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71525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共6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知识点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

2、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第二单元知识点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

3、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 (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7.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

4、,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9.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10.(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11.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1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第三单元知识点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2.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是(大熊座)。它的标志是由七颗星组成的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3.在秋季星空中由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

5、”形)的星座是(仙后座)。 4.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有(四)颗亮星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共有(七)颗亮星组成。 5.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天狼星属于(大犬座)。6.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大熊座)和(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猎户座)。 第四单元知识点1.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像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像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 (人造材料)。2.用陶瓷做飞机上的隔热材料,是

6、利用陶瓷(不容易导热)的特点;用陶瓷做下水管道,是利用它(耐腐蚀)的特点;利用陶瓷做绝缘材料,则利用了它(不容易导电)的特点。3.用金属材料制作电线,说明金属(容易导电)。用不锈钢、铝等材料制作炊具,利用了金属(容易导热)的特点。铁锨、锄头等农具,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打制而成。用金、银做首饰,是因为金、银的(金属光泽)漂亮。 4.玻璃的优点有(通透感好;无污染,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玻璃的缺点有(易碎;表面容易有水渍污渍;耐温差性差)。5.塑料的优点有(质轻;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成本低;绝缘性好;导热性低)。塑料的缺点有(耐热性差;耐低温性差;易燃烧;容易老化;回收利用困难)。6

7、.木材特点(不易导电、不易传热、易燃烧、能浮在水面、有软硬)。7.陶瓷的特点(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容易碎、碎片很锋利、不易燃,硬度较大)。8.金属的特点(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易导电)。9.实验室里用玻璃容器盛放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第五单元知识点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3.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4.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加热)、(风吹)、(增大蒸发面积)。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水在凝结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6.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水蒸

8、气)三种不同的形态。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7.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凝结而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以下)。8.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要用(外焰)。9.在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冰点是(0)。10.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重要实验实验5 声音的产生实验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2、鼓

9、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皮筋在振动。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6、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把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钟罩内是否能听到声音。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上,你能听到声音吗?实验现象:除了在真空玻璃钟罩内听不到声音外,其余都能听到声音。实验结论:固体、气体、

10、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实验16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实验材料:温度计、支架、棉纱、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浸入水中,记录这时的温度。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实验17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材料:瓷盘、湿巾、支架、酒精灯、火柴、水。实验步骤:1、两个同样的瓷盘,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放置在桌面上,一个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哪个蒸发的快。2、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展开,一块折叠两次,观察哪块蒸发的快。3、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放在阴凉处,一块放在通风处,观察哪块蒸发的快。实验结论:加热

11、、增大蒸发面积、风吹都可以加快蒸发。实验18给水加热水温的变化实验材料:铁架台、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实验步骤:1、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放一个盛水的烧瓶。2、吊一个温度计,使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触到烧杯壁和杯底。3、用酒精灯加热,记录水温的变化。实验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实验20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实验步骤:1、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水。2、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然后将两块玻璃片同时盖在烧杯上。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上不会出现小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