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491102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广东#基坑降水设计#施工工艺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地处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路与杏东路交叉口,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9240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3546平方米,主要拟建物包括4幢4041层超高层住宅、3幢2934层(超)高层住宅、37幢3层别墅、10幢23层商业、1幢3层幼儿园、1处开闭所、1幢3层售楼处。 (二)、工程地质、水文特点1、 地层土质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基坑开挖涉及到的各层地基土类别、状态、物理特征及分布情况,综述如下:第层为素填土。第层为泥质粗砂。第层为全风化花岗岩。第层为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第层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第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各土层特征

2、及分布详见勘察报告。2、地下水位勘察揭露,对本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和承压水。拟建场地除在东北角及中南部积水塘内有间歇性存水外,未见其它地表水体分布。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为了能保证干槽作业,及水位保持槽底最深处1米以下,本工程采用的降水措施为集水明排降水。地下管线因勘察报告和甲方提供的图纸未标明详细位置,可根据施工中逐步进行。第二章、方案编制依据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选用规范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3、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2)、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第三章、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方案(一)、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A1区基坑:东南侧为空地,南侧距离拟建911#别墅4.06.0m、基

4、坑挖深3.05.0m,采用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其余各侧紧临拟建商业和售楼处,基本无放坡空间,基坑挖深4.06.0m,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采用钻孔桩与预应力锚索支护,详见附图一。 A2区基坑:西侧紧临拟建商业,基坑基本无放坡空间,基坑挖深4.06.5m,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采用钻孔桩与预应力锚索支护,详见附图一。东侧部分紧临拟建别墅、部分为空地或与B(B1、B2、B3、B4区)区基坑相通,基坑挖深56.0m,当基坑侧壁紧临拟建别墅时,基坑基本无放坡空间,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5.0m,基坑侧壁浅部1.0m范围采用1:0.

5、5坡率放坡开挖,下部采用土钉喷锚支护开挖;当基坑侧壁为空地或与B区相通时,按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东南侧为空地,可按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西南侧距拟建开闭所约2.5m,基坑按1:0.5坡率放坡开挖。北侧与A1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 B1区基坑:基坑挖深3.05.0m。南、北侧紧邻拟建别墅,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基本无放坡空间,基坑浅部1.0m范围采用1:0.5坡率放坡开挖,下部采用土钉喷锚支护。东侧距拟建商业约5.0m,基坑按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西侧与A2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 B2区基坑:基坑挖深3.54.5m。南、北侧紧邻拟建别墅,开挖后基

6、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基本无放坡空间,基坑浅部1.0m范围采用1:1坡率放坡开挖,下部采用土钉喷锚支护。东侧距拟建商业约6.0m,基坑按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西侧与A2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 B3区基坑:基坑挖深3.54.5m。南、北、东侧紧邻拟建别墅,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无放坡空间,采用土钉喷锚支护开挖。西侧与A2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B4区基坑:基坑挖深2.03.0m。南、北侧紧邻拟建别墅,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基坑无放坡空间,采用土钉喷锚支护开挖。东侧为空地、距场地红线约15m,基坑按1:0.5坡率放坡开挖。西

7、侧与A2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 C区基坑:基坑挖深3.04.5m。东、西侧紧邻拟建别墅或空地,开挖后基坑底与周边拟建物基底高差约3.5m,当侧壁紧邻拟建别墅时,基坑无放坡空间,建议采用土钉喷锚支护,当侧壁为空地时,基坑按1:0.5坡率分级放坡开挖。南、北侧与A、B基坑区相通,可直接开挖。附图一:附图二: 二、基坑降水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 根据以上地下水资料,为保证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的需要,本工程需进行基坑降水处理。降水主要解决基坑上层滞水与雨水的影响。2、降水设计思想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需降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A区土方开挖深度约为6.40米,B、C区约为23米,为保证结构施工的干燥环境

8、,进行基坑降水时需保证水位降至槽底最深处以下1.0米。3、降水方案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经过多方方案比较及降水多年实际经验, 拟采用大间距布井,之间用明沟连接,使用抽降水的方式,使所有的水都聚于集水井,从而通过投入较少泵组,达到快速可靠降水目的。3.1.1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的设置本工程在基坑开挖后,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集水井,见附图。排水沟,宽0.30m,深0.30m,连接集水井。同时在基坑上部设置截水沟,防止上部的水流入基坑,见附图三。附图三: 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一、冲孔灌注桩操作工艺1、冲孔桩一般采用十字形冲击钻头。冲击钻头分冲孔钻头、冲岩钻头、修孔钻

9、头、扩孔钻头。钻头的直径与设计桩径相比,冲孔钻头、冲岩钻头小5080mm;修孔钻头大1020mm;扩孔钻头大60100mm。冲击钻头必须设置打捞环。2、在冲击钻头锥顶和提升钢丝绳之间,必须设自行转向装置,以保证钻头自动转向,防止形成梅花孔。转向装置用合金套、转向环、转向杆等。钻头重量大的要采取合金套。钢丝绳应选用优良、柔软、无断丝者,且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连接吊环处的短绳和主绳(起吊钢丝绳)的卡扣不得小于3个,各卡扣应受力均匀,在钢丝绳与吊环弯曲处应安装槽形护铁(俗称马眼),以防扭曲及磨损。3、冲击成孔应遵守下列规定:(1)、开孔时应低锤密击。 如表土为淤泥,松散细砂等软弱土层,可加粘土块

10、类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孔壁,保证护筒的稳定。(2)、必须保证泥浆的供给,使孔内浆液面稳定。二、钻孔灌注桩操作工艺1、钻机钻进时,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速度及供浆量来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钻速应符合下列规定:2、在淤泥和淤泥质土中,应根据泥浆的补给情况,严格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不宜大于1m/min;在松散砂层中,钻进速度不宜超过3m/h。3、在硬土层中或在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4、钻孔桩钻进过程中若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进钻,经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5、当钻孔倾斜时,可往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应在孔内回填粘土或风化岩块

11、至偏孔处上部0.5m,再重新钻进。6、钻进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7、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黄泥堵塞漏洞,并压上一层泥、砂包。8、桩孔排碴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碴筒排碴等方法。如采用抽碴排碴,在钻进45m深后,每钻进0.51m应抽碴一次,并及时补给泥浆。9、 钻大孔时可分级成孔,第一级钻头直径宜为第二级钻头直径的0.60.8倍。10、钻孔桩清孔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对以原土造浆的钻孔,钻到设计深度后,可使钻头空转不进尺,循环换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2)、对于土质较差的砂土层和砂卵石层,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0左右。(3)、清孔后的沉碴

12、厚度,端承桩不得大于50mm,摩擦桩不得大于150mm。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复测沉碴厚度,沉碴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11、钻(冲)孔桩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加劲箍应在主筋外面,主筋不设弯钩,钢筋头也不得向内圆弯曲,以免阻碍导管工作。、主筋的搭接焊应互相错开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区段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区段内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钻(冲)孔桩钢筋笼外径应比桩孔设计直径小140mm。、全套管护壁冲抓桩的钢筋笼外径应比桩孔设计直径小250mm。、钢筋笼制作还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12

13、、 水下混凝土拌和物应符合下列规定:、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采用160220m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60kg,水泥强度不宜低于32.5(R)。、使用早强型的水泥必须有缓凝措施。当气温高于300C时,无论使用早强型或非早强型水泥,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选用的砂子,砂率一般控制在4050。、选用的粗骨料,其粒径不得大于40mm。13、导管的构造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为200250mm,直径制作偏差不得超过2mm,应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导管的分节长度一般为24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

14、底部应焊设加强筛,两管之间可用法兰或丝扣连接。、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可设置锥形护罩,或采用加焊三角加劲板等有效措施。、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一般为0.61MPa,并要试验混凝土隔水球塞是否能通过。、使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应注意使用、运输和堆放中不得碰撞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或压坏管口。导管在每次灌注混凝土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冲洗干净,及时在导管的连接口的螺纹涂油防锈。14、灌注水下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开始灌注时,预制混凝土隔水球塞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应为0.5m,排塞后不得将导管插回孔底。、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8m以

15、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量。、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人混凝土面以下一般应保持24m,不宜大于6m和不得小于l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全套管护壁冲抓桩灌注混凝土时,除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外,还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套管,套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不得大于6m和小于lm。、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此灌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辅助设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同时做好记录。、提升导管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不要过深,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内34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高于钢筋笼底端,以防钢筋笼上浮。除此之外,全套管护壁冲抓桩的钢筋笼底端的加劲箍上还应焊设十字形钢筋。三、注意事项1、预防坍孔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或投入粘土掺片石低锤冲击,使粘土块、片石挤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