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457354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策略【内容摘要】歌唱是由人体器官直接发声的音乐实践,可以让人们直接体验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真切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音乐素质、感受音乐美的目的。怎样将一首歌曲演绎得有声有色,富有情感呢?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以下几点加以阐述: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材时注重系统性、全面性;二、教师富有感情地范唱,为幼儿树立榜样。三、创设情境,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四、形象表演,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教师只有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教给孩子们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孩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的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 【关键

2、词】感情 选材 榜样 演唱技巧歌唱是由人体器官直接发声的音乐实践,可以让人们直接体验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真切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音乐素质、感受音乐美的目的。然而在以往的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让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用声音和动作简单的表现歌曲内容,而忽视了歌曲本身所富含的情感因素,使歌唱既缺乏生机活力,又失去音乐本身所应有的情感艺术价值。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选择多种风格的歌曲,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方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让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真正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突出审美性、艺术性。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当前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的范唱

3、未能体现歌曲的情感 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因为音色、乐感等方面问题,他们在演唱时不能做到深情并茂,不能给予孩子美的享受,不能充分运用歌唱的艺术来感染幼儿。如:歌曲柳树姑娘有许多歌唱技巧,(如:连、弹、推等方法)但是教师在范唱时通常只会用连贯的方法来演唱,不能巧妙地处理歌曲的高、低、强、弱,孩子在演唱时也只能将歌曲演绎得淡而无味。(二)教师在歌曲伴奏中,不会合理运用伴奏技巧,未能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在幼儿园歌曲伴奏中,教师的钢琴演奏技巧是不可忽视的,但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对歌唱作品的理解分析不够,在伴奏时出现弹奏旋律不能突出歌曲的强、弱、快、慢。有的还不能够调节伴奏的音量,造成伴奏与演唱不

4、和谐的现象。从而导致幼儿演唱平淡,不能突出歌曲的高潮,有的还出现喊歌现象。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有着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分析作品时应该认真分析,作品的第一段表现了小鸭子离开妈妈难过的心情;第二段是表现的鸭妈妈找到了可爱的鸭宝宝的快乐心情。但在伴奏中教师都是采用欢快的分解和旋伴奏歌曲,未能突出歌曲的特点,也不能突出歌曲的情感。 (三)不会使用激励性语言歌唱是一种情感参与程度要求很高的艺术活动,如果歌唱者情绪消极,那么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必然造成一种虚假、做作的结果。有的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时,教师在教学中会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语言,使孩子的兴趣有所减弱。二、让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5、策略(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材时注重系统性、全面性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材,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某一阶段的关注热点及时发现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幼儿喜爱的歌曲。如:在蔬菜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带孩子参观菜场,让幼儿了解蔬菜的颜色、种类等。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教师选择了歌曲买菜,孩子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时轻松、愉快。2、歌曲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认知、理解、接受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对本班幼儿的歌唱表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有的教师在选择时往往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如,教师对某首歌曲非常爱不释手,忽视了幼儿的接受能

6、力,本来这首歌曲是大班孩子才能掌握的,结果教师硬是将它教给中班的孩子,孩子们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在探索性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一味地追求切合主题,不去思考歌曲的合理性,这样选择教师往往是费尽周折,孩子就是学不会,长此以往孩子的兴致就会减弱。总之,在选择歌曲时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太难了,孩子困难重重,太简单了,孩子缺乏挑战性。3、歌曲的选择要注意全面性所谓全面就是要选择不同风格的歌曲。既有优美、柔和或悲伤的抒情曲,也有欢快、活泼、轻快的舞曲;既有坚定、有力、朝气蓬勃的进行曲,也有沉稳、有力的劳动号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全面、完整地学习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歌曲,使幼儿能全面的获得演唱技能的练

7、习,获得审美体验。(二)教师富有感情地范唱,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掌握有感情地歌唱,需要具体学习,而幼儿学习演唱技巧需要倾听和模仿。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范唱提供的“感知体验处理榜样”的引导幼儿活动在前,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榜样经验迁移”活动在后,这样的榜样示范帮助幼儿获得和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只有教师充满真挚的情感、朴素而自然的演唱歌曲,充分自我享受,体验充满激情地对幼儿演唱,把幼儿当做最亲切的听众,用歌声向幼儿吐露心声,就能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让幼儿和教师共同享受歌唱互动的快乐。如何才能更好地示范演唱呢?1、范唱前准备要充分,教师要能做到用美好的声音给幼儿范唱 对所唱歌曲的内

8、容、节奏特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作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从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技巧、情绪表达等方面对歌曲进行确切地演唱处理。2、范唱时要充满情感,还可以采用手势、表情等手段提示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真挚、确切的情感往往更甚于老师的嗓音。也许,我的嗓音并不是最动听的,但我可以用我的气息、表情、手势等富有感情地表现歌曲,依然能打动孩子,并且他们会按照你的范唱进行模仿,把歌唱得有情有趣。如:歌曲下雨教师给予孩子们富有感情地演唱,当时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演唱出歌曲的抑扬顿挫,教师这时采用手势,让孩子们通过看教师手势的幅度大小来控制声音,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演唱时非常的动听,富有情感。3、运用符号,提示幼儿

9、有感情地演唱幼儿由于知识经验欠缺,他们的情感非常单一、质朴,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在图谱上采用符号、标记等帮助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歌曲小乌龟,在教授时,教师运用了多种演唱技巧来突出歌曲的情感。如图一:采用符号 表示推的方法,表现小乌龟慢慢的爬山坡的情境。图二,图三采用符号 表示用弹的方法,表现小乌龟爬山坡很累的情境,图四、图五采用符号 表示推的方法,表现了小乌龟带上了面包和糖果去看望奶奶,图五 表示用弹的方法。结尾处教师画长线表示要把声音延长一些,表现小乌龟爬到山顶很累的心情。如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五图六4、交给幼儿一定的演唱技巧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需要学习,交给孩子一些歌唱

10、表达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非常大。咬字、吐字气息技能的使用,不仅对歌唱内容的表达的清晰程度十分重要,而且对歌唱情感感染的强烈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与音之间的气息流动模式造成的断顿、跳跃、连贯等音响特征,也是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力的声音通常是吐字的较强力度、较快速度和较强速度的气息流动共同造成的。而柔和的声音通常是吐字的较弱力度、较慢的速度和较弱的气息流动共同造成的。根据咬字、吐字气息流动方法使用的一般旋律,可将歌唱分为以下几种。1、“抒情曲的唱法”。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多采用较弱力度、较慢速度和相对更连贯、更柔和的气息流动方式。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

11、词来说就是“推”出去的。2、“舞曲的唱法”。活泼、欢快、轻松的歌曲,多采用适中的力度、较快的速度和相对更有弹性、更短促、更不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就是“弹”出去的。3、“进行曲唱法”。坚定、有力、朝气蓬勃的歌曲,采用较强的力度、较快和相对较短促的速度以及比“跳音唱法“稍长的、不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就是“打”出去的。4、“劳动曲唱法”。沉稳、有力的歌曲多采用较强多的力度、较稳健和相对绵长的速度、不完全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就是“爆发”出去的。以上分类只是简单地说明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当然在具体的音

12、乐教学中,段与段、句与句以及一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应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使歌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如:教师在听雨中,第一句是采用“推”的方法演唱,表现了孩子们竖起了自己的耳朵仔细聆听雨滴的声音,第二句时采用“弹”的方法,表现了雨滴滴滴答答落下的情景。结束部分采用“弹和连”的方法表现小雨滴滴答答,沙沙落下的情景。让歌曲有结束感。(三)创设情境,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理解是有感情地演唱的前提,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认知的发展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发展而分化发展,而情绪对幼儿的认知活动有唤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我首先采

13、用不同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体会歌词中的情感。如:猴子学样是通过看录像理解歌词内容,领会猴子跟人学样,相互逗乐的情绪。猫捉老鼠是利用图片反映小老鼠“蹬着小眼珠,呲着两颗小牙,长着八字胡”的神气活现的样子。而螃蟹歌则让幼儿在观察螃蟹,做螃蟹夹海绵的实验的基础上让幼儿感知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夹呀么夹得紧,甩呀甩不掉”的实情。这样,使幼儿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感可以浸染,有有趣的游戏可以投入,同时教给幼儿相应的描述情感的词汇,如:“傲慢、自豪、难过、愉快、害羞、懊悔”等,使幼儿对情感的意义及时认同、吸收,从而促进幼儿准确的情感表达。(四)形象表演,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既是情

14、感教育的目的,也是强化幼儿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歌唱教学中应当是帮助幼儿借助恰当的声音、动作、表情、姿态等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变化,所以应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表达歌曲的情感。歌曲猫捉老鼠表现的是小老鼠先神气后胆怯的两种不同情态,由孩子们根据理解做个性化的表演,因此表演出来也颇为生动:“小老鼠们”有的眼珠滴溜溜乱转,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呲牙咧嘴,有的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地到处觅食。“喵”的一声猫来了,原来神气活现的小老鼠又一下子吓得抱头缩颈,紧闭双眼,浑身发抖,生怕成了猫的俘虏。荷包蛋是一首反映生活的歌曲,学歌之前我让孩子们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煎荷包蛋的全过程,所以他们在自己表演时都有模有样,倒油、撒盐、合蛋的动作既小心翼翼又十分老道。当孩子们双手捧着自己煎的“荷包蛋”,面带微笑走到你面前请你品尝时,你能不为之心动吗?幼儿在歌唱时由于相互感染,不但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健康的情感体验也如汩汩清泉在孩子的心头流淌。让我们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在教授孩子的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孩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我们的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的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许卓娅、孔起英,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