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1252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轨道工程道床板作业指导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WZGD-002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2年8月25日发布 2012年8月25日实施目 录1. 适用范围12. 作业准备12.1 技术准备12.2外业准备23. 技术要求23.1 混凝土拌合33.2 配合比33.3 工艺参数确定3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4.1 工艺流程35. 施工要求55.1 施工准备55.2 施工工艺56. 劳动组织127. 材料要求138. 机具设备149. 质量控制与检验159.1 质量控制159.2 质量检验1510. 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1610.1 安全要求1610.2 环保要求1610.3 文明施工要求

2、1717新建铁路*段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工区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2. 作业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文件准备和审核(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内容准备相关施工、设计文件。(2)准备并熟悉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指南等。(3)接收和复核其它施工技术文件,包括:桩橛以及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报告,CP测设成果等。(4)所有施工设计文件须经过审查核对后方可使用。2.1.2 施工人员培训所有无砟轨道施工及管理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1.3 沉降变形评估无砟道床施工前应由沉降评

3、估单位对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认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2.1.4 测量准备(1)接收CP控制网桩橛和成果资料。 (2)按有关要求接收CP控制网评估资料。(3)配置测量设备与测量软件,输入相关数据。2.1.5 施工交接(1)无砟轨道施工前,支承层(底座板)经过验收且检验合格。(2)道床板施工前,成立交接小组,重点对支承层(底座板)中线、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进行交接,形成交接记录。2.2外业准备2.2.1 施工调查在常规工程施工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以下内容:(1)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

4、新增便道条件等。(2)混凝土拌合站的具体位置、供应能力,以及II线混凝土供应方式和物流情况。(3)预制轨枕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装卸储存及现场存放条件。2.2.2 机械设备准备施工前应根据轨排框架法配置无砟道床成套施工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和精度确认。重点的轨排框架进行验收。轨排框架验收内容及标准如下:轨排框架检查验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方法1轨距14350.5万能道尺检查2钢轨直线度0.5mm/m平整度尺检查钢轨平面度0.5mm/m扭曲尺检查钢轨高度0.3mm水准仪检查中心标必须以两钢轨对称偏差0.2mm直尺检查3. 技术要求3.1 混凝土拌合道床板混凝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站集中拌制

5、。对含气量要求大于等于4.0%的混凝土,必须采取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方式进行配制。3.2 配合比施工前先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道床板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保证各项指标能达到设计要求。3.3 工艺参数确定在大面积施工前,确定最终的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三个区段:施工准备区段、施工作业区段、养护区段。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底层钢筋摆放铺设轨枕轨排组装、粗调上层钢筋绑扎接地钢筋焊接模板安装精调、固定轨排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抹面初凝后松鱼尾板、螺杆调节器、扣件养生轨排框架、模板拆除填充螺杆遗留孔检验验收。道床板混凝土

6、(轨排框架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准备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测量放线铺设轨枕铺设轨排框架工点轨排架组装接地钢筋焊接上层钢筋绑扎粗调轨排框架检测接地电阻测试模板清理、涂油安装模板轨排精调轨排框架、模板场内循环混凝土拌制、输送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抹面初凝后松鱼尾板、螺杆调节器、扣件混凝土养护轨排框架、模板拆除填充螺杆遗留孔检测验收轨排框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1)核对设计参数,检查仪器输入参数是否正确。(2)对支承层或底座板进行验收。(3) 工艺性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总结,根据总结报告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5.2 施工工艺5.2.1 隔离层施工(仅桥梁上有)(1)在混凝土底

7、座顶面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为700g/,4mm厚聚丙烯土工布。(2)土工布定制时统一为2.8m宽,土工布接缝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用胶带粘贴,不得出现折叠和重叠。(3)聚丙烯土工布铺设时,按照全断面宽度,顺线路方向铺设。(4)聚丙烯土工布道床板顶面铺设完毕后,道床板两侧采用胶带将其边缘固定在道床板侧边。利用裁纸刀,在限位凹槽位置,沿上口将其凹槽位置切割出,并将切割下的聚丙烯土工布安照限位凹槽底部的尺寸进行切割后,铺设在限位凹槽底部。5.2.2 安装弹性垫板(仅桥梁上有)(1)根据设计图纸在限位凹槽周围安装弹性垫板及泡沫板。 (2)安装时先将泡沫板安照限位凹槽单面尺寸进行下料,并按照设计

8、要求的泡沫板上切除弹性垫板安装位置的泡沫板,将弹性垫板镶入泡沫板内。安装时先对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及杂物进行清理,弹性垫板安装时用塑料锤进行敲击,要确保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不得有鼓包、脱离现象,周边用胶带封闭所有间隙。5.2.3 道床板底层钢筋安装施工前在支承层或底座板上放出模板边线,断缝端头线,每隔35m,在横向位置上标出底层钢筋的位置,以方便钢筋安装。除接地钢筋外,钢筋与钢筋间搭接时采用绝缘卡进行绑扎。纵横向钢筋交点均用对应型号的绝缘卡进行绑扎,绝缘卡与钢筋之间要密贴,绑扎好的绝缘卡卡力不小于25N。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55cm。详见下图:底层钢筋绑扎时,为防止绑扎好的钢筋网片,踩踏时绝

9、缘卡遭到破坏,保护层垫块先不进行安装。先在钢筋下层,每隔2米左右放入一根横向辅助钢筋,挑起钢筋网片,以方便绝缘卡的安装。在轨排框架安装完,在绑扎上层钢筋前,将底层辅助横向钢筋取出。在支承层上安装道床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35mm),按梅花型布置砼垫块,每平方米4个。5.2.4 铺设轨枕采用25t吊车将轨枕吊装至工作面,通过人工按照3.9m的小单元内放置6根轨枕进行布置。每单元板内轨枕摆放数量满足设计要求后,人工根据轨枕端头线及每个轨枕的位置标示进行重新摆放。轨枕摆放时确保轨间距偏差控制在5mm内。 5.2.5轨排粗调 将轨排框架逐榀平稳、缓慢地吊放在散布好的轨枕上,重新检查轨枕间距,确保两

10、轨枕之间的间距偏差在5mm内。轨排框架就位后,使用内燃扳手,按照设计要求的扭矩250NM,将轨枕通过扣件与轨排稳固连接,最后安装竖向螺杆。双梁轨排利用轨排框架横向、竖向螺杆完成轨排的粗调工作,按照先高低后水平的顺序循环进行。 粗调工作必须重视,粗调的精度能大大提高精调时的效率,其要达到的标准见表1:表1 轨排粗调检控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轨排轨顶标高-30 mm轨检小车测量2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3 mm轨检小车测量5.2.6 上层钢筋安装(1)轨道粗调工序完成后,进行道床板上层钢筋安装。上层钢筋铺设前先对底层钢筋的绝缘卡绑扎情况进行逐个检查。(2)钢筋节点间采用对应型号的绝缘卡绑扎

11、固定;绑扎完成后将绝缘卡多余部分进行剪除。5.2.7 接地钢筋安装电阻测试(1)钢筋绝缘卡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10,试验采用高阻测定仪进行测定。任意两根绝缘钢筋的实测电阻值不小于2M。绝缘电阻试验员要全部进行测量检查。(2)按照图纸进行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焊接,接地钢筋为16光圆钢筋,3.9m小单元内上层钢筋取3根(分别为中间及两侧)纵向16结构钢筋为纵向接地钢筋,横向接地钢筋采取中部抽换方式将一根14的横向结构钢筋更换为16的横向结构钢筋,每个19.5m大单元范围内的5个3.9m小单元通过利用下层外侧一根纵向焊接贯通的结构钢筋与横向接地刚焊接方式连通。接地钢筋焊接时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

12、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高度不小于4mm,焊接接地端子时保证平直以及紧贴模板。接地钢筋纵向搭接见下图:接地系统技术员要全部检查。5.2.8 模板安装(1)道床板模板分横向模板、纵向模板。横向模板(伸缩缝及假缝)长度为2.8m,纵向模板长度分3.0m一节。纵向模板通过三角支撑架固定,支撑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支承层上。(2) 道床板伸缩缝位置模板的安装是整个模板安装的重点,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道床板为19.5米一大单元,分段浇筑成形,伸缩缝处必须采用专用钢模一次成形。施工时先将传力杆以下部分的条形聚乙烯泡沫板位置固定并定位准确,然后插入专用的锯齿形钢模板,锯齿形钢模板穿过传力杆两边夹住条

13、形聚乙烯泡沫板,使伸缩缝在浇筑道床板的过程中一次成型。锯齿形钢模板锯齿位置与传力杆位置向对应,模板长度2.8米。与混凝土接触的外表面要贴上双面胶带以便于脱模。混凝土初凝后需适当的松动钢模板,以便于后期拆模。伸缩缝模板采用6mm后钢板制作而成。假缝采用10mm后钢模一次成型,钢板顶部与25mm*25mm方钢焊接,以防止钢板在浇筑砼时变形。(3)相邻的两块纵向模板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时一定要保证相邻两块模板之间不出现错台,(4)并在模板底部与支承层之间的缝隙从外侧用砂浆封堵密实,防止振捣时漏浆;两模板连接面处贴双面胶以防漏浆。5.2.9 轨道精调(1)轨道精调时必须在晚上太阳下落后,早上太阳升起前

14、完成。用轨检小车和全站仪逐一检测每根轨枕处的轨顶高程、轨道中线位置、钢轨间距、方向、水平等几何形态,并进行调整。仪器架在测量棚内,避免外部因素影响测量精度,在进行精调的过程中,必须每隔20min观察气压、温度等参数,及时将参数输入至全站仪中,并且及时重新建站核对已经精调完成的数据的准确性。 (2)用轨排框架横向螺杆进行轨道中线的调整,用螺柱支腿进行轨道标高的调整。(3)轨道调整定位合格后,用地脚螺杆及螺母对轨排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移位。轨道精调后,应尽快灌注道床板混凝土,当环境温度偏差大于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轨道需重新精调。轨道精调过程控制标准如下:1、精调后支撑点处的精度。高程0.50.5mm,中心0.5mm;2、精调后轨道全面复测精度。高程1.01.0mm,中心0.5mm;3、搭接段的两次设站数据最大差值。高程1.51.5mm,中心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