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36712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 录1 路基工程12 桥梁工程33 涵洞工程104 其他工程135 质量通病预防成果19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路基工程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就上土施工;预防措施: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预防措施: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 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

2、宽度不小于1米,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对半填半挖横坡陡峻地段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 米。3土工合成材料易破坏。预防措施: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4施工中 发现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预防措施: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摊铺前应先把

3、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预防措施;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与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直接通过。6.填石路堤的石块尺寸过大,造成很大的空隙,使路堤上部陷落下沉。预防措施: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 15Mpa,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有空隙存在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等,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时空隙填满。7.路基施工中有积水现象。预防措施:路基施工中,各表层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 2%

4、4%的排水横坡。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表层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路基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8.路基填筑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预防措施:路基填料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必须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碾压。路基应水平分层填筑,每层需铺厚度不应超过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碾压机具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均应与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符合。9.桥涵台背回填土质量达不到要求。预防措施: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不得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台背后回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通道台背填土,应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施工中要防止雨水渗入,对已有积

5、水应挖排水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水。应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但涵顶填土 50 厘米内应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 实度为准。(5)为保证填土压实质量,在比较宽阔部位应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只是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大型机械到不了的地方处,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械,分层夯实。10.高边坡施工控制:开挖后防护不及时,导致边坡暴露时间过长,引起边坡塌方。控制措施:边坡施工前,施做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边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防止坡面暴露时间过长,导致边坡垮塌。工程防护(锚杆框架梁、锚索框架梁、抗滑桩等)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

6、特别是锚索拉拔、抗滑桩施工监理应做好现场施工记录。二、桥梁工程1.基础工程1.1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预防措施:机械开挖时,预留 20-30 厘米由人工清理,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基底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按设计和施工规范对基底进行处治。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不得私自处理。1.2跑模、露浆、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预防措施:加强模板与支撑,在模板拼装时接缝要严密、平整,支撑牢固,误差在规范范围内。脱模剂必须采用优质专业脱模剂,如:新机油、食用盐等,严禁用废机油、肥皂液等。尽量采用整体式模板,减少模板接缝数量。模板接缝尽量采用子

7、、母接缝。混凝土捣固应用技术熟练的工人,既不能过捣,也不能漏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泛浆振平为宜。模板每次使用后,应专人整修、清理,不得乱仍乱放。1.3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产生表面裂纹。预防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或采用塑料包裹养生方法。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7 天。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1.4拆模时使砼结构物损坏、变形。预防措施:不承重的侧面摸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摸而受损后方可拆除,一般须达到 2.5Mpa 的抗压强度。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能承受起本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应先拆除侧摸板,然后拆除承

8、重模板。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拆模时应防止砼受到振动损伤,防止模扳擦伤砼表面。 1.5明挖基坑有积水,未除去松土和松碎石就进行基础作业。预防措施;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确定开挖范围和防、排水的支护措施。挖基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材料回填或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单位批准。挖至标高的基坑,应及时检查,不得长期暴露或浸泡,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作业,如暴露或浸泡时间过长,应重新检查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基础作业前,基底保持平整,松动部分应及时清除干净,岩层基底表面要刷洗干净。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1.6基坑排水方法不当。预防

9、措施;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水下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 1.52.0 倍。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 2.钻(挖)孔灌注桩基础2.1孔径不足。预防措施:选用适当的钻头直径,钻头磨耗严重时要及时焊补。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成缩孔时,宜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泥浆指标在规范范围内,防止泥浆糊壁。2.2孔深不够。预防措施:检查土样,与地质剖面图对照,防止误判。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态判定。根据钻杆和钢丝绳的长度控制,并随时用测绳检查。2.3孔底沉渣过厚。预防措施

10、:选用合适的清孔方法,保证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要求。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应连续作业。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沉渣厚度。不满足,二次清孔。2.4砼在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砼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在钢筋笼底部 1 米左右范围内,减慢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 4 米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其底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将 2-4 根延长伸至孔底。保持合适的泥浆相对密度防止流沙涌入托起钢筋笼。坍落度不宜过小。2.5导管进水。预防措施;首批混凝土储量要充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以 3050 厘米为宜,首批混凝土浇注后导管应埋入混凝

11、土。导管接头要严密,灌注前要进行水密性、承压、抗拉试验。导管提升平稳,测深准确。2.6卡管。预防措施: 隔水球胆直径应略小于导管直径,灌注前要做隔水球通过试验。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粒径集料、粗集料集中的混凝土不允许灌注。埋管不宜过深,加快灌注速度,避免混凝土在管内初凝。2.7埋管。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 68 米。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初凝。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2.8断桩、夹泥。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应

12、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 2 米,导管不得漏水,导管第一节长度应大于4米。灌注时,经常精确测定已灌注混凝土面标高,防止误判导致管埋深过小。2.9挖孔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时应设法排除。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或其它有效措施。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13、2.10挖孔灌注桩的排水(含遇到潜水层)处理。预防措施: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2.11挖孔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控制好砼坍落度,当孔内无钢筋骨架时,宜小于 6.5 厘米;当孔内设置钢筋骨架时,宜为 79 厘米。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度不宜超过 5 厘米,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砼对壁的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止水渗入孔内。孔内砼尽可能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若施工接缝不可避免时,应按施工规范处理,并一律设置上下层的锚固钢筋。砼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理干净。 2.12预应力张拉控制通病:预应力张拉不到位,或者超过张拉控制力;管

14、道压浆不饱满、漏浆;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85%即进行张拉,导致梁板出现裂缝。预防措施:预应力筋、锚具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预应力张拉控制力及张拉程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张拉,由施工单位、监理做好现场张拉记录;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龄期不少于7天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确保孔道注浆的完整性,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不允许出现漏浆现象发生,监理单位应按工序进行检查。3.桥墩与桥台3.1混凝土墩台质量控制措施:墩台施工前应将顶面冲洗干净,混凝土基础应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模板结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模板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连接牢固,保证其整体性,可视吊装能力确定分段高度。浇筑墩台混凝土时,脚手架、工作平台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支架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墩台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当间歇浇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