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091594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杨绛的 老王 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 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李森祥的 台阶 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 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北宋欧阳修所著的 卖油翁 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 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

2、能生巧” “实践出真知” “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9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整体感知1、理解主旨。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2、理清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1 2 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第二部分 (3 12段) 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 (背地里说人长短, 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第三部分(13 29 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

3、的过程。第四部分(30 31 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3、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体会选材详略。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 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 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 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清晰地从文中的 7 件事中, 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曲线: 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我是充满了憎

4、恶、讨厌、不耐烦;听到她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当得知阿长踩死隐鼠后,我的敬意消失,产生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感情变化。问题思考1、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 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

5、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 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 激之情。这样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抓住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2、“我”为何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3、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4、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 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这是作者的议论,表明了 “我”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的心情。5、在作者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既愚昧、无知、落后,又质朴、善良。6、为什么题目上不写

6、“长妈妈”而写“阿长”?首先,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是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其次, “阿长”和山海经,一 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令人好奇,设计悬念。再者,作者写此文已 46岁了,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问题探究重点研读本文第1927段,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 “我”的什么心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这说明我对从她 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2、当

7、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 出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 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真是喜出望外。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 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 功。4、从文中找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 描写、语言描

8、写。5、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哥儿”的称呼,有江南的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 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我”的什么心理?答:“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 化,既

9、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 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答: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朴实热情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性格。3、“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答: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答:因为这四本书虽是粗拙,但却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10.老王一、作家作品。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 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

10、堂? 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 1910 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 艺录、管锥编等。二、文章主旨。1、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 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现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 羊者。27章主要记叙了 “我”与一位靠踏三轮维持生活的老王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像老王那样的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们的善良与真诚。他们都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表达 了 “我”对老王深深

11、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之情。三、人物形象概括: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明确: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2、文中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良、富有爱心、尊重他人、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严于自省和解剖自己。四、结尾的含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剖析: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作。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和对老王的无比同情与敬爱。五、老王的“苦”与“善”。1

12、、老王的“苦” (1 4段):(1)生活艰苦靠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居住条价差,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2)精神凄苦失群落伍、单干户、老光棍、被人瞧不起,不被人重视。(穷苦卑微、凄凉艰难)2、老王的“善”: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鸡蛋和香油上门感谢。(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3、本文在写老

13、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苦:逻辑顺序。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善: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为人善良。六、作者的“善”。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他的车;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了他大瓶鱼肝油;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活,载客三轮取缔后作者询问老王能 否维持生活;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同情、尊重老王)七、重点语段阅读:(一)阅读第17段,完成下列习题。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 的不幸。剖

14、析:此句表现了老王的不幸遭遇。句中的两个“也许”表示猜测,表明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也不被人重视。不管眼睛瞎的原因是从小营养不良,还是得了恶疾,都让人同情。“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忍受眼疾的折磨,直到眼睛瞎掉,这该是怎样痛苦的煎熬。2、“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前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答案:前任,是指在现在担任某职务的人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本是干部职务的词语,这里用在送冰人身上,可说是简练,大词小用,幽默风趣。3、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

15、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剖析:此句通过语言表现了老王 淳朴、善良、讲仁义 的性格特征。“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 钱”,朴实的语言再现了老王的善良, “哑着嗓子” “悄悄” “还不大放心”等词语再现了老王 淳朴、憨厚的性格,读后令人感动。(二)阅读816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括816段的主要内容:明确:老王在去世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表现老王始终不忘他人,知恩图报 的善良无私。2、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明确:“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太少了。3、选文第一句中的“镶嵌” 一词能否换成“站立”?并请说明理由。明确:用“镶嵌”更好些,因为“镶嵌在门框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更可以强调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读后令人如见其状。4、“十个还是二十个”都能点得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