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23632210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教学内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案实验 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2) 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 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3) 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同时获取新知识。(2)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 的兴趣和自信心。二、

2、教学过程1. 亲身体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 会变甜?2. 思考分析,提出假设。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提出假设:馒头变甜与 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3. 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4. 小组交流,完善计划。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并明确认识到:(1)实验要设计对照组。根据提出的假设,这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牙齿 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所以对照组(1 试管)同时提供这三个条件,而三个实验组则分 别只提供其中两个条件,缺另外一个条

3、件。(弥补了教材中只有两个实验组的不足。)(2) 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实验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 37 左 右的水浴并保持一段。(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5. 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有 3 个小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设置 1、2、 3、4 试管,还分别增加了:(1)5 试管。与 1 试管相似,但放入的是一半清水一半唾液, 旨在探究唾液的浓度是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2)6 试管与 1 试管一样,但放入了 100 的水浴中加热,旨在探究在高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6.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淀粉

4、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7. 师生反思,总结规模。教师对各小组作出实验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 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将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例子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组在试管 上没有贴标签作标记,有的组试管内的注入的液体量多少不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探究实验 的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要有对照组);(4)预测实验 效果;(5)观察实验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也对此次探究实验谈谈体会, 有的小组得出: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科学的严谨性。除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其他条件要在 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有的小组提出:为了让唾液

5、、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 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有的小组发现唾液稀释后,对淀粉的分解作用降低,从而平 时吃饭时,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这样不利于消化。实验一、目的要求消化和吸收 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认识小肠内表面的小肠绒毛。二、材料用具猪(或羊、鸡)的新鲜的小肠一段,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清水。 三、方法步骤1纵向剪开小肠用镊子取一段小肠,用水洗净,纵向剪开,露出小肠的内表面。2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把这段小肠放在盛水的培养皿里,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能看到什么?用手 指粘摸表面向左或向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3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放大镜的倍数要大一

6、些,这时可以看到,小肠内表面有 很多绒毛状的突起。这些绒毛状的突起叫什么?四、交流讨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 义?实验一、 教学目标呼吸的过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知识目标1 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 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 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能力目标1 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 总结能力。2 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 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二、教学重点

7、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 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 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 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四、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五、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 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 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

8、气体就排出。(2) 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 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 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 气,每分钟大约呼吸 16 次。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 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 论后得出

9、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 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 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 气和呼气时胸围的长度。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 我们的感觉是对的。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 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 验。(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 然下垂,不挺

10、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3软尺 不要有折转。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测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 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 34 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对胸围差数值进行分析,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 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 因是什么?2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 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

11、行分析讨论后得出)1 我们的胸围差(不)明显。同学间的胸围有差异,这与年龄、性别以及是否 经常锻炼有关。2 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隔 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准确测量,认真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推测。 教师:(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收缩和舒张,膈肌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讨论: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 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互相补充后做答)当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 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 胸腔

12、容积变大;呼气时正好相反。教师: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不是和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由于吸气后使 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学生:(1)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2)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教师: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 么?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教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学生: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教师:通过以上两例,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学生: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

13、 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 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 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 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 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 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

14、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 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巩固知识教师:现在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学生:回答(略)实验血液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一、 教材分析: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 重点解决难点。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 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 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三、 教学目标:1、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 使用显

15、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四、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五、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浆(blood plasma)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成分:90%的水、 血浆蛋白 7%2、血细胞(blood cell )红细胞(RBC):无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 Hb),呈红色。功 能:运输氧白细胞(WBC):有核、数量少。功能:吞噬细菌和病毒血小板(PLT):无核、最小、形状不规则。功能:凝血、止血激情、质疑分析资料相互交流观察、分析、表述、交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进一步巩固解答 创设情景:为什么失血过多会死亡?出示资料质疑: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演示实验:加入抗凝剂后的鸡血出现分层现象问题:分几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