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2843041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通关练习第01节+古诗欣赏(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关:古诗文探究第一节:古诗欣赏 考点解析考点阐述1.古诗阅读多选与教材课文程度相当、浅显易懂的课外古诗词,以唐宋诗词为主,也选一点元明清三代诗词或唐前古体诗。也有相当一部分考区,仍以课内古诗词为考查对象。2.题材上,多选写景抒情的诗词,偶尔也选哲理诗和叙事诗。3.题点上,多考查内容理解、形象感知、意境欣赏、情感体味、妙点品析、表达赏析等。命题趋势:古诗赏析主要考查考生欣赏品味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考查的范围包括教材中的课内外古诗词,以及教材以外的古诗词。从先秦的诗经到明清的诗歌都有涉及。内容包括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吟咏对象的怀古咏史诗,以某一物为描摹对象的咏物诗,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

2、恬淡的隐居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以战争为题材,反映边塞生活的边塞诗,表现久居在外,长期流离漂泊的羁旅诗。分值一般为6分左右,少的4分,如江西卷、四川成都卷等,多的有10分,如山东德州卷。课内古诗欣赏向课外拓展延伸,单纯考课内古诗欣赏的考区越来越少,直接考课外古诗词逐渐增多。古诗连读呈上升趋势,既有课内古诗连读,也有课内外古诗连读,还有两首课外诗的连读,既有同一诗人的作品连读,也有沿用同一题材的不同作者的古诗里。注重命题形式的创新。古诗赏析除了常见的选择,填空,问答和判断等命题形式之外,还有表格题,将需要比较赏析,批注,探究的内容,甚至微电影微创作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有的题目提供几首古诗,让考生

3、选择答题空间。命题搭建支架,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在古诗赏析题中附上名家评论和考生答题提供方向,让考生通过比较分析来印证名人的评论,为诗歌的赏析提供了支架。或者要求从两首课外诗中选一首与所提供的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并阐明理由,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打。 解题要诀诗歌欣赏有门道,掌握方法很重要。意象、意境、易混淆,象为物景境氛围,品味字词连语境,推敲辨析第一境,描绘画面需联想,翻译扩写特征写,鉴赏人物明形象。品析词句连背景,分析作用析技法,修辞内容加感情,揣摩情感最常见。看图品句反复吟,诗下注释看仔细,知人论世主题现,比较阅读要勾连,同中求异有分晓。名家分析不放过,他山之石可攻

4、玉。通关演练一 真题引路【2022湖北武汉】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注【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统辖。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B. 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C. 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D. 尾联赞叹飞瀑与

5、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答案】C【解析】【详解】C.“日照虹霓似”写瀑布的色彩,在晴日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如虹霓般七彩缤纷的颜色,绚丽瑰奇;“天清风雨闻”写瀑布的声响,天清气朗之时,本无风雨,但万丈洪泉直泻而下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却使人有急风骤雨杂沓的听觉感受。颈联描写的是晴天丽日时瀑布的美景,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C。【2022常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7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的特点。18诗歌前两

6、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答案】17长势繁茂18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这句是诗人对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故“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长势繁茂的特点。1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诗歌前两联三次点到“黄鹤”,有实写,有虚写。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而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是虚写。第二次提到

7、“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由此第一、二句一实一虚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你看“一去不复返”,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这是一种彻底的寂寞,把人的心都冻到骨髓里面去了。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无尽地遐思。故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2022衡阳】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

8、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D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12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画面内容表现状态预期表

9、现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动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答案】11C12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景静态【解析】11C两者意境并不相同。本诗句句写景,营造了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一派一机勃勃的意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了山河破碎,人迹稀少,草木疯长的荒芜意境。故选C。12考查诗句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为: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前一句描摹了黄莺啼叫,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木的情景,可概括为:啼莺争树。后一句描摹了飞燕衔泥,在春风中飞舞的春景。可概括为:泥燕剪风。“乱花渐欲迷人眼,

10、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是动态描写;这两句诗写乱花、浅草,是属于静态描写。【2022怀化】(三)诗歌鉴赏(6分)【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诗】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 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明卿:作者的好友。楚:楚地。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18. 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答: 19. 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

11、分析。答: 【答案】18. 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迷”意为辨认不清。“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了。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19. 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玉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赏析。首先“秋色遥看入楚迷”大意为“秋天的景色进入到楚地就看得不是那么明显和清晰了”。在这里其实是想说路途的遥远,让诗人无法目送朋友这么远。所以表达出的是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关心。【19

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比较。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大意为“我将自己的忧愁和担忧之情寄托给明月,希望可以一直陪伴你到夜郎的西边”,由此我们知道这是将月亮当作人去写的,表达出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同样乙诗“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大意为“谁会可怜被驱逐的人呢?只有白云送你去江西了”,这一句也是把白云当作人,会护送朋友去江西,这也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担忧。【2022江苏扬州】(二)诗歌阅读(5分)长相思雨宋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注长相思,词牌名。道,知。9. 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

13、的画面。答: 10. 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答: 【答案】9. 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点一盏孤灯,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孤灯照着离人难入梦。10. “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句意是: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诗人雨夜孤灯相伴,独坐室内听窗外雨打芭蕉的景象,来作答。【1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妙处。诗句中“一声声,一更更”是间接写雨的,“一声声”写雨之稠密,“一更更”写雨不断绝,衬托诗人的夜深难寐。“不道愁人不喜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