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0009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监控系统学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联系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主机和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度室。符合国家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机房及监控系统地面设备检查:从系统内选择一种重点采煤工作面,找出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及其控制的断电控制器和相应的馈电设备,通过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每次调校时的甲烷超限断电状况,检查当甲烷超限时,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控制的断电器的执行状况和相应馈电传感器反馈状态,此外,可通过曲线图的变化反映出断电与馈电稳定性。模拟图显示:在具有阐明巷道、设备布置等背景图上,将实时监测到的开关

2、量状态,用相应的图样在相应的位置模拟显示;将实时监测到的模拟量数值在相应位置显示。同步用红色等标注报警、断电及馈电异常。点击设备模拟图或模拟量显示值,可以弹出有关信息的选择菜单,供进一步查询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立甲烷传感器。人员定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建立人员定位系统要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管理与规范的规定,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途径跟踪、

3、管理等功能。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一般由辨认卡、位置监测分站、电源箱(可与分站一体化)、传播接口、主机(含显示屏)、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电缆和接线盒等构成。通讯联系通信距离:系统的有效通信距离应不不不小于10km;无线通信距离应不不不小于100m。容量:系统中信号装置数量、终端设备数量、信号装置或系统内终端设备并发数量由有关原则规定。终端设备输出功率:系统终端设备的输出功率由有关原则规定。信号设备输出功率:系统信号设备

4、的输出功率由有关原则规定。无线设备工作频率:系统中无线设备的工作频率由有关原则规定。备用电源工作时间:电网停电后,系统中设备的备用电源持续工作时间应不不不小于2小时。紧急避险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状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立固定式避难硐室。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立采区避难硐室,设立位置应当根据实际状况拟定,但必须设立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她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

5、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立救生舱。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步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避难硐室的设立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规定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有关规定。若必须设立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井下避难硐室应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应、有害气体解决、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批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

6、外部支持的状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矿井避灾路线图应涉及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立状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记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记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可以迅速达到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内应有简要、易懂的使用和操作环节阐明,以指引遇险人员对的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压风自救压风自救系统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涉及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3.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3.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

7、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3.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3.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3.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3.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朴、快捷、可靠。3.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服、无刺痛和压迫感。3.9压风自救系统合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畴内。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不不小于85 dB(A)。3.11 压风自救系统

8、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50mm。供水施救统应符合本原则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原则的有关规定,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原则及各自公司产品原则的规定。5.1.2自制件经检查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查合格方可用于装配。5.1.3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GB.3836等有关规定。5.1.4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不不小于工作压力1.5倍。5.1.5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5.1.6 装置的操作应简朴、快

9、捷、可靠。5.1.7 装置的外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5.1.8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5.1.9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的规定。15.1.10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保证在灾变状况下正常供水。5.1.11供水施救。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5.1.12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系统验收6月底,根据国建安全总局的有关规定,进行对六大系统的检查、验收。由主机、传播接口、传播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播、存储、解决、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10、。监测监控系统主机:用于接受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鉴别、数据记录、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监测监控系统分站: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受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商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播接口,同步接受来自传播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持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开停传感器:持续监测地下矿山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监测监控设备: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便携式气体检

11、测报警仪:具有气体浓度显示及超限报警功能的便携式仪器。KJ76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是矿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她将井下的安全环境监控监控和全矿的设备及系统的安全监控集于一体,并兼顾于煤矿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通过计算机专用网或者公共网络实现国家、省级、市级监管部门的监测数据的共享,达到煤炭行业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矿用光纤工业电视系统 属于矿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是数字化矿井的基本,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矿井生产自动化、无人值守的有力保障。可觉得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可靠的工具。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由人员定位系统主机、传播接口、人员定位系统分站(读卡器

12、)、辨认卡、传播线缆等设备及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软件构成的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对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信息进行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目前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重要有基于信令技术人员定位、射频辨认RFID技术人员定位系统、Zigbee技术人员定位系统等。KJ569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采用现代无线通讯技术中的信令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属于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合用于对煤矿井下、矿山隧道等场合的流动人员和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跟踪监控和考勤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涉及:为

13、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立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系统: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设施: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应、有毒有害气体解决、通讯、照明等基本功能,重要涉及避灾硐室和救生舱。自救器:由入井人员随身携带、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呼吸保护器具。避难硐室 是当灾害发生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立的避难场合。在井下设立井下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在其有效作用时间

14、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或撤退路线无法通过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 避难硐室有两种:一种是预先设立的永久性避难硐室;一种是当事故浮现后因地制宜地构筑临时性的避难硐室。压风自救系统也称压风自救装置是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压风自救系统设备,在矿山发生灾变时压风自救系统为井下提供新鲜空气的压风自救设备。涉及空气压缩机、送气管道、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设备。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压风管道上,通过防护袋或面罩向使用人员提供新鲜空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功能。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并能在10min内启动。压风自救系统的压风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她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

15、料。压风自救系统的压风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合、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重要地点。ZYJ-M6压风供水自救装置 老式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是一种布袋式的,当发生事故时,工人必须把布袋罩在头上,这样就会产生诸多弊端。布袋自身是不透明的,罩在头上,主线看不到周边,也不能随意走动,没措施应付随时可变的状况;并且,井下的压风中具有诸多杂质,并不具有直接供人呼吸。ZYJ(A)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重要用于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矿井下救灾防护。当煤与瓦斯突出或有突出预兆时,工作人员可就近进入自救装置内避险。一般状况下井下安装压风自救系统的个数不得少于井下全员的三分之一。当煤与瓦斯突

16、出或有突出预兆时,工作人员可就近进入自救装置内避险。该装置操作简朴、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感到舒服、无刺痛和压迫感。ZYJ-A矿井压风自救供水装置 合用于井下一旦发生灾变,保证井下受灾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保证生命安全,等待救援。ZYJ-C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具有稳定调节压力、手动流量调节、三级消音、过滤、排水、防尘等六种功能,还能在弹簧管范畴内自由活动。使用的轻型医用面罩,拥有卫生许可证,无毒,长时间佩戴无负重感,呼吸无异味。矿山通信联系系统是矿山六大系统(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备,涉及有线通信联系系统和无线通信联系系统。其中人车信号,漏泄通讯,采掘面无线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