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363957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研究陈丽珍 陆鑫摘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过于依赖出口的现状使得建立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十分必要。为了给我国新兴产业争取重要的发展时机,根据动态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文章从多个层面不同级别选取指标,尝试建立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并对预警体系的运行与完善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必要性(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继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我

2、国在未来保持国际竞争力、保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十二五”期间,传统工业行业发展增速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期间的发展速度却明显加快。截至“十二五”期末,原本制定的规划目标得以实现,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较2010年实现了翻番,达到了8%左右。报告显示,在我国发展增速放缓的经济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增长态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相较2010年提升了3.4%,在工业总收入的占比达到了15.3%,总收入近1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这些企业的年收

3、入平均增速达到了17.8%。相关文献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需求的增长是密不可分的,这其中出口市场需求的作用尤为显著。然而,随着我国新兴产业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相继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实施贸易限制措施(其中以“双反”调查最为明显),暴露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外部市场冲击下的脆弱性,表现出低附加值、恶性市场竞争、低素质劳动力、依赖政府补贴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细分至具体的行业会发现令人惊讶的结果,由于欧美贸易限制措施的相继实行,使得过于依赖出口的行业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风电行业与光伏行业均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LED行业输在了起跑线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遇到了发展

4、瓶颈。虽然有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重点行业,却只是昙花一现,产品的生命周期极为短暂。(二)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怎样降低贸易摩擦给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相关学者与从业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我国政府针对已有的贸易摩擦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摩擦,但需要认识到我国关于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另一方面,现有的预警体系存在服务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层次浅,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高维新,2010)。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面对贸易摩擦时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这往往会给相关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

5、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是保证我国相关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企业之间形成能够信息共享的预警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估计和预测可能遭遇的贸易壁垒,一旦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产生了贸易摩擦,政府、企业和其他的相关部门就可以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准备措施,最大程度地为我国减小损失并争取利益,从而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赢得重要时机。二、戰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设计原则所谓预警,即“预先告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

6、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新兴产品市场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贸易行业,高度依赖出口需求的现状意味着或许新兴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竞争劣势。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的现状,在明确把握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具体而言,贸易摩擦预警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把握动态性原则,为产业发展赢得重要时机从运行过程看,预警体系应该涉及事前处理信息,事中组织协调以及事后分析总结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如前文所言,在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谋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必然会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随着新兴产业在各国的不断发展,势必会使得各国的

7、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各国为了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进而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我国的相关产业尚处于产生期,竞争力比起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贸易壁垒带来的危害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相关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时间也是相当漫长的。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建立切不可目光短浅,只为解决当前的问题,真正的目的应该在于有效的减少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把握整个产业动态发展过程,实现事前有效预防,事中合理控制以及事后妥善处理这一完整的预警运行过程。(二)把握整体性原则,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从我国现有的预警体系来看,大多数是针对单一的产品来进行预警。各种产品的预警体系之间并不

8、统一,缺乏资源共享性。而现如今各国之间针对新兴产业产生的战略性贸易摩擦是宏观层面上的,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结构逐步趋同的趋势以及伴随而来的产业竞争。显而易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不能单纯的沿袭一般的预警体系,试图以单个产品为对象进行预警并解决整个行业之间的贸易摩擦存在相当的难度,反而可能会忽视产业内其他产品上的新的摩擦,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预警要着眼于整个产业层面来构建。国外对我国某个具体行业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所造成的影响会由该行业扩散至整个产业链。产业链的支持又是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缺乏上下游产业的支撑会成为贸易摩擦的外在诱因。因此

9、在针对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问题进行预警时要把握整体性的原则,将上下游产业间的联系与影响考虑进来,着眼于整个产业链进行研究,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具体行业的问题。(三)把握系统性原则,实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贸易摩擦预警体系应该涉及社会组织中的多个部门,由整个社会关系共同运作,单个企业的独立作战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这正使得预警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新兴产业由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应是预警体系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因而在设计预警系统时,要充分发挥这三者的作用与联动性。首先,要把握政府在预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已经成熟的产业不同,我国当前的新兴产业本身就是政府支持下的

10、需求拉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政府在整个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负责规划、协调与政策指导。其次,企业作为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贸易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政府的规划指导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功能最终都得通过企业来实现。因此在设计预警体系时,应该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而目前,我国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经常对热门行业“一拥而上”,缺乏冷静思考与长远的眼光,这也对已有的预警体系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重视企业在预警体系中的作用。同样地,行业协会在新兴产业的预警体系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就我国目前新兴产业的特点来看,行业协会对

11、企业的组织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行业在价格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划与协调,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的现象。过低的出口价格自然很容易引发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相关产品采取“双反”等贸易限制措施。因此,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时,需要注意综合考虑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由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以及行业企业的微观状况都会影响各国的贸易政策。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设置应该涉及多个层面的指标并分不同级别。(一)宏观经济指标前文提到,我国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出

12、口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内需市场由于国内购买力和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由于过高的产品对外依存度,我国新兴产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对我国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很有可能会对业界造成重大的打击。因此,进口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新兴产业当前以及将来的行业状况对预警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借鉴已有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本文选取了我国和外国的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出口国与进口国总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这两个指标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进口国与出口国的宏观经济指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国现有的居民消费购买力水平,会对进口国是否对出口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产生影响;然后又选择了外国相关产业劳

13、动生产率作为反映进口国行业实际生产能力的指标,同时又基于全面性的考虑,选取外国相关产业就业变化率作为流量指标来衡量行业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能力的变化。(二)国际竞争力指标本文认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由于其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对其出口预警的研究应侧重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发达国家谋求产业转型,我国同时也在追求进一步的产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导致贸易摩擦的核心因素,也是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内因。基于相对性与动态性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只着眼产业的现实竞争力,还关注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另外,根据整体性的原则,上

14、下游产业的整体状况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对目标产业造成影响,因此上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变化也是有效判断和评估贸易摩擦发生可能性的重要依据。以选取的指标为例,所选取的二级指标中,既有对产业现实竞争力评价的指标,如相关产业出口商品集中度、产业出口价格增长率等;也有对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如相关产业R&D费用,产业国内集中度等;另外根据前文预警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了上下游产业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遭遇的贸易风险要素。(三)双边贸易指标相关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几率与其之间的贸易额是成正比的,所以本文将双边行业贸易额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纳入预警体系当中。其次选择了

15、双边行业贸易差来反映进口国与和出口国进出口之间的对比关系。这里的贸易差是针对出口国而言的,其值为出口国向进口国的出口总额减去其向进口国的进口总额。即该值为正时,说明出口国处于贸易顺差,而进口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该值越大,进口国提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可能性就降低了。(四)国际市场环境指标从贸易预警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同样是影响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这里选取了产业国际市场需求率这个二级指标衡量的就是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这一指标在应用时需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增长率来计算。产业国际市场环境的好坏与进口国的市场

16、需求增长率成正比关系。增长率越高说明产业的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环境越好。反之,则越差。另外,选取产业出口贸易地理方向这一指标来反映的是我国相关产业对外贸易市场的集中度,出口市场越集中,则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贸易限制措施所受到的危害也就越大;产业的对外出口依存度反映的是国内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产业的市场环境与出口对外依存度指标是成反比的,产业的对外依存度越高,那么市場环境就相对更差,产品依赖国外市场的程度越高,国内产业受到的损害会更大。该指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分别计算出对特定市场出口的依存度,以便对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在影响贸易摩擦的因素中,还存在着例如政策、文化环境等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这里由于数据处理上的难度并未将其纳入指标体系中,但其仍然是贸易摩擦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本文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与十六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摩擦预警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四、我国战略性新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