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099079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11册教案 第课 我栽种的植物 (一)综合分析 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的描述能力。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这需要学生有 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目标 本课从学生

2、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及表现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或回忆自己栽种植物的体验,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展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色彩变化;表现自己与植物有趣的故事和深爱绿色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课前准备 教具:一株或多株植物、种子、花盆一只、泥土一包、清水一瓶、底盆一只、小铲子一把、塑料纸块、录像片(介绍各种植物资料)等。 学具:学生自己喜欢用的画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课时:l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株植物、花盆、泥土、清水盆子、小铲子,问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把植物栽入盆中。 请一至两名同学上讲台进行种植,提示其

3、他同学进行观察。 请学生复述栽种过程,评价其栽种方法正确与否。 请大家分别说一说白己喜爱的植物。 教师插放介绍多种植物生长的录像,提示学生注意其形态、色彩特征。 请学生讲一讲植物生长的几个过程。 分小组交流各位同学与植物有趣的故事。每小组推荐一名小记者注意收集故事材料。 布置作、业:每位同学画一幅我栽种的植物 作业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请小记者介绍了解到的有趣的故事。对画面进行评价。 对作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提示优秀作业留在教室展示一次。 第2课 向动物朋友学习 (一)综合分析 本课让学生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观察、认识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动物的特异能力及习性进行联想、

4、模仿、发明和创造,并用绘画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串通学生的各种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讣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勇敢表现。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吐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叮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叮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一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 知识领域:接触点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引发学生趣味盎然地创造。 *作领域:将前人的创造或自己的发现变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5、 (一)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录像带(介绍仿生学发明的资料)等。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1教学导入: 出示飞鹰和滑翔机的图片,请学生寻找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引出“仿生学” 词,让学生自己来给它下一个“定义”。 2教学新授: 1) 打开书本,看图片和文宁,说一说各种发明创造的启示来源。 (2)请学生自己说说其了解的以仿生学进行发明创造的故事。 (3)分组讨论未来人类所要解决的诸如交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版上。 (4)把问题板放到讲台卜供各小组交流。大家讨论以仿生学的研究方法提 出的解决方案。 (5)各小组可提出异议、方案进行答辩。

6、 3布置作业: 每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发明方案画出来。 4作业画法提示: (1)铅笔、钢笔淡彩法。 (2)综合法。(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颜料进行作业)。 5作业展示评价: 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授予“发明奖”。给表现效果较好的同学授予“小小设 计师奖”。 6教学延伸: (1)教师播放以仿生学为资 料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 科学的兴趣。 (2)结束教学。 第3课 桥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进一步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进行 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与美术学习相关联。注重了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教师 要给学生一定的桥梁建筑知识,是学生在观察和表现家乡桥梁的时候,能够联系

7、 家乡风貌较完整地说出和表现桥的造型特征及时代特点。 人类有悠久的造桥历史,世界卜许多著名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 勇气。今天我们已能看到许多造型奇特新颖的桥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 虹。六年级学生对桥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本课图例,展示了人类从古到 今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桥梁,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解读,说说这些桥与地域风貌的 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认知领域: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 关系。 *作领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 丰姿,提高

8、表现能力。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 料。 (2)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画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要求先走访调查了家乡的桥,并是否已写好 200字左右的调查记录,和以线描的形式画出的桥。 (2)展示学生的记忆画作品。并请这些同学读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人文、 建筑等多方面内容)。请学生发表评价意见。 2教学新授: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 (2)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评价。 3布置作业: (1)请学生对线描作业进行补 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欢表

9、现的手 法进行涂色完成作业。 4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把调查记录和作业 连起来装裱展示。 (2) 评出“小记者奖”,授予 走访调查和作业表现突出的学生。 5教学延伸: (1)播放录像片,介绍家乡风 貌(有关桥梁介绍)。 (2)结束教学。 第4课 我设计的桥 (一)综合分析 本课教材是前一课桥的知识延伸,在学生考察了解家乡风 貌,体验家乡人文景观的基础上, 用美术表现的方法,为家乡规划、 设计未来的桥梁。以家乡小主人 的身份,来表现家乡未来的风貌; 以桥梁设计师的身份,通过多种 材料的运用来设计制作未来的桥 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绐桥梁 设计家以更大的想像空间。桥是 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本课教学 中,要提供学生活动的情趣性,以 及给予学生表现活动的自主性, 让学生大胆设计,巧用材料合作 制作。以多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 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勇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