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9876010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下面是xzlunwen小编搜集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来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三)课题研究的意义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小说家和作家,是着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 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mi

2、ddot;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着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

3、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着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

4、回归自然的观点。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

5、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2. 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二) 国外研究现状1.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

6、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 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

7、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三、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一)课题研究内容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

8、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

9、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 -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1. 自然和文明的定义2. 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 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性的扭曲3. 结论 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二)课题研究创新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

10、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四、课题的研究方法: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 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

11、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五、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一)研究计划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

12、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二)预期成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 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六、 参考文献: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 Cecil, David

13、.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 19343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着,方平译。呼啸山庄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4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着,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5 陈茂林。 -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 J. 外语教学。 2007(01):69-736 栗华。 野孩子;的爱与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 北方论丛。 2001(6):80-837 裴双。 -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呼啸山庄对野性与文明的取舍 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80-858 邵旭东。 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 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