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362285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2009.31 工程概况本项目是苏皖省际公路徐州(睢宁)明光公路的组成部分,已经列入交通部编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一”徐州至明光公路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安徽省东部地区纵向联系的一条干线公路,也是皖北以及沿淮城市群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其建设是贯彻实施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设施保障。推荐路线全线主要位于灵璧县、泗县、五河县、凤阳县和明光市境内。拟建公路推荐路线里程约137.35km,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为28.0m,设计行车速度

2、为120km/h。推荐路线起自灵璧县以北、苏皖省界崔楼以东的梁庄附近,自北往南,途经朝阳、高楼、大庙,在长沟北(大陈庄附近)与泗洪至许昌高速公路衔接形成枢纽,在长沟东与S303交叉、跨越新汴河,继续往南延伸,在西坝口附近从沱湖旁边经过,并跨怀洪新河,小溪集跨越淮河,经司巷东,在岗集附近与蚌宁高速公路衔接,路线长约137.35km。推荐路线具体走向见下图。工程总投资约72.23亿元。规模:全线设特大桥、大桥14座,中小桥72座、涵洞495道。设互通式立交11处(含6处预留)、分离式立交42座、各类通道(包括天桥)248道(座)。辅助设施:全线设置服务区3处,管理处1处,养护工区2处,收费站4处。

3、建设时间:工程计划2009年底开工,2012年底竣工。2 沿线环境特征徐州至明光公路安徽段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跨淮河两岸。本公路沿线范围内整个地形地貌以淮河为界,分为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项目所经区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河渠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均属淮河水系;路线自北向南分别跨越的主要河流为老濉河、新濉河、新汴河、怀洪新河、淮河等。2.1 生态环境(1) 气候条件本项目区域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具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大致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2) 土壤、土质沿线区域的土壤成土母质为淮河泛滥冲积

4、物,淮河以北沿线土壤主要为砂姜黑土,并有部分潮土、水稻土分布。淮河以南以潮土、水稻土为主,并有少量的砂姜黑土分布。潮土和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基本为团粒状结构,通透性好,肥力高,耕性良好,保水保肥,是上好的农业土壤;砂姜黑土属低产农业土壤,土壤板结,通透性差。(3) 动物、植被拟建项目沿线评价区域内的地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分布于邻近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路段,其余路段沿线评价范围内几乎没有国家、地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也没有大型兽类动物分布。按中国植被分区,评价区植被位于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落叶阔叶林亚区。由于拟建项目沿线两侧300m以内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农居群落广泛分布,沿线植物多样性较贫

5、乏,区域内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逐渐被人工植被所替代,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农业植被为主。(4) 水土保持项目所处区域无明显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轻微。2.2 社会环境(1) 沿线乡镇分布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主要为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及它们下辖的灵璧、泗县、五河及明光市。(2) 旅游资源概况经过现场调查和咨询沿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及明光市等有关部门,拟建工程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无地表文物古迹分布。除五河县境内大巩山省级森林公园外(该公园位于推荐路线东侧约1km之外),沿线3公里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资源分布。3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3.1 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本工程永久占

6、地13400.0亩,其中耕地12409.0亩;临时占地9210亩,其中耕地约8289亩。工程建设将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农业种植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占用基本农田10695.91亩,对沿线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工程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破坏当地植被,从植被分布现状调查的结果看,可能受到项目直接影响的主要植被类型是农作物植被,以及农田、道路林网和村庄四旁树等,能维持背景水平,对沿线生态系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局部路段(K84+500-K100+400)邻近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距离较近的路段主要以桥

7、梁方式通过,因此在采用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优选施工时间等措施后,对沱湖水域水质、水生生态及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3.2 对环境的影响(1) 声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施工期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以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外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施工期间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通过文明施工和有效的管理,施工期的噪声污染对沿线的环境影响可以减小,施工活动结束,噪声也随之消失。报告书预测,在没有采取任何噪声污染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推荐线路51处村庄敏感点营运近期昼间超标范围为1.31.5dB,营运近期夜间超标范围为0.18.2dB;营运中期昼间超标范围

8、为0.14.0dB,营运中期夜间超标范围为0.310.8dB;营运远期昼间超标范围为0.15.2dB,营运远期夜间超标范围为0.311.9dB。4处学校营运近期昼间无超标,营运近期夜间超标范围为0.55.1dB;营运中期昼间超标范围为0.11.1dB,营运中期夜间超标范围为3.17.9dB;营运远期昼间超标范围为1.32.3dB,营运远期夜间超标范围为4.39.1dB。(2) 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桥梁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钻渣;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机械露天作业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这些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若未经

9、处理排放,会对工程沿线的河流产生影响。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来自服务区、管理处、养护工区、收费站的生活污水和路面、桥面雨天径流污水及危险品运输泄漏废液的污染,在采取措施后可得到有效控制。(3) 大气环境影响公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粉尘和沥青烟。其中,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施工物料堆放和混凝土拌和、灰土拌合与施工车辆等运行产生的二次扬尘。沥青烟产产生于搅拌拌和铺路时的蒸发。采取措施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公路运营近、中和远期距公路中心线两侧200米内NO2 和CO 的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二级标准,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项目设置的3处服务区、2处养护工区、1处管

10、理处餐饮油烟废气排放要求达到饮食业油烟废气排放标准(GB184832001),并根据其规模配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使用能源尽量采用清洁能源;服务区等设施若使用锅炉,应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如电能。3.3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推荐路线永久占地13400.0亩,临时占地9210.0亩;工程占地对农田,尤其是基本农田将产生影响;本工程共需拆迁房屋60360.0m2;建设单位已经占用的基本农田的补偿问题和拆迁安置问题和当地政府达成一致,由建设单位出资,当地政府负责统一解决。本项目的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项目选线已充分考虑了地区城镇发展规划。工程建设征用不会对地区总体农业生产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采

11、取征地补偿、耕地调配、调整等措施,不会对沿线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带来明显影响。在采取拆迁赔偿,实行扶持政策后,可以使拆迁影响降至居民能接受的程度。4 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4.1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邻近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路段(K84+500-K100+400)的施工应严格落实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以减缓对在沱湖周边分布的两栖类动物的影响;施工期如遇到大斑啄木鸟、罗纹鸭等地方重点保护动物,严禁伤害;如遇到野生动物受到意外伤害,应立即与当地野保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邻近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路段(K84+500-K100+400)施工时,应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及时对取土

12、场进行生态恢复;对公路边坡采取边坡防护措施;加强公路两侧绿化;加强施工监理,尤其是邻近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路段,防止施工过程、临时场地及施工人员对沱湖水域和其他水体的影响。4.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1) 施工期桥梁施工中挖出的淤泥、废渣应运到岸边指定的地方堆放;跨河桥梁水中桥墩施工的泥浆废水采用沉淀池处理,上清液回用,不得直排,泥浆干化后用于两侧桥梁锥体填筑;桥梁及路基施工期的残油、废油,分别用不同容器收集、回收利用和处理;砂石料冲洗水、混凝土搅拌设备冲洗水应经过沉淀后处理后,其废水尽可能回用于工地,洒水降低扬尘;在淮河、怀洪新河、新汴河、沱湖等水体附近不得设置机械或车辆维修点和清洗点;

13、施工营地禁止设在淮河、怀洪新河、新汴河、沱湖等水体旁,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要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化粪池集中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作农用地肥料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2) 运营期在公路沿线的截水沟、边沟和排水沟出水口设置沉淀缓冲池;在公路沿线跨河大桥两侧设置防护网,预防杂物弃落入河中。对大庙、丁湖和司巷服务区、泗县管理处、长沟养护工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对大庙、丁湖和司巷服务区的洗车废水要求循环利用,并进行隔油、沉砂等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处理后污水尽量用于周边绿化,或排入沿线无饮用养殖功能的水体;对4处收

14、费站和规模较小的五河养护工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要求采用化粪池处理,上清液还田,底质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抽运处理;应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做到稳定达标排放。4.3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1) 施工期 在离路线近距内有集中居民点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 料场、拌合场、沥青搅拌站等与敏感点的距离应大于200m。 选择主要运输道路应尽可能远离村镇等敏感点,并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的敏感点。(2) 运营期 拟对14处敏感点(梁庄,下宋,京渠村,砖山、梁集,沙滩,王沈,高集、小时庄、小吴庄,刘圩子、陈庄、高圩,西柳湖,大黄庄、崔庄,蒋庄、新庄,郭嘴,高宅

15、小学,新侍小学等)实施声屏障。 拟对32处敏感点(后赵,李桐家,卓场,范刘家、高宅子,张鲍圩、三卢家,杨场,李铺庄,前徐家,郭黄庄、小许庄、小芦家,时塘圩子,小李庄(N19),小尤庄、老尤庄,沟史张庄、小宋林,小李庄(N24),小孟家,小朱庄,前宅子,小李庄、大李庄,东汤湖,旗杆邓、西陈湖,小董庄,姚海、郭小庄,西坝口,新台子,小王庄,后陈,小蒋庄,余郢,塘郢,田郢,三张庄、坝陈,石门口等)安装隔声窗。 梁庄小学,柳湖小学包含在梁庄和西柳湖中,不另设工程措施,这2所学校以及王桥口,西谷庄,官路戴,訾圩子、邓台子,庄子里,黑山杜,小李庄(N48)等7处营运中期预测不超标的敏感点,建议跟踪监测,建设单位应预留资金,在高速公路建成后根据运营期实际监测情况决定采取降噪措施,确保沿线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标准要求。加强对公路沿线建设规划管理,严格审批道路两侧的新建房屋,主线、连接线200m范围内,不应新建居民区、医院、学校、敬老院等敏感建筑。 项目在初设阶段应对线路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使超标的敏感点远离拟建公路。4.4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在工程施工期经常洒水保湿;施工堆场、拌和站、沥青搅拌站等应尽量设置于邻近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路段(K84+500-K100+400)区域外,并应合理选址,选在附近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外;灰土集中拌合,采用先进的沥青拌合装置,并配备除尘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