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资福利退管各项业务及政策课件资料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54KB
约13页
文档ID:429443499
工资福利退管各项业务及政策课件资料_第1页
1/13

第一章   工资福利退管各项业务及政策一、工资(一)工资套改内容: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新参公事业单位工资转型、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公务员:职级工资制,职务工资主要体现责任大小,一个职务对应一个标准级别工资主要体现资历、职务和工作实绩,每个级别设若干个级别工资档次机关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制,基本工资由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岗位工资两项组成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岗位工资主要体现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是基本工资的主体部分,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薪级工资体现工作表现和资历,实行“一级一薪,定期升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政策:渝府发[2006]132、133、134号.(二)工资晋升内容:机关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晋升级别工资档次、晋升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晋升薪级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职务、职称(岗位)变动后的工资变动正常晋升:1公务员: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每二年一次正常晋升级别工资档次,每五年一次滚动晋升级别工资.2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每年增加一次薪级工资.职务(岗位)变动:1。

公务员:职务工资执行新任职务对应的职务工资标准,级别工资如原级别低于新任职务对应最低级别的,晋升到新任职务的最低级别,如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以内的,晋升一个级别级别工资逐级就近就高套入晋升后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2.事业单位:(1)岗位工资:岗位变动后,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2)薪级工资:由较低等级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的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政策:渝府发[2006]132、133号,渝人发[2007]49、50、71、196号.(三)工资确定内容: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聘用工作人员工资确定及转正定级工资确定;国家政策性安置军转干部、三州内调工作人员以及引进人才工资确定;机关事业单位新调入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确定.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或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内实行试用期工资,转正定级后实行定级工资具体见附表1其他新录用公务员:1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经历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级别,按照比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低一个级别工资档次的数额确定。

2试用期满工资:考核合格后,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其他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已明确岗位的,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比照同等条件人员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未明确岗位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工资待遇   政策:渝人发[2007]155、210号,渝办发[2008]326号二、规范津补贴等(一)机关政策:九龙坡纪委[2007]134、135、136、137号规范津贴补贴具体问题的处理:1区人力社保局邱晓东局长2008年1月18日《在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关于加班补贴的问题: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关于规范机关单位加班补贴、特殊岗位值班补贴和驾驶员出车补贴的通知》(九龙坡财政﹝2008﹞78号)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占70%,按月发放,其中农村学校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每人每月100元,按月发放绩效工资总量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单位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同步规范津贴补贴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绩效工资后,不再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政策:渝办发[2009]114号、渝人社发[2009]47号、九龙坡府办发[2009]107 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占60%,其中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完成情况的部分(占基础性的40%)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绩效工资总量的4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单位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分配方式和方法.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同步规范津贴补贴.从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实施绩效工资后,不再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政策:渝办发[2010]160号、渝人社发[2010]100号、九龙坡府办发[2010]193 号.(四)事业单位过渡性补助对暂未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中自建津补贴水平较低人员实行过渡性补助(渝人社发[2009]46号). 三、福利(一)各类假期管理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婚假、丧假、带薪年休假、事假、病假、探亲假、产假等假期的管理具体见附表2政策:国务院令[2007]第514号、人事部令[2008]第9号,渝人发[2008]61号,渝人发[1999]16、17 号,渝人发[2002]180号、渝人发[2005]106号、渝人发[2007]57号、《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 (二)死亡有关待遇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政策:渝人发[2002]144号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民函[2004]334号、渝府发[2004]63号、渝财社[2006]129号 、渝人发[1997]64号、渝人发[1997]65号、渝人发[2008]57号. 具体见附表3四、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   内容:对因工受伤或死亡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鉴定政策:渝府发[2004]63号五、退休人员管理及待遇落实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管理、科级及以下退休人员“两个待遇”的落实 (一)退休条件1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4.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5.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提前退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退休(职)费计发(比例)按工作年限计算退休费比例,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计发退休费;干部、工人退休时,当月工资照发,从达到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执行退休待遇。

公务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退休费:35年以上,90%;30—34年,85%;20—29年,80%;10-19年,70%;公务员不满10年,50%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人退职生活费:20年以上,70%;10-19年,60%;不满10年,50%三)2006年7月1日以后提高退休费比例的有关政策1.中、小学教师,男教师教龄满30年、女教师教龄满25年,退休后可享受100%退休费待遇.2曾经长期在海拔3500米以上工作时间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后可提高退休费比例5%,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后可提高退休费比例10%.3.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人员的退休费,饮食起居需人扶助的按100%计发;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的按95%计发作出重大贡献的退休人员提高退休费比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的全国性会议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15%以市(省)委、政府和中央各部(委)名义召开的会议授予(1990年以后中央各部(委)与人事部联合授予)“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双学标兵” 等荣誉称号的,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获得一次前述荣誉称号者,提高退休费比例5%;获得两次及以上者,提高退休费比例10%。

其中,高级专家获得一次以上者提高退休费比例10%.以中央军委名义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15%军以上单位(不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和荣立“一等功"的转业、复员军人,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其获得一次前述荣誉者,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5%;获得两次及以上者,提高退休费比例10%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等荣誉称号的,退休时,退休费比例可提高5%-15%5.持有独生子女证的父母退休后,退休费比例可提高5%.政策:国发[1978]104号、渝府发[2006]134号、渝人发[2006]144号、《公务员法》、渝委发[1999]47号、劳人险[1982]、人函[1996]295号、渝府发[2000]103号、渝府发[2005]103号、《重庆市人口与计生条例》、九龙坡委发[2001]46号、九人发[2002]54号、九龙坡人事[2008]273号、274号六、病退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程度鉴定及退休政策:渝人发[1996]15号、渝府发[2002]79号七、 工资统发   内容:统一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政策:渝人发[1998]116号、渝人发[2002]62号。

八、工资统计内容:按照市布置开展年度工资统计.第二章工资福利退管工作应掌握要点    一、基本信息采集 (一)出生年月   (二)参工时间   (三)工龄(工龄间断、合并计算) (四)最高学历  (五)大专以上不计算工龄学习年限 (六)现任职务层次    (七)前一级职务层次 (八)奖惩情况(九)工作简历及职务变动情况以上九项为在职人员.(十)离退休人员要素:出生年月、参工时间、离退休时间、工作年限、离退休时职务层次(现享受待遇层次)二、工资台帐(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表要素:执行时间、变动原因、文件依据、工资变动情况、月增资额、考核年限起始时间(档次、级别、薪级).(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变动表 要素:离退休时审批的基本离休费、待遇变动情况.(三)工资台帐的完善在职人员:2006年7月工资套改审批表   离退休人员:2006年7月增加离退休费审批表(2006年7月以前离退休人员)重新确定工资人员:2006年工改审批表、重新确定工资审批表2006年7月以后退休人员:2006年工改审批表第三章 办理程序 一、工资套改(一)单位人员信息采集(单位)  (二)人社局审核  (三)工资套改并申报(单位)(四)审核审批二、工资正常晋升(一)机关工作人员晋升级别工资单位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填写《按年度考核结果滚动晋升级别增加工资人员审批表》一式三份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一式一份→审核审批(二)机关工作人员晋升级别工资档次单位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填写《机关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次花名册》、《机关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次汇总审批表》各一式三份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 》一式一份→审核审批(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工资单位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填写《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增加薪级工资报批表 》、《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增加薪级工资花名册》各一式三份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一式一份→审核审批(四)工资确定主要为三大类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