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947825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精讲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摘要:应收账款管理是指在赊销业务中,从授信方(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受信方(购买商)时债权成立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公司采用的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就是对应收账款回收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公司能够足额、及时地收回欠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

2、应收账款管理属于公司后期信用管理的范畴,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手段将应收账款作为一个专门的管理对象,实行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在应收账款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在具体的应收账款管理的方式上经验也比较缺乏,因为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当而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因此,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论文重点分析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情况,期望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系统化研究,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销售政策,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监控,使企业因使用信用赊销方式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持有应收账款

3、的成本。关键词: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赊销 问题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引言3一、应收账款的现状51.1 应收账款比重逐年增加,数额较大51.2应收账款比例控制欠佳51.3应收账款老龄化严重51.4应收账款坏账率较高,坏账准备计提不足5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2.1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问题62.2在赊销前存在的问题62.3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健全72.4基础的合同管理存在问题7三、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83.1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83.2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力度93.3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与合作93.4合同管理存在问题9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94.1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

4、变化情况94.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104.3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情况反馈体系,制订信用政策114.4制定科学的收账政策,加强收账管理12结束语14致谢14引言中国加入WTO后,正在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阵容中,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界面临着一个充满挑战、威胁和机遇的新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为增加销售收入,确保利润,我国大部分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政策,开始大量营销,从而导致售后不能快速、及时的收回全额款项,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加。 赊销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利用赊销方式开拓市场,搞活企业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发展

5、中的主流趋势,必须要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加以合理控制,科学分析,降低坏账损失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赊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应收账款总体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间“债务链”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更使得资金的严重不足。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何有效的管理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正文一、应收账款的现状1.1 应收账款比重逐年增加,数额较大我国应收账款总量逐年上升,目前,约有80%的企业困在“三角债”的泥沼中。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制度

6、不完善,监控不严等都会使得应收账款的总体水平居高不下。售后回款难,账龄老化也大大增加了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1.2应收账款比例控制欠佳(1)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过高。大部分的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应收账款比重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企业的收入,夸大公司的经营成果,从而影响企业利润,增加财务风险。(2) 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占的比例过高。在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5%最佳,而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远高于15%。应收账款比例过高,则会影响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的降低,会增加偿还债务的风险以及可供使用的资金短缺的风险。周转资金的减少,会阻碍企业正常的生产

7、经营。1.3应收账款老龄化严重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应收账款老龄化的现象。正常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在三个月以内,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一般在六个月到一年之间,有的甚至在两年或三年以上。企业为了使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所揭露的各项财务数据更为美观,将超过三年未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常年挂在账上,不确认为坏账,也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将货款收回,从而造成了账面盈利而实际亏损的假象。1.4应收账款坏账率较高,坏账准备计提不足在我国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是随着年限的增加而相应提高的。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对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适用100%的计提比例;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将50%的计提比例适用于三年以上的

8、应收账款,100%的计提比例则适用于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我国会计准则对计提比例没有强制性的规定,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计提比例的这种随意性,使得企业用应收账款来作为调节利润的一种工具。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问题企业资金出现断流,大多数是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没有确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对企业销售人员的考核时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而没有设置“应收账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一些企业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

9、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还有一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但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法律效力。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2.2在赊销前存在的

10、问题 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开拓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在往来的过程中也包括了折扣问题,例如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问题。商业折扣是一种折价销售,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早付款而采用的一种收款政策,无论如何,这都是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开展商业往来。但是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商业信用体系并不似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法律保护也比较薄弱,企业在确定是否赊销以及确定折扣政策时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将客户的情况调查清楚才能进行赊销。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销售量,经营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上,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派有关人员展开调

11、查就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这样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账目上销售量逐渐扩大,但是利润并没有随之有所提升。安全边际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才是企业的利润,盲目扩大销量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利,这是企业的一大误区。另外,盲目进行赊销也容易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而且盲目为了扩大销售,给予对方折扣,并不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应有的利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被应收账款给拖垮。 2.3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健全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带来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利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发生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及时进行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进行对账,进行核实,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减坏账准备金。

12、因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再加上业务复杂,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的问题,在内部审计中不容易被发现,这很容易成为会计人员作弊的切入口,造成企业资产流失。而且企业往往不会有专人关注应收账款,及时去催收应收账款,导致累计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即便对方商业信用下降,还款困难,企业也很难及时察觉。从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方面来看,企业的考核制度并不合理,目前营销人员的工资是同自身的销量相挂钩的,这样,企业就只会注重销售额,销售人员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努力对外赊销,进而企业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再加上催收力度不够,坏账也越来越多,就会造成企业拥有高销售额但是低利润的局

13、面。而这些情况使得企业的营业周期延长,导致企业现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4基础的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应该加强催收力度,最根本的就是企业在同客户签订合同时要有书面的协议,按照合同的要求合理保障自身的权益。实际上企业往往为了扩大销售量,和经常往来的客户仅达成口头协议,并没有在合同中予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实质,这往往导致了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另外,为了尽快收回现金,减少财务压力,对于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可以对外销售给金融机构,但是企业也应该衡量利弊,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让售,盲目的出售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据统计,由于我

14、国企业间不讲信用,互相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务链的资金总额已达3000到4000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从许多触目惊心的数据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迫在眉睫,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分析、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理想化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是最大可能的销售额与净收入和最低限度的货款拖欠与最小的坏账损失。这显然只是一种愿望,因为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要实现高额的销售目标,订单自然良莠不齐,就可能造成货款的拖欠乃至坏账损失;反之,要限制订单的质量就难以实现销售额的最大增

15、长。要达到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为我们的追求,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应收账款质量的情况下,使盈利销售达到最大。企业的任何一个细分目标都是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和实施的,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同样如此。企业应该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出应收账款与销售额的比率。三、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3.1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技术、规模和成本方面不具备较强的实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方面没有优势,这样便失去了与其他企业相抗衡的能力,使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生产能力过剩,这样就必然产生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积压问题,企业除了依靠售后服务、广告等措施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再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数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企业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3.2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力度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发生后并没有做及时的管理,只是让其挂在账上,没有及时掌握客户的信用情况,如在折扣期限内付款客户比率,在信用期限内付款的客户比率。也没有对其还现能力进行分析,只在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