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135478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考点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征铎(du):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槲(h):一种落叶乔木。明:使明亮。驿墙:驿站的墙壁。杜陵:这里指长安。凫(f)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1下面哪句诗最能表现出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季节? ()A.鸡声茅店月B.人迹板桥霜C.槲叶落山路D.凫雁满回塘2全诗紧扣“_”二字,选取了鸡声、_、_、人迹、_、槲叶、枳花等典型景物,将山

2、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3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诗句是“_”。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_。2. 默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_,_。_?_。_,_。_,_。1默写古诗。2理解词语。卜算子:_ 鲍浩然:_之:_ 浙东:_欲:_ 才:_始:_ 若:_3这是一首_诗,第一句诗用了_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了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_。4这首词王观起首用_比喻_,用_比喻_。然后进行_问,“_”?然后回答:“_。”这是指_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_,_。最后,作者嘱咐_:_,_。5词的上片着重写_,起首两

3、句,运用_,把_变成_,把_时所见_化为_。6“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_;二指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4.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有: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2用自己的话说说“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_5. 朗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咬定青

5、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磨”的读音为_,“还”的读音为_,“劲”的读音为_。2第一句用了一个_字,充分表达了竹子的_性格。3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_。4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_5竹子经历了哪些磨难,仍坚强不屈? _6全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诵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中的“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

6、7. 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补全古诗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8.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2“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_。9. 课内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

7、墨未遮山,_。卷地风来忽吹散,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翻墨:_卷地风来:_水如天:_3说说“卷地风来忽吹散”的意思。_4诗人描写的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10.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

8、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11.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贺知章_,乡音无改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古诗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a回到家乡 b路过家乡)时写的。3本诗通过诗人的变“_”和不变“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_,当春乃发生。_,_。_,江船火独明。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_。4这首诗写的是_,前两句点明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白天 下雨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

9、_之情。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的思想感情。13. 阅读理解。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_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_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数(sh sh)枝梅为(wi wi)有暗香来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_。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_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的写照。4“暗香” 喻指_,由此我们明白_。15. 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