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9796217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1 百年浙大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 年,为中国 人自己创办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98 年 9 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 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于重新合并,组建为今日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 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 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和“985 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 之一。现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教授。目前,浙大有全日制在校学 生 40000 余人,其中博士生近 5 千人、硕

2、士生近 1 万 1 千人;教职工 8400 余人,其中两院 院士20 名,正教授1000余名。拥有国家专业目录所设11 个大门类的学科,108 个本科专 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2 个,17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 个博士后流动站,24 个国家重点 学科。(图片 1-4)2. 浙江大学的教育信息化世纪之交,浙大提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争创世界先进水平的 一流大学。全球信息化浪潮,为浙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四校合并之前,学校提出“四校合并,网络先行”,投入数千万,启动包括下列特色的信息 化建设工程:建立联结各校区的高速宽带城域校园网络系统;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应用,建设数

3、字化浙大校园; 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手段,探索网上培养学生的新途径; 目前,浙大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一个渗透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 数字化浙大正在形成。信息化技术有力推进了浙大的现代化。3. 信息化基础设施浙大校园网络 浙江大学现有的城域规模的校园网络覆盖了原有五个校区及新建紫金港校区共6 个校区以 及所有的学生宿舍: 主干环网:48 芯单模光纤,环长 54 公里 主干交换机:双环自愈式 ATM( 622M) 星形拓扑千兆以太网 各校区网络:单模/多模混合光纤,总长150 公里 校区网络构成:树形骨干网 单位局域网 单位局域网:21个学院级的局域网 4个学

4、生区宿舍网 1 个教工宿舍网 出口信道:中国教科网 2.5G/1000M(2004.11 月下旬完成升级) 运行规模:联网计算机3.6万多台;每日Email 4-5万封注册上网用户2万;平均日流量30-40TB;用户服务器(网站)近 120个。(图片5)4.浙大校园网络中心(1)浙江大学校园网络中心是一个校级直属机构,其职能是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校园网 络,为全校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承担有关网络技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985 一期 工程”中,校网中心完成了联接五校区城域主干网系统,建立各校区高速宽带骨干网,建立 校网网络中心服务器群系统,典型的校网应用试点建设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

5、数字化 校园”工程,全面推进网络应用。团结进取的人才队伍 校网中心主任是朱淼良教授,现有教授(博导)2 名,副教授、高工 11 名,形成一支 高层次、多技术领域的网络人才队伍;从布线工程、路由交换、运行管理到各种层次的应用 开发,均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面对目前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和各种挑战性的网络 应用要求,全中心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刻苦专研,现有攻读在职博士、硕士生5 人,形成奋 发向上的学习型团队。水平一流的学科基地 校网中心通过与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相关专业合作,在新一代因特网、网络多媒体、 网络安全、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等方面进行科研教学。很快地成为全校网络技术的培训中心 与学科建设

6、基地,短短的几年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重大攻关项目11项,经 费 300 多万。(图片 6-8) 浙大校园网络中心向全校师生提供下列各种网络服务: Internet网络服务:域名解析(DNS)、电子邮件(Email)、文件存取(FTP)、用户接入(固 定IP、动态IP代理)、WWW浏览、个人通讯系统 网络安全监管:身份认证、内外防火墙、流量计费、病毒警告、“垃圾”邮件过滤 数据中心(IDC):全校共享性的数据资源 应用服务:服务器农场(Servers Farm) 多媒体中心: V3I 系统5浙大校园网络中心(2)校园网络中心还承担了中国教科网浙江省主节点的接入、运行和维护工作,配

7、合中国教育和 科研网络建设,为浙江地区的网络建设和信息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地区网络信息建设 的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省节点拓扑如下:(图片 9 )6. 数字化校园工程目标: 电子校务(e-Administration):信息发布、公务咨询、申请报批、联合审批、注册登记 网上教学(e-Learning):教务管理、网络课件服务器,实时授课 网上科研:电子文献系统,网上学科交叉中心,多媒体学术讲座中心,网上技术市场 校园生活:教育主题网站,电子新闻,BBS,一卡通,创新园地,网络电视,多媒体影 院。数字化校园实施策略:1. 统一规范、统一框架2. 需求牵引、积极导引3. 基础共建、资源共享7.

8、数据中心共享数据中心(包括教师、学生及仪器设备等资源) 结构特点:校、院系、个体三级模式,三级层层覆盖;各级均有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同时享 用各自的数据资源个体级:提供、更新、维护个体的数据,成为个体数据库;数据资源。院系级:集成、监管院系范围个体数据库,成为院系级数据库;校级:集成各个院系数据库,成为全校性的数据库,提供校方管理决策支持。数据辞典全校性数字化对象的统一结构规范,是数据中心的基石;按照对象内容范围,采用库、部、目、条的树状结构。8. 多媒体中心 多媒体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亮点。浙江大学校网中心根据学校的需求,集成开发了融 合会议电视(VC: Video Conferencin

9、g)、网络电视(IPTV)及视频点播(VOD)三位一体的V3I系 统。各种多媒体资源可以在网上进行交互、广播及点播,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特色鲜明的基 础性工具。应用系统有: VOD系统:提供近千套网络点播节目,内容包括教学、科普、娱乐 网上会议系统:华家池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玉泉校区全国视频会议中心 网上视频广播 网上直播 广播频道CCTV、9. 网上教学与远程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浙江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创建自主学习环境,开发了教学资源网;网站设 置了“网上课堂”、“教学素材库”、“学术动态”、“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管理” 等栏目;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将资源、平台、工具和服务整合,

10、实现教育资源信息管理到业务 管理的一体化学习平台。完成后台强大的教务管理系统,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学校自1999 年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改建了 250多间网络化多媒体教室,自行研制多媒 体教室群控管理系统,为开展校区间网上课堂教学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10数字图书馆建设浙江大学图书馆采用国际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Horizon。引进52类200多个数据库,包含了 10多万种电子图书、 8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 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 10余万篇 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检索查新、虚拟咨询、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定题服务、个 性化服务、用户培训等网络化服务内容迅速发展,每

11、天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已超过 6000 人次。目前,图书馆具有使用权的数字信息资源总量处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已接近国际 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水平。浙江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同牵头承担“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项目,是“十五” 期间“211 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首次利用引进外资方式进行“211 工程”建设的项目,并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一起,将共同构成中国 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框架。该项目将建立100 万册电子图书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并向社会 公众提供信息服务。1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浙江大学于2002 年与上海卫星通信公司合作,利用“星空学堂”卫星多媒

12、体远程教育综合 平台,开展卫星远程教育。“星空学堂”采用 DirectPC Enterprise Edition System (DirectPC/EE) 的卫星系统,是一个基于TCP/IP的高性能的卫星宽带系统。远程教育学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多方面、多模式的网络教育活动,先后与 国家考试中心、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等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网上培训、 考试工作以及干部队伍终身教学机制的探索;此外,远程教育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及我 国香港、台湾地区多所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开拓远程教育新领域。远程教育学院凭借浙大的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建立了多种网络教育体系,包括求是网上

13、学园、天地融合一体化平台、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平台、星空学堂、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了远程教育的覆盖优势,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2002 年 2 月开通的“浙江大学求是网上学园”是浙江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和建立终身学习环 境的网上平台,是浙江大学为国家和社会通过网络化环境培养大众化、复合型各类人才的新 模式和新场所。12、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1)基于服务网格计算的数字化校园框架 为了保证全校数字化校园能够有效体现全校各部门的网上资源共享及整合各种网上服务能 力。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核心构架,它的基本思路如下:1各类服务系统必须开放它的网络信息资源和计算(服务)能力资

14、源。后者以提供构件的 形式(中间件)构成Web服务站。通过浙大服务黄页(UDDI)向全校公布服务内容。2.各个单位需要使用网络资源,可通过黄页查询(WASL)并且采用SOAP协议向相应 WEB 服务站调用所属构件形成自己的服务系统。服务网络采用“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的互联网原则, 用 WEB Service 协议 (UDDI,WASL,SOAP)把所有的网络数据资源和服务计算资源通过网格协议集成为一个整 体,使得充分达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加速和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13. 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2)网络的信息安全 为了保障网络的信息安全,受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委托,学校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校园网

15、络 的安全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校园网络入侵防御技术、视频信息检测技术、多媒体移动通信/ 互联网信息监测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成功的研究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校园网入侵防卫系统,可为学校的主要服务器抵挡恶意扫描,进行入侵 报警及跟踪。网络视频流的“故事板”系统,可将几十分钟VCD节目的主要情节一览无余浓缩在一块故 事板上,并标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并且标志问题镜头。网络与移动通讯的多媒体短消息图片的截获系统。14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3)网上虚拟实验技术研究 网上实验一直是网上教学的薄弱环节。多年来浙江大学在国家863、十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 利用虚拟现实、真实感知等计算机科学技术,先后开发了基于VRML的虚拟化学实验及真 实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实验;其中后者已经进入实用化试验阶段。15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4)下一代互联网校网中心完成纯IPV6试验网的运行平台的初步建设,构建浙江大学IPV6试验网,建立 隧道连接,为IPV6网的研究做基础准备。积极承担cernet2杭州主节点建设。浙江大学校园网络中心2004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