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382252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食品安全的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食品安全的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食品安全的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食品安全的看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今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从古到今,食物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无论再伟大再英明再坚强的人,也不能不吃饭,不获取营养。然而,如今似乎什么都不敢吃了,我们将何以生存?先有陈化粮,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勾兑醋”事件闹的人心惶惶,如今,“皮鞋果冻”“工业明胶酸奶”又进入我们的耳朵。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我们还能吃什么?自央视曝光了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后,又一种新的“变种食品”出现在市场上,过期馒头回收回来经浸泡加工,然后重新包装销售,防腐剂、甜蜜素等添加剂,工人都是按经验随意添加;

2、正常的黄瓜结果时花就谢了,而珠海的菜市场上出现了头顶鲜花的黄瓜,据悉这种黄瓜涂抹了避孕药、雌激素以达到催熟的目的,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的后果;在湖北,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看上去又黄又亮,显得很鲜嫩,市场上可以卖出好价钱。但是,化工原料硫磺对人体健康有害;“牛肉膏”,据称属于“增香型食品添加剂”,根据规定,它要按照食品生产量决定使用量,属于“自我限量型香精香料”。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地说“使用牛肉膏的食品不安全”,过量使用才是不安全我们现在食用的食物,可能添加了各种物质。这些添加行为在种子或幼苗时期就已

3、经开始,在种植或饲养的过程中继续,到加工成食品时达到高峰,而人体则是这些有害食品的最终归宿。也许许多人比较信任国内的餐饮巨头,认为他们比较有信誉,他们的食品还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错了!国内多家餐饮巨头相继被曝出种种不良行为,肯德基炸鸡用油4天不换,永和豆浆里的现磨豆浆实际是用豆浆粉冲得,四川著名火锅品牌所用火锅底油经过滤包装后反复使用,土大力里的拉面竟用廉价方便面加工而成。一轮轮风波中,少不了的永远是媒体的口诛笔伐,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相关责任人的道歉表态。但到底缺失了什么,才导致人们在同一块石头上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我认为归结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

4、所致。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第三

5、,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用重典、下猛药整治方可,否则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堵截。第一,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三,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不能让国人从生气到愤怒、再到无奈和漠然,人们在反复遭遇打击时,通常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观察近期人们对几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发现大众心态正经历从愤怒到无奈的微妙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