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80161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原理学问点总结-总结 篇一: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焓变学问点总结 【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汲取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 格外提示: (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需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H为“”或H0 ;吸热反应的H为“+”或H 0 ?

2、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肯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肯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金刚石,s) 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

3、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留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 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假如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

4、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格外提示: 1燃烧热指的是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留意:稳定的化合物,如H2H2O(l)而不是H2O(g)、 CCO2(g)而不是CO 、SSO2(g)而不是SO3。 2中和热是指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放出的热量。留意:弱酸、弱 碱电离出H+、OH需要汲取热量,故所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浓硫酸与碱测定中和热时, 因浓硫酸释稀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3因燃烧热、中和热是确定的放热反应,具有明确的含义,故在表述时不用带负号,如CH4的燃烧热为890KJ/

5、mol。 4留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不同。燃烧热以可燃物1mol为标准,且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中和热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 要点二:能源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_关注的焦点,因此,以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材料,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求算反应热,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关于能源问题,应了解下面的几个问题: (1)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水等,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自然?气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非再生能源,如核聚变燃料) (2)能源的开发;太阳能:每年辐射到地球表

6、面的能量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量消耗的1.3万倍。生物能:将生物转化为可燃性的液态或气态化合物,再利用燃烧放热。风能:利用风力进行发电、提水、扬帆助航等技术,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地球能、海洋能。 四、反应热的求算 1由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2反应热的数值等于E(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与E(断键所汲取的总能量)之差,放热反应H的符号为“”,吸热反应H的符号为“+”。 格外提示: (1)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式

7、进行恰当“变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后方程式之间进行“加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H的关系式。 (2)具体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需乘上该数;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加减”;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 时,?H的“+”“”号也随之转变,但数值不变。 (4)留意1molH2、O2、P4分别含有1molHH、1mol O=O、6molPP,1molH2O中含有2molOH,1molNH3含有3molNH ,1molCH4含有4molCH。 格外提示】“五看”法推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看方程式是否配平; 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

8、正确; 看H改变的“”、“”是否正确; 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 kJmol1 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相对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改变 B伴有能量改变的物质改变都是化学改变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肯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伴有能量改变的物质改变不肯定是化学改变,物质发生物理改变、核改变(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改变。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1)xy,化

9、学反应为放热反应;(2)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C 2.(2021 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改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能量肯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挺直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反映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定的联系,故B错;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依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答案C 3. 已知在1105 P

10、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g)=H2(g)O2(g); 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H484 kJmol1 CH2(g) O2(g)=H2O(g); 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H484 kJmol1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与一般方程式的区分:肯定要标明各物质的状态,B项中水为液态,排解。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其实际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用H表示其热效应时,吸热,其值为正;放热,其值为负。H2与O2反应生成水蒸气是放热

11、反应,H应为负值,而其逆反应H则为正值。故排解C、D两项, 答案A 4.CaCO3(s)=CaOCO2(g) H177.7 kJ C(s)H2O(g)=CO(g)H2(g) H131.3 kJ/mol H2SO4(l)NaOH(l)= Na2SO4(l)H2O(l) H57.3 kJ/mol C(s)O2(g)=CO2(g) H393.5 kJ/mol CO(g) O2(g)=CO2(g) H283 kJ/mol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57.3 kJ/mol 2H2(g)O2(g)=2H2O(l) H517.6 kJ/mol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

12、中,不正确的有_,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_。 (2)依据上述信息,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_。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 ?导航? 中和热、燃烧热是两种特定形式的反应热,其基本要求与反应热相同,同时要留意两个概念本身的内涵。 解析中CaO未注明聚集状态;H单位应为kJ/mol;式不符合实际反应状况,碳和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H0;式中各物质聚集状态标注中,除H2O外,应为(aq);由、可得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101 kPa时,1 mol纯物质(指纯洁物:单质或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

13、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答案 (1) 中CaO未注明状态,H单位错;式不符合反应事实,吸热反应H0;式中各物质均处于稀溶液中,状态(除H2O外)均为溶液(aq) (2)C(s)O2(g)=CO(g) H110.5 kJ/mol (3) 6.(2021广东理综卷,9)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H1 H2(g)+Cl2(g)=2HCl(g) H2 2 Cl2(g)+ 2H2O(g)=4HCl(g)+ 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 BH3=H1+H2 CH3=H1-2H2 DH3=H1-H2 解析第三个方程式可由其次个方程式乘以2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有盖斯定律可知H3=H1+2H2 答案A 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 3CO(g)=2Fe(s)3CO2(g) H24.8 kJ/mol Fe2O3(s)CO(g)= Fe3O4(s) CO2(g) H15.73 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640.4 kJ/mol 则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 ) A218 kJ/mol B109 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