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9878146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雄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西安)1996年第12期试析历史的悲剧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江苏省扬州中学 王 雄 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类历史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且不断否定过去的过程。尤其在扬弃与超越旧时代的时刻,历史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悲剧性的历史却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人们正是从悲剧性的历史中,得出了如何使人类社会更加合理向前发展的经验与才识。在教学中,重视对悲剧性历史的研究与挖掘,能充分发挥悲剧美对人们心灵的冲击感化作用,能唤醒学生强烈的审美情绪与学习愿望,能引导启发学生去思索人生及人类社会历史问题,最终促使中学历史教学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从而真

2、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将对这一现阶段极少有人涉及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探讨,以便起到引玉之用。 一、历史悲剧美的内容与作用 历史的悲剧性由具体历史必然性的矛盾冲突和性格组成的,悲剧性的实质在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由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历史的悲剧性也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性。旧事物、旧制度的毁灭是必然的。每一种旧制度、旧事物在自身合理存在期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它的价值,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当它自身孕育出新的社会制度或事物时,又会被更新的制度或事物所

3、扬弃而哀亡。例如:古代希腊、罗马曾一度繁华兴盛,曾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美好的童年”。可是,当“一个旅客游过了迦太基或者罗马的古迹时,谁不低徊缅想于国运和人事的无常?谁不黯然感伤已经逝去了的活泼丰富的生命?这番伤心是为了一度辉煌灿烂、高度文明的民族生活的式微零落,这种变迁虽然引起了解体,同时却含有一种新生命的诞生因为死亡固然是生命的结局,而生命却也是死亡的后果。”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14页,且联书店1956年版黑格尔的这种感叹肯定了旧事物、旧时代在其合理存在期间的美好价值,痛惜过去曾经美好的事物遭到了不可避免的毁灭,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凉。马克思说:“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的世界进行斗争的

4、时候,旧制度犯的就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第32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黑格尔历史哲学第70页韦小坚等著悲剧心理学第187页,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阿瑟米勒论剧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版这种悲剧性有两种不同的体验,一种是当人们看到恶势力在猖狂之后走向灭亡时,在情绪上由悲愤转为喜悦;另一种则是看到旧制度、事物被时代不可避免地淘汰时,会感受到掺和着同情、悲叹和摒弃相混合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们去感受这种时代性悲凉情境,进一步使学生把握一个时代的气息,理解人类社会

5、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且懂得旧事物、旧制度、旧社会的悲剧就在于:它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力、理性和文明的财富奉献给了自己的否定面;它所孕育的新生命成为自己的无情的掘墓人和毁灭力量,从而自觉地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 (二)末觉醒的被压迫者的悲剧性。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悲剧本质时说:“悲剧是人的苦难或死亡。它能够使我们充满恐怖与同情。”人本能地具有自我保护、维护生存的欲望。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或阶层遭到强大的统治势力残酷地压迫、剥削时,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有时慑于这种威胁尚未反抗,就被吞噬,或反抗失败,被迫接受奴役。他们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的怜悯、同情与悲哀。如被纳粹德国残酷迫害过的犹太人民。在教学过

6、程中,教师应通过讲解这些悲剧性的历史,揭露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揭示人类历史也有着灾难性的一面,使学生树立以史为鉴的意识。同时,要向学生指出,反抗暴力统治是正义的、进步的,是人类伟大的悲剧精神(由恐惧到勇敢)的体现,任何宗教的宿命论、苦行禁欲主义或“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都使得悲剧精神降到最低点,都是对反动统治的屈从与姑息。 (三)具有进步性的社会力量的悲剧性。这种社会力量在同恶劣的社会环境(有时也包括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时,由于旧势力的强大,自身的局限等种种因素,最终导致失败,引起人们的同情、惋惜甚至悲愤。如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代表了不堪忍受封建统治剥削压迫的广大农民的利益,并提出创建“人间天国”,这

7、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但是洪秀全所憧憬的理想社会要做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没有剥削压迫,却是一种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只能按照现实社会允许的模式封建社会的结构,来建立自己的“天国”。因此,无论这个“天国”存在时间有多长,恐怕最终也不会实现它开始建立时的理想。相反,它倒可能会转变成封建政权,悖离了它的初衷,这种莫大的悲剧是由农民阶级局限、时代局限所决定的,是历史之必然。此外,不少民族反侵略战争也常带有悲剧色彩。如印度近代历史上的反英斗争,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侵略斗争,都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们体会到那些敢于起来反抗的人物或民族,具它的

8、坚强意志与抗争精神。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斗争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进而认识到:历史是在矛盾中发展的,前进的,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主观动机与行动常常与客观的结果相悖反的辩证哲理。 (四)正义的革命力量的悲剧性。这种社会力量已经意识到历史的必然要求,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但是,由于反动恶势力暂时处于优势,因而它遭到了失败。当这些正义的、革命的事业或事物遭到不应有的挫折和灾难时,人们的感情受到压抑,产生了悲痛壮 烈、激昂慷慨的情绪,并激起人们的悲愤、惋惜与崇高感。这种悲剧性常常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的信号。一些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如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曾经为打碎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进行过不屈

9、不挠的斗争,并一度取得辉煌的成果。然而常常“在达到他们奋斗的目的时,便凋谢零落,就像脱却果实的空壳一样。”他们的毁灭是一种极大的悲剧。还有一些为了正义,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为世界进步殊死抗争的革命英雄,如巴黎公社的社员。他们奋斗的精神是祟高的、伟大的,他们代表了新的更高的社会理想,较之现实社会则更有价值、更加美好。但是,现实社会尚未具备实现这种理想的种种条件,这些美好的、有价值的事业之毁灭,会使人甚感悲痛,惋惜,使人们的思絮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注意发掘这类教育意义极强的悲剧内容,努力营造出这种感人的课堂氛围来真正打动学生,使他们对那些为人类正义、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产生由

10、衷的敬仰与赞颂,进而使他们认识到:为正义、革命事业奋斗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时代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培养自己具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与坚强的意志,将来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之,历史悲剧美的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历史时期。它不仅能使学生鉴赏到这种美的形式,掌握一些历史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经过情绪波动后的沉思得到启发,体悟历史发展的真话,体悟历史画卷的真善美,并促使学生的心灵在经受了悲剧的苦难之后,获得净化和新生,从而把悲剧英雄的品格、价值转移到自己身上,使道德人格理想达到升华。然而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历史悲剧美的内涵,并进行精心构思、

11、精心组织教学才能实现的。 二、进行历史悲剧美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强调一个“真”字。“真”是指客观历史的事实及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真并不就是美,真是求知的对象,科学研究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它应具有生动的形象,应给人以直接的感受。然而,美又必须以真为前提,尤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的悲剧美,必须使教学内容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绝不能为了追求悲剧美的效果,而任意虚构夸张。“真”的要求还促使我们要注重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展示直观教具(如复制的义和团旗、大刀、长矛等)、利用形象性画卷、照片(巴黎公社保卫战)、采用电教手段(如放映电影林则徐)以及对历史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如

12、考察圆明园遗址)。这也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用准确、细致的语言去讲解,又要能再现历史悲剧的画面形象烘托出悲剧的独特气氛。 其次,要强调一个“情”字。悲剧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包容了相互冲突、相互对应的悲与喜、爱与恨、忧与愤、怜悯与崇高、恐惧与勇敢、负罪感与正义感等情感因素。“这些朝两极方向运动的情感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类审美心理中最浓烈、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形态悲剧激情。”这种震撼着年青学生心灵的悲剧激情,是我们导引学生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进行理想教育和锻炼学生心智的极为重要、极为宝贵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以饱满的真倩实感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13、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具体塑造圆明园的形象,教师用真挚情感,以发自内心的语调语气介绍它的华美壮丽,使学生的自豪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当说到它被焚毁于敌人之手时,学生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溢于言表,悲剧的感染力便一下体现出来。此外,由于悲剧情感的相对性,容易导致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如讲述美国内战、林肯遇刺的情景时,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会使大多数学生对林肯的不幸遭遇产生惋惜、悲痛和崇敬的心情,但也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会感到人世的无常与空虚,即使是一代伟人,也会被命运所左右,而“我”能做什么呢?于是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占据他的心灵。教师则

14、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紧连接进来,克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第三,要强调一个“思”字。任何悲剧性的历史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激情都包含着理性意蕴。阿瑟米勒说“悲剧和悲怆剧的主要的精确的区别就在于:悲剧不仅给我们带来悲哀、同情、共鸣(甚至畏惧),而且还超越悲怆剧,给我们带来知识或启迪。”在教学中,我们强调“真”和“情”,主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建立,都是从感性认识入手的。那么我们强调“思”,则要求把悲剧美中蕴涵着的理性因素挖掘出来,把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悲剧美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忙于应付主要科目的考试,因而他们真正缺乏的不是

15、知识,而是思想。教师就应当在创造出悲剧性的课堂气氛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去思索种种悲剧现象的本质,寻求人生的价值,探求历史的真谛(如前文对林肯的认识),同时应积极倡导学生培养沉思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最后,还要强调一个“行”字。教育的最终日的是:学生在掌握并理解真知后,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动。悲剧性历史的基调是悲哀的,但它的精神却是向上的,乐观主义的。悲剧性的历史告诉我们:应当珍惜幸福,艰苦奋斗,有限生命应当时刻珍重。在教学中应当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参观调查、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当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与锻炼“思”的结果,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总之,进行悲剧美的教学,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使学生成为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真正的乐观主义者。 注释: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