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04018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A-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精品文档.附件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目 录目录2一、概述3(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3(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3(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案的基本原则5(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6(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6(六)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8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8(一)体外研究8(二)体内研究12(三)感染动物PK/PD研究14三、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15(一)PK研究15(二)PD研究19(三)临床PK/PD关系建立

2、19四、PK/PD研究的应用24(一)PK/PD研究应用于研发决策24(二)PK/PD研究应用于I期临床试验24(三)PK/PD研究应用于探索性临床试验25(四)PK/PD研究应用于确证性临床试验26(五)上市后研究29(六)PK/PD在制定细菌敏感性折点中的应用29(七)PK/PD在制订-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给药方案中的应用30五、PK/PD研究注意事项32(一)PK/PD研究局限性32(二)PK/PD研究报告格式及要求36六、名词解释38七、参考文献41附46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抗菌药物作用特点是杀灭或抑制入侵到机体内的外来病

3、原菌而发挥药理效应,其疗效取决于抗菌药物、病原菌和机体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菌种类复杂,致病力不同并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制,是致病关键因素;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可防御病原菌入侵,其功能正常或缺陷与否可影响抗菌治疗的效果。有效抗菌治疗方案需能够保证抗菌药物在机体的感染灶中达到足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能够清除感染灶内的病原菌以实现治愈感染的目的,能够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能够同时尽可能降低抗菌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体现抗菌药物的特点,疗效评价必须同时评价杀灭或清除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和临床疗效。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菌药物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

4、身应用的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以下简称药代动力学)研究可定量描述其在机体血液循环、感染部位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抗菌药物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反映其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活性的高低。PK/PD研究将药物浓度与时间、抗菌作用结合起来,阐明抗菌药物在特定剂量/浓度和特定给药方案下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时间过程。抗菌药物PK/PD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新药研发全过程。以抗菌药物体外PK/PD模型、动物感染模型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经典PK和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5、Pharmacokinetics,PPK)结合PD研究为基础,通过蒙特卡洛(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等方法的基于模型模拟的药物研发(Model BasedDrug Development,MBDD)手段,为抗菌药物各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的制定、抗菌药物群体量效关系的探索、特殊患者群体和特定患者个体给药方案的调整等提供支持性数据;可为抗菌药物对各目标病原菌的药敏折点(susceptibilitybreakpoint)的制定提供PK/PD界值(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cutoff,PK/PD cutoff),并在剂型变化、新适应证

6、增加、新适用人群、上市后给药方案优化以及药品审评审批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PK/PD理论一般将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性(concentration-dependent)药物和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药物两大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与其药物浓度相关,浓度越高,则杀菌效果愈强。其主要的PK/PD指数为游离(以f表示游离药物的百分率)药物的血药峰浓度(fCmax)与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比值(fCmax/MIC)以及游离药物的药时曲线下面积(fAUC0-24)与MIC的比值(fAUC0-24/MIC

7、)。代表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游离药物浓度在对病原菌的MIC的48倍内,杀菌效果与浓度相关,但超过该浓度范围后,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其杀菌效果与药物浓度超过病原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则主要的PK/PD指数为游离的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TMIC),代表药物如-内酰胺类等。此类药物中某些抗菌药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s effects, PAE)无或短,如果PAE较长,则主要PK/PD指数为fAUC0-24/MIC,代表药物如糖肽类等。必须指出PK/PD分类并非绝对的和固定不变。(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

8、案的基本原则在抗菌药物剂量选择中,基本原则是首先考虑在该给药方案下保证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然后根据PK/PD研究选择取得最佳的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的剂量,且能有效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优化给药方案一般策略为: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通过减少每日给药次数或单次给药,使fCmax/MIC和fAUC0-24/MIC值达较高水平;对于时间依赖性无PAE的抗菌药物则日剂量分多次给药或延长输注时间(静脉制剂),使fTMIC的时间延长;对于时间依赖性长PAE的抗菌药,一般在日剂量相同下,减少给药次数,使fAUC0-24/MIC值足够高。(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抗菌药物PK/PD研究贯穿于抗菌药物研发的各

9、个阶段,以支持抗菌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确切评价。该研究随着药物研发的进程而逐渐完善,可以分为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和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两部分。基于动物和人体感染的致病菌为同一类型,作用机制也一致的特点,因此抗菌药物体外药效学结合体外PK/PD研究和动物PK/PD研究等非临床PK/PD研究可间接反映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在感染病灶内达到抑菌或杀菌效果的动态过程,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杀菌和抑菌效果,此对临床PK/PD研究及给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PK/PD研究是决定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包括剂量的优化、亚组剂量选择等重要依据。(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为了充分体现抗菌药物PK/PD

10、研究的价值,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其研究策略必须清晰,整体研究计划和方案必须详细,结果分析及决策必须及时。从整体上考虑,其研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确定PK/PD指数此部分研究主要在非临床阶段的体外或/和体内动物PK/PD研究中完成。临床PK/PD研究加以确认。(2)确定PDT在非临床阶段,通过体外或/和动物PK/PD研究获得抑菌或杀菌效果所需PK/PD靶值,又称药效学靶值(PDT);在临床阶段,结合临床的适应证和适用人群情况,进一步完善。(3)同步开展抗菌药物对主要目标病原菌的MIC分布研究(4)确定PTA依据早期临床获得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如健康受试者的PK数据或目标适应证患

11、者PK数据,结合抗菌药物对目标适应症病原菌不同菌种MIC分布,采用模拟和诸如蒙特卡洛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等方法,拟定或确定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达到PDT的几率,据此筛选和评价不同给药方案等(包括剂量、间期和频率)。(5)推荐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如抗菌药物对目标适应证主要病原菌的达标概率(一般在90%以上)满足要求时,所制订的给药方案则可推荐为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该部分研究应在确证性临床试验前完成。(6)暴露-效应关系的优化、分析和应用这部分研究可以在确证性临床研究结束后综合分析时确定,并需要在后续的期临床试验中继续完善。研究流程图见附件。(六)

12、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建立抗菌药物PK/PD研究技术规范,提升其研究质量,推进其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广泛应用,降低药物研发风险,为审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且充足的技术数据,为未满足的临床需要提供有力武器,保障科学用药。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和评价新抗菌药物PK/PD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确定,以及上市后给药方案的优化等。创新抗真菌药物等临床试验也可参照。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包括了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两部分,前者主要为体外药效学研究和体外PK/PD研究,后者主要为动物PK研究、感染动物PD研究和感染动物PK/PD研究。其目的是阐

13、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性,确定PK/PD指数和非临床PK/PD靶值。(一)体外研究1. 体外药效学研究申报新药注册有关的微生物学研究详见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等,此部分仅涉及PK/PD研究中的PD研究主要参数、技术方法和要求及结果描述。1.1 最低抑菌浓度(MIC)应根据抗菌药物自身的特点及未来可能拟定的临床适应证选择受试菌株,适当加大未来适应证中可能涵盖的病原菌研究。考虑到病原菌存在地区差异以及随时间的耐药性变迁等特性,入选的受试菌应满足以下要求:(1)代表性:选择的受试菌应尽可能来自未来可能的适应证菌株,并尽量体现其野生株的特点。(2)区域性:至少有3个区域的受试菌株进行汇总分析。(3

14、)近期流行:受试菌一般应选择近23年的临床分离菌株,以反映流行病原菌的敏感性和天然耐药特点。一些收集困难的菌种可考虑5年内的临床分离菌株。应根据国际公认方法对各种受试菌进行分类和MIC测定。测定结果描述包括MIC范围、MIC50和MIC90、MIC众数等。1.2 最低杀菌浓度(MBC)根据抗菌药物对目标病原菌的MIC测定结果,选择具有药效学特点的细菌进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测定。每种细菌应包含不同MIC值的菌株。MBC测定根据国际公认方法,测定结果描述需包括MBC范围、MBC50、MBC90、MIC50/MBC50和MI

15、C90/MBC90等重要参数。1.3 抗生素后效应(PAE)根据抗菌药物MIC和MBC结果,选择符合PAE测定要求的受试菌株,应覆盖拟定临床适应证的主要菌种。每种细菌应包含敏感株、有特殊耐药特征菌株以及同种细菌的质控菌株。结果描述需包括细菌生长和杀菌或抑菌曲线图以及PAE值。1.4 时间杀菌曲线时间杀菌曲线(time-kill curve)通常指静态杀菌曲线,是指固定一系列抗菌药物的浓度,观察药物对受试菌的杀菌活性以及杀菌速率随浓度的变化过程。受试菌一般应覆盖拟定临床适应证的主要病原菌种,每种细菌应至少包含不同MIC值的菌株(包含野生型分布的高MIC值端菌株)及质控菌株。杀菌速率通过初始时间段菌落计数对数变化值与时间差的比值得到。结果描述需包括细菌菌落计数时间图(即杀菌曲线图)、细菌杀菌速率药物浓度曲线图和菌落计数药物浓度对数量效曲线等。根据图示和反映量效关系的药效学模型(如Emax模型)等,分析该抗菌药的PK/PD特性属浓度依赖性抑或时间依赖性。药效学参数包括Emax、EC50、(Hill系数,反映曲线陡度)和模型拟合相关指数(R2)等。2. 体外PK/PD模型抗菌药物体外PK/PD模型(in vitro PK/PD model)是一种借助体外装置模拟抗菌药物在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药代动力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