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763803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咬文嚼字编辑部表示,今年“春晚”在文字使用的态度上是非常严谨的,但由于节目众多、时间紧迫等原因,差错还是未能幸免。B . 当下,微博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舆论传播格局。面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态势,有专家呼吁微博不能是不良信息的“应声虫”。C . 曾几何时 , 乔丹、马龙、巴克利、皮蓬等美国昔日篮坛巨星纵横江湖时,詹姆斯、韦德等明星们还是青涩的高中少年。如今,这些前辈们早已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D . 一个人“美德”的感人须借助

2、他行为的高尚若口惠而实不至 , “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将无所依托。在嘉德懿行面前,所有猥琐庸俗的世态不能不相形见绌。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凡事预则立。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湖南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通过严加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B . 太极拳不仅要求四肢和身躯协调,动作柔和,呼吸有节律,而且精神要求高度集中,排除杂念,有利于调节中枢神经,排解压力。C . 近年来,一些标志性建筑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这些标志性建筑一起“崛起”的,还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浮夸之风。D .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

3、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无不为它所骄傲。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杨丽萍被誉为用肢体说话的人,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舞者,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B . 政府应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勉力提高公民的幸福感受,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C . 盛光祖在参加完人大会议后表示,对于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的大部制改革,铁道部没有阻力,至于具体方案,他还不太清楚。D . 周末待在图书馆里饱览文学、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的著作,遍读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美文,真有一种过屠门而大嚼的快感。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

4、4分)4. (6分) (2016高三上临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

5、启迪。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

6、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

7、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

8、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1) 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B . 汉学研究不但促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C .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D . 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

9、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B . 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C . 汉学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D . 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者应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只要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B .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C . 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

10、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D .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5. (20分) (2015高二上永昌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

11、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

12、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

13、,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栓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接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

14、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朋友”。无定答。“也认识他孙

15、子小臭子?”“对。”“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1)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2) 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3) 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18分) (2015高二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他的学生钱理群说:“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