话。当日,阿里巴巴交易笔数达到14.4万多宗。输入交易系统的买卖盘为24.7万宗,两项数据都打破了工商银行2006年10月创造的纪录。按收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约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此次全球发售过程中,阿里巴巴共发行了8.59亿股,占已发行50.5亿总

12、股数的17。按每股13.5港元计算,共计融资116亿港元(约15亿美元)。加上当天1.13亿股超额配股权获全部行使,融资额将达131亿港元(约16.95亿美元),接近谷歌纪录(2003年8月,谷歌上市融资19亿美元)。阿里巴巴上市,成为全球互联网业第二大规模融资。五、资本的收获作为阿里巴巴的两个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账面上获得了巨额回报。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股份,在行使完超额配售权之后,阿里巴巴集团还拥有阿里巴巴公司72.8的控股权。由此推算,软银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1.33的股份。到收盘时,阿里巴巴股价达到39.5港元。市值飙升至1980亿港元(约

13、260亿美元),软银间接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价值55.45亿美元。若再加上2005年雅虎入股时曾套现1.8亿美元,软银当初投资阿里巴巴集团的8000万美元如今回报率已高达71倍。雅虎介入阿里巴巴不过两年,同样获益甚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股东,雅虎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8.4的股权,其市值高达73亿美元;此外,雅虎还以基础投资者身份,投资7.76亿港元购买了阿里巴巴新股,购入价格为135港元每股,占7.1的股份,IPO当天升值到22.7亿港币。一些风险投资商显然错过了最好的收获期。从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轮融资开始,早期的一些风险投资商已经开始陆续套现。1999年阿里巴巴创办之初的风险投资商高盛集团因战

14、略调整,退出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其所持股份被新加坡的寰慧投资(GGV)接手。事实上,寰慧投资的创始人托马斯(Thomas)早在1999年就以个人身份投资了阿里巴巴。此后,包括富达等在内的风险投资商又陆续套现。到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只有软银一家风险投资商还一直在阿里巴巴的股份中牢牢占据主要地位,其他风险投资商已经全部退出。软银孙正义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中国B2B领域共有四大公司,除阿里巴巴,还有8848、MeetChina和Sparkice,而选择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是马云及其团队的坚定信念,尤其是18个创业合伙人的精神。孙正义说:“当年我们放弃别的机会,集中精力投资马云这个团队。我们并不是

15、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巴巴的未来,也只能看到电子商务这个大方向,但为什么最后选择马云这个团队呢?了解他多一点的人就知道,他能把很多人聚在周围,团队非常厉害。VC很重要的是判断团队。”软银认为,马云有一种独特的分享意识以及不平凡的领导才能。马云是性格非常饱满的人,非常有远见。另外,马云这个人是战略家也是战术家执行力也很强。六、马云眼中的风险投资马云这样看待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的关系:“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创业者走的,创业者不能跟着投资者走。”马云说:“跟风险投资谈判,腰挺起来但眼睛里面是尊重。你从第一天就

16、要理直气壮,腰板挺硬。当然,别空说。你用你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比资本家更会挣饯。我跟VC讲过很多遍,你觉得你比我有道理,那你来干,对不对?”马云认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是平等的,VC问你100个问题的时候你也要问他99个。在你面对VC的时候。你要问他投资你的理念是什么?我作为一个创业者。在企业最倒霉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好公司,当七八个VC会追着你转、追着你转的时候,你让他们把你的计划和方法写下来,同时你的承诺每年是什么都要写下来,这是互相的约束,是婚姻合同。跟VC之间的合作是点点滴滴,你告诉他我这个月会亏、下个月会亏,但是只要局势可控VC都不怕,最可怕的是局面不可控。所以跟VC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的重要,不一定要找大牌。跟VC沟通过程当中,不要觉得VC是爷、VC永远是舅舅。你是这个创业孩子的爸爸妈妈,你知道把这个孩子带到哪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