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2843160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27 核舟记(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7 核舟记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2、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有所语 语:告诉B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C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D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足肤皲裂而不知B左臂挂念珠倚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相与步于中庭 行者休于树D何处无竹柏 水何澹澹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4下列内

3、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A景色之美B朋友之乐C赏水之趣D贬谪之苦【答案】1A 2C 3D 4B【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有误,句意为: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故选A。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A.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之:代词,代指左膝/助词,的;C.于:均为介词,在;D.何:疑问代词,哪里/副词,何其,多么;故选C。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其,他们

4、;两膝相比者,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故选D。4考查内容理解。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

5、与智慧的高度赞扬。A.乙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描写景色之美,甲文未涉及“景色之美”;B.甲文“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是朋友一起出游共读之乐;乙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与朋友一起赏月漫步之乐;C.“赏水之趣”两文均未涉及;D.乙文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6、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甲文未涉及“贬谪之苦”;故选B。【参考译文】甲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7、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8、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节选自核舟记)【乙】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选自梦溪笔谈)【丙】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持衣追及与之而还。至家视日四分之三。问:主人马不休,日行几何?答曰:七百八十里。(选自九章算术)革:去了毛的兽皮。矢服:装箭的盛具。虚:空。附:附着。纳:收进。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罔不因势象形 因: (2)则皆闻之 闻: (3)至家视日四分之三视: 6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

9、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B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C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D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贻余核舟一。(2)持衣追及与之而还。8甲文中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具体表现在哪里?9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答案】5顺着、就着 听到 看 6A 7(1)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2)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还衣服后再返回。 8用料体积小; 所刻的东西多;能够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情态各异。 9示例:牛革【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0、。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因:顺着、就着。(2)句意:就都能听见。闻:听到。(3)句意:到家时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视:看。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现有客人的马日行三百里。客人离去时忘记带衣服。时间过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发现。故断为: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11、,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尝:曾经;贻:赠;余:我;(2)持:拿;及:等到;与:给、还;还:返回。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能以径寸之木”可知,用料体积小;根据“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可知, 所刻的东西多,能够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情态各异。9本题考查拟题。题目往往能够精炼的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可知,介绍了牛革的用途,做箭袋,当枕头;“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点明牛革的特点,利用中间空的特点听见远处细微的声音;据此可知文章围绕“牛革”展开

12、,所以可以用“牛革”作为题目,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参考译文】【乙】古法用牛皮做箭袋,睡觉时把它当枕头。利用它中间空的特点,放在地上枕着,几里内有人马声都能听见,这是因为中间的空腔能收拢声音的缘故。【丙】现有客人的马日行三百里。客人离去时忘记带衣服。时间过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发现。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还衣服后再返回。到家时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问:主人的马不休息,马的日行速度是多少?回答说:七百八十里。(2022贵州铜仁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完成问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13、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14、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自林嗣环口技)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C其两膝相比者比:比较。D俄而百下人大呼俄而:不久,一会儿。11下列各组中,文言现象不同的一组是()A石青糁之尉果笞广(司马迁陈涉世家)B左手倚一衡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C两股战战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棹数小舟(纪昀河中石兽)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首段是总说,简要介绍王叔远的技艺和核舟的由来。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B甲文的作者按空间顺序来写核舟,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进行介绍。C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技艺者技艺的精湛。乙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