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644470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感受,交流学 习的体会,包括知 识与方法的收 获,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体 验等。训练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是小 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并同 类项教学反思,望大家喜 欢。本节课课 前进行了认真的准 备,整节课上下来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反思如下:1、对沉默很恐慌。当点学生回答 问题时 ,那个学生 讲得很慢, 还会错 。但是 对于我而言, 这是一个十分 简单的问题,所以就会想会不会其他学生都懂了 ?只是个别学生还没有懂 ?而且通常 这个时候,其他学生都是沉默的,感 觉不到他 们是不是都懂了 !这个时候我就会很恐慌,到底 该

2、如何去做呢 ?尽快结束这个问题,讲下一个 ?还是继续重复解 释这个 “简单”的问题 ?没有开公开 课的时候还好,不 紧张 ;但是在公开 课的时候有点 紧张,所以就更慌了,有点无所适从的感 觉。2、经验不丰富。 这个是承接上面的 问题的。因 为把握不了学生到底有没有懂,所以重复地 讲知识点,然后最后 变成了都是自己在 讲,学生的思考 时间太少 !上课的有效提 问太少,都是一些不用 动脑筋的问题,学生只要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得不 说是这样,因为这样问 ,他们会回答,会 让我觉得他们懂了,放心地 讲下面的知 识点。对于这个问题总结地说来:对沉默恐慌,需要学生的声音来 让我知道他 们已经懂了,同 时

3、也是自己的 经验不足,无法自己判断学生到底有没有懂 !所以一二两点的本 质是一样的。3、要明白上 课的重点是什么。亮相 课的另一个 问题是重点不突出, 备课的时候需要考虑,这节课 的重点是什么 ?如何去 讲这个重点才能 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明白 ?什么样的例题能更凸 显出这个重点 ?这些都是我以后 备课时 需要重点考 虑的4、自己在教学 语言方面 还是比较欠缺,一方面,在于 对讲课 内容的过渡及讲课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缺乏生 动性,无法体 现出一个老 师对于文字的 驾驭能力,此外, 还有“罗嗦”的问题 ,有时我自己 说的太多,完全不 给学生 说的机会,但是作 为一堂符合要求的 课,应该是以学生活 动

4、为主的 ;另一方面, 则是对学生的 评价,在 讲课过 程中,我往往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重复学生的回答, 这样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积极性,另外,也无法 对学生做到有效的引 导。总之,在 这次亮相 课的整个 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对自己身上的存在的 问题也有了更清楚的 认识,今后的在教学中要多思、多 问、多实践,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地累 积,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 阶。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 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 抽象成数学模型的 “做数学 ”的 过程。与此相 对应的,新教材增添了一些 实效性、趣味性

5、较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 观察、分析、应用能力的章 节,也给教师提供了设计的空间。但教材中 毕竟还有许多一直就有的 “传统章节 ”,与 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十分密切,属于抽象的 纯数学。 对于这样的内容如何 处理,才能使之符合新 课程所倡 导的教学理念 ?这需要我 们研究新理念,在教学中体 现新理念,采用新方法,避免用新 书却走老路的 现象。当然, 这对教师来说,难度也是比 较大的。“合并同 类项 ”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 为它是本章重点 “整式加减 ”的基础。这样一个抽象的 “老 ”知 识,如何 设计成适合学生参与、 讨论,满足学生知 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要求的 课堂呢 ?我是这样设计 和

6、思考的:一、认识 “同类项 ”我首先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桌面上非常凌乱的课桌,问学生如何整理。学生很容易答出:将文具放入文具盒里,书整理成一 摞,本放在一起,分别摆 放整齐。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引 导学生意 识到“归类 ”的重要作用,即它不 仅使生活有条理,更可以在数学运算中达到化 简的目的。第二步,我又 让他们运用归类的思想 进行速算 竞赛:求代数式 和 的值。有了第一步中 总结出的生活 经验,一部分学生会 联想到把代数式中的 、 、 ,及 和 、和 先结合化简再计算。这时,大部分学生在恍然大悟的同 时会质疑:我 们以前没有学 过这样做,这样做可以 吗?都什么 时候可以 这

7、样做呢 ?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分 组讨论活动,论题是:这样做可以 吗 ?根据是什么 ?哪些项可以这样结 合在一起 ?学生充分 讨论,自由 发表见解,互相 协作,最后得出 “可以 结合在一起的每一项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 别相等 (这样的项叫同类项 );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合并同 类项 )是根据加法交 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第三步, 为了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两个游是“找朋友 ”。戏:一个是同 类项速配,另一个二、学会 “合并同 类项 ”的方法正当学生沉浸在游戏中的欢乐和喜悦 时,我又提出了本节的第二个知 识点:合并同 类项。玩兴正浓的学生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于是我

8、 设置了一个非常 简单的问题:5x+3x 等于多少 ?学生齐声答出 8x。我又 问,怎么做的 ?学生答: 5x+3x=(5+3)x=8x(根据乘法分配律 ) ,学生又接 连做了几 组这样 的题后,我再 让学生总结法则 。学生中无人回答,于是我又引 导学生从单项式的构成考 虑,学生想到 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两部分构成,马上就豁然开朗, 总结出“系数相加, 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指数不变 ”的法 则。可见,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 环节,使学生感 兴趣,能主 动观 察、猜想、推理, 顺着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 发现总结 出要学会的内容, 这样教师则真正从知 识的传播者 转变为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而学

9、生也就由 观众变成了演 员。在课后的自我 评价中的 “你学到了什么 ”一 栏中,学生除了填写知 识点外, 还填写了 诸如“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人智慧 ”、 “合并同 类项的方法可以运用在 实际生活中,如垃圾分 类处理,办公室格式化等 ”, 这些是我事先都没想到的。但是,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 问题,比如速算 环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到 简便途径,这样势 必会浪 费时间,所以必 须做好铺垫,时间上也要控制好。另外,采取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 讨论过 程中有部分学生成 为发言的中心,而另一部分学生 则仍只是听众。如何 处理好这些问题,使教学更加完善,是有待于我们今后在 实施新课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思之则

10、活,思活 则深,思深 则透,思透 则新,思新 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 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 败,对整个教学 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 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 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 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 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 值。下面就合并同 类项第二 课时作以下反思。合并同 类项这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有同 类项的概念、合并同 类项法则及其运用。一、从教学 设计上反思1、注重 创设问题 情境课堂引入是通 过提出现实生活申的分 类问题 ,如果有一罐硬 币, ( 分别为一角,五角,一元 )你会如何去数呢 ?这样把学生的生活 经验迁移到数学学 习中来,再通 过问题

11、,在日常生活中,你 发现哪些事物也需要分 类 ?能举出例子 吗 ?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存在,那在数学中也有分 类吗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探究新知成 为学生的自 觉行为 。2、注重知 识形成的探索 过程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学生己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通 过小组讨论,把一些 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 类项这 个概念。并通 过练习 、游戏、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 认识同类项,掌握合并同 类项法则。在整堂 课的教学活 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 动的机会,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培养学生 动手、

12、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学生学 习的收获不仅有基本知 识与技能, 还有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课堂小结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二、教学效果上的反思1、重视学生活 动,关注个性 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提出问题充分让学生自己 观察、自己 发现、自已描述, 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极大的激 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满足学生的表 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 轻松偷快,这样,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 “学习 共同体 ”,他 们都作为平等的一 员在参与学 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2、注重学生能力

13、培养在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后, 进行了一个游 戏。游 戏是这样的,一学生 说出一个 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 类项。要求出 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 题目与众不同。最后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 绍写一个 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学生自行 编题是一种 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 变一味由教 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 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学生透 彻理解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 维,同时通过变式训练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申,既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提高 识别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 课堂小结中,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感受,交流学 习的体会,包括知 识与方法的收获,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体 验等。训练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