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7153772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团 队 名 称:_半导体光电()_教学团队_ 带 头 人:_ _王忆 _ _ 承 担 学 校:_ 五邑大学_ _ 填 报 日 期:_2011年7月12日 _ 广东省 教育厅二一一年制填 报 说 明 一、本任务书根据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编制。二、本任务书在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中提出的“团队今后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由各有关高等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后填写。任务书着重填写作为省级教学团队,今后三年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

2、的教学水平,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对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进行探索等方面将要开展的工作,不包括立项前团队自行建设的已有成果。三、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 团队未来三年建设目标(请列出分年度建设计划,能量化的请量化)(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学历层次、梯队建设、运行机制等)1) 20117-20126 制定团队建设规章制度和建设规划,团队引进1-2名专业正教授,使得团队形成3-4名正教授和8-9名副教授的合理结构;2011-2012年间,团队中将有一位老师从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一位老师将获得博士学位,使得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总数达到12-13名,占86%。申请校内教

3、研教改项目3-4项,申请省教研教改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5-20篇。获科研项目6-8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实践单位企业3-5个。2)2012.7-2013.6 团队将组织全体成员继续开展人才培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工作,争取申报成功校级项目2-3项,精品课程建设1门,省教研教改项目1项。一位老师获得博士学位。派送10位以上老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国内大型会议。3) 2012.7-20146 加强对团队的管理、指导与监督,把团队建设成为一个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团队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合理、运行机制有效的20人左右的高水平教学团队。通过三年的精心建设,把团队打造成为一个在省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巨大示

4、范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顺利通过省有关部门的评审。(二)团队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科研能力及科研转化教学等)(1)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通过三年连续不断的建设,团队能够取得丰硕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研究成果(校级成果3-5项,省级和国家级成果1-2项)。把研究成果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去。(2)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三年内力争在教学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适合于地方性院校的高水平实用教材建设以及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争取编写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三至四套;建成一个方便实用、信息丰富、学生欢迎的教学网站。建成5个专业实

5、验、实训教学平台。(3)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团队不仅在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论文方便取得更大的突破(科研立项8-12项,发表SCI、EI论文50-60篇,教学研究论文10-20篇)。紧密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并有机地把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来。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8-10个,本科学生进实验室人数超过80人。(三)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给本专科生授课、团队内课程分担情况、教学效果等)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团队成员对于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和共识,依赖于团队建设的共同目标,依赖于团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理念,依赖于团队能够为每位成员提供的良好平台条件和工作环境。 1) 坚持教授

6、带头亲自为本科生上课,而其每年不低于200学时(五邑大学具体情况); 2) 团队内要把半导体光电的多门课程从知识结构、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及和具体实施的效果都要建合理、完整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真正发挥团体的作用,认真制定好教学大纲和能力培养大纲,统一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教学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内的教学研究和讨论,坚持定期的教学专题日讨论和示范课程的建设,同时积极走出去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团队内课程分担情况见附近1。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化教学。团队成员都必须兼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7、学习态度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评教都要达到良好以上(85分以上)。优秀教师比例应占全院教师比例的70%以上。(四)团队的影响辐射能力(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一、团队建设的推广意义团队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本单位中把教学事情做好,认为只要把科研搞好,获得各种名誉和奖励就算好,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一个团队的建设是希望能够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学改革与建设上、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的意义。因为高等院校的核心和主题是学生,是人才的培养。能够探讨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有效教学的路子是非常有价值和社

8、会意义的。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能够把团队建设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推广应用到更广大的兄弟院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正是教学团队建设的真正意义。 二、团队建设的影响辐射力(1)团队成员受邀请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会议3个以上,并作大会交流报告;(2)与省内同类院校进行交流并作报告2-3次;(3)为兄弟院校培训相关教师8-10名。三年内来五邑大学参观学习的相关专业高校代表团3-5个。二、团队建设保障条件和具体措施一、保障条件1)五邑大学对教学团队建设将给于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2)学校负责落实团队建设的资金和配套建设资金的保障;3)学校将落实团队引进人才的进人指标和生活安排;4) 学习协

9、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团队建设的监督和保障机制;5) 团队要自觉接受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二、具体措施1)教学团队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和团队建设研讨会;2)每年团队成员要落实一个合作企业,并参加企业的合作研究与实习;3)每位参加国内大型教学研讨会的老师需会后向全体成员作总会议结报告;4)团队及成员每年向国家申请相关研究课题不少于1项,省内项目不少于2项;5)对于取得的研究成果要及时总结和汇报,同时积极进行推广;6)认真按照广东省的优秀示范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三、经费开支和预算此部分应包括省厅专项资金和学校配套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按照教育厅、财政

10、厅联合制订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专款专用。)经 费 来 源额度(万元)总 计省里专项资金30万60万学校配套资金30万支 出 科 目金额(万元)用 途 说 明 1. 企业实习、调研、外出研讨15万15人*5000元*2年 2. 教研、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费10万论文版面费,打印机耗材等费用 3. 现代教学体系建设费20万网站、正版软件,课件和多媒体制作等4. 参加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研讨会10万三年按4万/3万/3万来计算5. 举办教学研讨会和成果验收会5万会务各项费用6.四、项目带头人的责任团队带头人承诺:我与团队成员将严格遵守省教育厅关于“省级教学团队”

11、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定,切实保证团队建设工作时间和建设目标,保证团队建设的质量,按照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按时报送最新建设成果和有关资料,及时报告重大情况变动。团队带头人(签章):2011年 7 月 12 日项目承担单位意见:(参考文字:我单位将保证团队带头人及其队伍的稳定和建设项目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给予配套经费。严格遵守省教育厅与有关资助项目管理、财务等各项规定,并督促实施。)单 位(章):年 月 日附件1:教学团队骨干教师以及在教学体系中承担的相关课程姓名学位年龄职称职务/毕业学校承担课程王忆博士48教授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曾庆光博士32副教授学院副院长/

12、中国科技大学发光学与发光材料朱慧群硕士46副教授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 在职博士光电薄膜器件与技术周国荣硕士49副教授北京大学近代物理范东华博士35副教授光电子工程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光电器件/固体物理李 阳博士42副教授南开大学光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与工艺龙拥兵博士32副教授光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半导体传感器,LED专业实验体系徐 维博士38副教授西安交大博士后半导体器件封装工艺/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白 钰博士39讲师上海大学有机半导体器件与工艺,太阳能电池原理张 梅博士36讲师中山大学固体发光材料,LED专业实验体系何 鑫博士30讲师武汉理工大学光伏原理与技术罗坚义博士31讲师中山大学显示与驱动,LED实验/半导体器件与工艺陈毅湛硕士31讲师中山大学(在职博士)光电子器件,LED专业实验体系申冬玲硕士30讲师中南大学光电实验体系、LED驱动原理与技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