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44306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 从我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起【内容摘要】:一次课堂教学评比引发的思考,我们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要给学生学习以切实的指导,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应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关注语言习得,培养阅读能力;关注语言表达,追求本色回归;关注学习方法,促进有效学习。【关键词】:语言习得 语言表达 语文学习方法十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县中年语文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课题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形式是当堂备课、说课。在设计时,我尽量跳出教师本位,以

2、学生为主,设计的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交流解决,让学生完成。在教学一到十四自然段时,我的设计片段如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巴迪回到七八岁的时光里,快速读课文114自然段,思考:同样是巴迪写的诗,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会有不同的看法?(一)、交流:预设生1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鼓励 引导:母亲看到七、八岁的巴迪能写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那么,母亲是怎样评价的呢?出示课件: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好,现在,我就是巴迪,你们就是我的母亲,看了我写的诗,你怎么想的?指名读。生1

3、 儿子这么能干,我很兴奋。读。评:精彩极了,你真棒!生2 儿子的诗写得真好啊!读。评:多美的诗,多美的声音啊! 生3 评:妈妈,您真的觉得我写的诗很精彩吗?再来一遍!生4 您的眼睛都亮了,为有你这样的母亲感到荣幸!(二)、你们都是慈爱的母亲,学生齐读。看大家这么棒!我也想来当一回慈爱的母亲,行吗?那你们就是巴迪了。师读,问:巴迪,你现在心情怎样?出示课件: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理解腼腆、得意扬扬的意思。为什么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呢?(三)、若有学生说到爸爸,就直接引入下一环节。是呀,爸爸又会怎么评价呢?读一读,找一找,划出有关句子。 曾一度为自己的设计沾沾自喜,我觉得自

4、己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预设缜密。能够让学生在转换角色中深刻体会到母亲的爱,而后又巧妙地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理解巴迪的心情,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入下一教学环节。我得意于学生的学没有被我的教牵着走。结果顺利进入第二轮课堂教学评比。课堂上,在我的点拨指导下,与学生的交流也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不乏精妙之处。但静下心来,我思索许久,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仅仅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吗?我的教,留给学生什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带着一些问题我请教了县教研员赵水囡老师,与她的探讨中,似乎明白我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了,没有过多的关注语言训练。她告诉我,教师要抓住语言学习的重点,力求让学

5、生一课一得,在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中,逐步习得语文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要给学生学习以切实的指导,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推荐我去看看崔峦老师的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等一些文章和一些网站。听了她的话,当时我也只是一知半解,浮于表面。总觉得我的课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很多活动其实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的。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同样是巴迪写的诗,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忽视了学法指导,语文

6、课的语文味也被淡化了。回到家后,我又在网上反复学习了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回顾自己的阅读教学,颇有感悟。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追求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对此有了如下思考:一、关注语言习得 培养阅读能力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落实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但是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语言训练。我们的课堂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

7、。这就要求教师由以往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这句话时:“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我们总习惯于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文段的内容,感悟燕子的美,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都没有对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训练。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教学走的是感悟课文内容的路子,也就是崔老师所说的“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 同一个句子,我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去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形象的呢?先看第一自然段的外形之美。师:我

8、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它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作者是怎样写的?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师:这些词语分别写的是哪些内容?生:写羽毛、翅膀、尾巴。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还写了尾巴,然后再是整体。师: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生:他是抓住燕子最有特点的内容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板书:抓住特点)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作者就是抓住了燕子的特点来写它的美的。抓住了几个方面的特点啊?生

9、:羽毛、翅膀、尾巴。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三个特点。师:作者除了抓住特点来写了它的美。还用了什么方法写出它的美?生:我觉得还用上了一些形容燕子的词语来写美的。比如:乌黑发亮啦,俊俏轻快啦。师:这位同学真有一双发现语言美的眼睛。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来形容,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它还美吗?(生摇头)师:同样写黑,“黑乎乎”用在这里就不美了。“剪刀似的尾巴”美,“树杈似的尾巴”美吗?(生摇头)师:所以你们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描写,词语有多美,你描写的形象就有多美(板书:用词优美)读一下。生:用词优美。师:是啊,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再

10、次体会感受抓住特点并用优美词语所描写的燕子。(生齐读)师:你们再看这些词语和句子,字数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把剪刀似的尾巴,”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第一遍看到这个教学片段设计,我就被这位教师的设计征服了,他的教学目标是定位在学习作者描写燕子美的方法。开头就以“表达形式”为切入口,逐步引出写法上的两个特点:一是抓住特点写;二是用词优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懂得文段中的句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内容,还体会了燕子的美以及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这些内

11、容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学会了如何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语言形式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学生的语言习得也才会见精彩。教者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想,他走的就是“言语训练”的路子,也做到了崔老师说的得意、得言、得法。二、关注语言表达 追求本色回归在网上搜索到吴忠豪教授国际视野下的作文教学。他谈到“理解”和“表达”的关系时,分析了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母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要想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

12、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看到这些,我心潮澎湃,更觉得自己平时的教学重点定位是有问题的,我总是拼命地希望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没有意识到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学以致用。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运用,知识、方法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语言表达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技能。学生要能驾驭它,单单只是听老师的讲解分析不行,非亲历实践不可。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何高效地落实语言训练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懂得取舍,围绕一个训练点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扎扎实实,安排足够的时间加强

13、指导,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和感悟。在教学三上秋天的雨一课时,我选择从品读文本的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设计,引导三年级孩子初步感受拟人、比喻写法的巧妙,更加关注本色语言的品味。教学“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是这样教学的:(1)指名读:(2)老师听出来了,你真的很喜欢这个句子。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句子,请你读一读,说一说?(因为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它把落下来的银杏叶写成了好像在扇动的扇子。小扇子把夏天的炎热扇走了)(3)你真厉害,会一边想象一边读,小扇子给你什么感觉?“扇哪扇哪”为什么这样读呢?(让我感到很凉爽,

14、很舒服。)请你再给大家读一读。(4)谁也能这样读,扇哪扇哪,把夏天的炎热慢慢地扇走?(5)(出示一片银杏叶)瞧,这就是银杏叶,它真的像(一把扇子)。一片银杏叶就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两片银杏叶就像两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课件出示整棵银杏树)满树的银杏叶都黄了,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6)引:这满树的小扇子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秋雨的滋润下,全都变黄了,多美的景象呀!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7)秋雨带来的颜色可不止就书上这几种呀,让我们也来学学课文的样子写几个美丽的句子吧!出示句式:秋天的雨把( )色给了( ),( ),(

15、 )。说说你准备写什么?(棉花,高粱,苹果,桂花.)交流,指导:(提醒学生可以用比喻句的形式,也可以把它们当作人来写)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桂花,黄黄的桂花张开了笑脸,笑啊笑啊,笑出了丰收的喜悦。 白色棉花,棉桃咧开嘴笑了, 紫色 ,紫紫的葡萄像一颗颗紫宝石,闪啊闪啊,闪出了 黄色 ,黄黄的香蕉像弯弯的小船,摇啊摇啊,摇出了秋天的喜悦。 绿色松树,绿绿的松叶像一枚枚小针,缝啊缝啊,缝出了一个美丽的秋天。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品味语言精妙,感悟语言智慧。如吴教授所言,中等的学生可能会用文中的语言,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创造个性的语言,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机会和意识,就能不断获得言语能力。如果我们能在每一堂课当中,让学生都能说,都能写,引导学生规范正确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那么,语文教学就不是现在的“高投入低产出了”。三、关注学习方法 促进有效学习崔峦老师在和“内容分析”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