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404818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可行研究报告(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昆明市西亮塘湿地公园建设责任单位:云南长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地点:滇池北岸官渡区西亮塘项目投资:总投资60508.73万元。其中:水质净化区 6853.68万元;游赏区38674.80万元;生态恢复区14980.25万元。实行时间:4月4月1.2 项目提出的背景湖滨湿地作为陆地与湖泊水体之间的生态交错带,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湖滨湿地既是湖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场合,也是湖泊自净作用有效的区域,同步也是控制污染入湖的最后一道屏障。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筹划和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都将湖滨生态带工程建设作为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环滇

2、池生态保护规划构筑涉及环湖截污、环湖道路、污水解决工程和湖滨生态带建设在内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是将来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滇池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各方面近年不懈的共同努力,在滇池流域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增长和污染负荷不断增大的状况下,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滇池污染治理工作获得了初步成效。然而,目前实行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和保护模式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冲突,迫切需要摸索环湖生态保护的新模式,加快滇池治理的进程,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滇池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一种新台阶。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3.1

3、滇池社会经济概况昆明市主城区是滇池流域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全省全市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调查记录,流域总人口308.4万人(涉及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根据昆明市土地局土地运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滇池流域土地总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12175公顷,占总面积的72.66;建设用地34200公顷,占11.71;未运用地45625公顷,占15.63。1.3.2 滇池北岸湖滨带存在问题分析湖滨带湿地是处在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性的生态系统,它在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截留和降解入湖污染物质,改善入湖水质,

4、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滇池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和都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 对湖滨带湿地不合理的开发运用如:围湖造田等使湖滨带湿地发生严重的退化,最后导致了湿地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景观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丧失等多种生态劫难。具体表目前如下方面:(1)生态破坏严重湖滨土地过度开发、围海造田和大规模防浪堤的修建破坏了湖滨生态环境,导致湖滨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从七十年代到目前,滇池东岸建设了诸多防浪堤,能被开垦为耕地或鱼塘的湖滨带均已被运用,除此外部分湖滨带已成为永久性的旅游设施或建筑用地。这些开发活动和防浪堤的建设严重破坏了滇

5、池湿地系统,导致原有动植物的生境的丧失,沿岸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湖滨区水生与湿生植物由深水区、浅水区向近岸带、陆地逐渐萎缩,生物物种急剧减少,湖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湖滨区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进一步破坏了湖滨带的生态功能,致使湖滨带缺少应有的生态防护。除滇池西岸外,全湖大多数区域均有防浪堤,防浪堤将滇池水体与湿地系统隔开,破坏了原有动植物的生境,导致湖滨区水生与湿生植物由深水区、浅水区向湿地、陆地逐渐消灭。(2) 湖滨污染严重湖滨带本来是湖泊拦截污染物的最后屏障,由于失去天然湿地、人口密集、单位面积耕地化肥用量过大、都市点源截流剩余污染和都市污水解决厂工业水污染等的直接入湖等因素,使目前的滇池湖

6、滨带不仅丧失了净化水质的功能,反而还成了污染滇池水体的严重区域之一。(3) 面源污染严重滇池北岸以蔬菜和花卉生产为主,农业发达,人口密度集中,面源污染是该地区的重要污染源。都市面源终极截污率仅能达到50%,农村面源终极截污率仅能达到30%;目前农村面污染源治理仍是缺口,对沿湖村镇的生活污染没有有关治理控制对策,农村生活污水、绝大多数生产性固体有机废弃物直接排放,最后进入滇池水生态环境,成为滇池水体的长年持续性污染源之一。1.3.3滇池湿地恢复与建设的意义(1) 湖滨湿地是构建完整湖滨生态带的需要湖滨带在湖泊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湖滨湿地在调节气候、修养水源、蓄

7、洪抗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入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湖滨景观,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湿生植物具有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等特点,这种生物所特有的吸取和分解营养物的自然过程,保证了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效运用,避免了物质的过度局部积累所形成的污染。缺少完整的湖滨湿地系统的滇池,要有效克服富营养化的局势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建设对于减缓滇池污染限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是滇池北岸湖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和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筹划中安排了一系列污染治理的工程措施,

8、这些污染控制的措施是从污染源头和污染输送过程中减少和切断污染源,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强调的是“治”。而湖滨带生态恢复与湿地建设作为流域生态修复类的重要项目被定为特优先项目,该项目将在滇池沿岸筑起一道保护屏障,修复滇池湖滨带生态系统,强调的是“防”。特别是湖滨生态工程建设与环湖截污污水解决构成完整的污染控制体系,成为了滇池污染防治工程的重要支撑。表3-1滇池北岸(含主城区)湖滨带建设项目汇总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实行年限1人工湿地建设人工湿地布水系统建设,建12.7km2(19050亩)人工湿地2天然湿地生态建设1887.4m等高线潮水涨落带内,建5.6km2(8400亩)天然湿地3防护林区

9、生态建设在湿地外围因地制宜1km2(1500亩)防护林带(3) 项目的建设是北岸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区生态环境存在如下重要问题:土地垦殖率高,大棚蔬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固体废弃物数量巨大,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湖滨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土地开垦过度,天然湿地几乎已消失殆尽;区域内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地矛盾、生存与环保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尚缺少污染控制设施,点源和面源污染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区内水环境和滇池的水环保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片区经济的发展,这一影响将更加突出。为了保障片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全有必要变化既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变农业生产为湿地生产,通过湿地建设营造人与自然

10、间的和谐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土地运用价值,同步最大限度地减少片区农业生产废物及农药、化肥污染,实现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4) 项目的建设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突出湖滨带的环境效益,充足发挥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将滇池湖滨带建设纳入流域污染控制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中,在滇池流域系统的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恢复湖滨生态系统的构造与功能特性,使建成的湖滨带成为地表水污染物进入滇池的最后一道屏障,最大限度截流污染物,并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的抵御和调节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的、能自我维持和调节的生态系统,同步使之与周边的系统与景观融为一体。兼顾湖滨带的景观功能与经济价值,通过湖滨带建

11、设提高沿湖土地价值,以环境改善来增进流域经济发展,为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本,发明了良好条件。因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是实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保双赢的重要举措。1.3.4项目分析(SWOT)该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湖滨区域特色鲜明、景观资源丰富、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建设绿色生态社区的必要条件,审视“西亮塘湿地公园”项目于云南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保护发展趋势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优势和劣势,从而合理定位、契入市场,扬长避短地增进规划区项目的持续迅速发展。l Strength 优势(1)区域宏观发展优势云南省经济发展具有四大优势民族文化、气候、生态和区位。民族文化云南民族文

12、化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个性鲜明的文化特点。气 候千差万别的立体气候资源是云南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在云南几乎可以领略全球所有的气候类型和生态景观;云南号称“气候王国”,一年四季都可称为旅游度假的黄金季节。生 态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的美誉,这些优势条件都为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本。区 位云南位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处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伙的前沿。具有良好的经济区位条件。本规划项目正是充足运用云南省独有的优势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前景,打造以生态保护、科

13、普教育和休闲游憩为内容的湿地公园,具有天时地利之优势。(2)项目依托的资源优势总结起来,有如下三方面资源优势:交通 区 位 优 势处在美丽的滇池湖畔;距昆明市中心仅10公里路程;周边有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联系主城区。自然 资 源 优 势规划区已具有了恢复重建湿地空间环境的必要条件相对负地形、充沛的水源和隔水层;内部地形变化不大,景观层次丰富,且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和植被生长条件,特别适于湿地生态环境的塑造。市场开发资源优势项目市场依托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它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都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和基本设施条件支撑,同步具有广阔的内部消费市场和外部客源市场。 (3)项目特性优势该项目是滇池

14、环湖生态带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修复滇池湖滨带生态系统将在滇池沿岸筑起一道自然保护屏障,强调的是“防”。特别是湖滨生态工程建设与环湖截污污水解决构成完整的污染控制体系,成为了滇池污染防治工程的重要支撑。项目的建设是滇池北岸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受到政府和市民的广泛支持。项目的生态产业的建设立换了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同步,项目的开发建设是以“昆明风驰明星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携多家有较强实力的投资商,根据市场需求在政府的有序引导下,统一协调筹措社会资金进行生态工程和公益事业建设,有效缓和国家有关资金的矛盾和缺口。是实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环保双赢的重要举措。l Wea

15、kness 劣势,即项目的不利因素(1)政府态度及宏观政策对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影响巨大。(2)规划区与都市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与都市的基本设施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3)都市规划路网的实行时间及空间定位对项目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4)规划区的用地低洼,地基承载力较低,将会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投资费用增长。(5)由于人工湿地在世界范畴内的科学研究还处在实践和实验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尚未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同步由于地区差别,使滇池湖滨湿地的恢复重建有着很大难度,项目的建设将是在环境监测基本上的一种反复调节优化的过程。因此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将是一种有着重要社会、环境意义,却又是需要政府、社会、公共团队和公司的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建设周期较长的生态项目。l Opportunity 机遇,项目发展的机遇重要表目前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2)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渐实行;(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伙,凸现了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云南将来有也许形成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之一;(4)云南确立了“一强两大”的建设目的“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5)滇池问题已受到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