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半月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296652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半月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申论半月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申论半月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申论半月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申论半月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半月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半月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生的诘问苏北中国的经济形势再一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在宏观调控和发展转型的双重制约中,增长速度、外贸顺 差、财政收入,依然创下了新高。欣喜之余,我们也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时下的经济增长距离科学发展的指标为什么还是渐行渐远? 不少专家乐观解说:从理论看,潜在的增长能量还未完全释放出来;从大势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 动力量正十分强劲;从市场看,高增长下依然还是较低的通胀指数。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民生的 尺度去重新审视、去深入思考,我们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普通百姓还是从“高增长、低通胀”的光环之外,感受到了低就业、低收益、低福利的阴影。当前强劲拉动经济增长的,是城市基础

2、设施的投资,是举国房地产业的火热。它们大量增加了 GDP 的 数字,后续吸收就业能力却明显偏弱。政府种种政策扶持的优惠,往往更多地倾斜于国有垄断企业、外商 投资企业。而这些企业,或由于全面实施“减员增效”的改制,或由于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升级,于改善 就业状况也有限。按国际通例,社会总就业的 65%80%是由微型和中小企业吸纳的。而当下垄断企业的挤 压,政府部门的限制,正大大压缩着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据相关资料,1994 年至 2004 年,全国就有770 万家个体户消失。领跑中国的长三角的苏州经济,被人质疑为“只长骨头不长肉”,说的是经济增长与人 均收入不对称。类似的岂独苏州?城市职工工资总额

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农民工工资状况十多 年没有明显改善,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热议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亦已成为中国最 大的公共问题,成为百姓背负的三座大山。再从中国最为突出的城乡二元分化中的农民状况来看。城市化浪潮本当是推进农村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是,我们的城市化,更多地显现为土地的城市化,而 非人口的城市化。尽管宪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是农民的集体资产,尽管农民已经拥有了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但由于政府垄断了土地的征用权,农民也就因之丧失了城市化带来的大好发展机会。地方政府创造了丰厚 的“土地财政”,开发商巧取了丰厚的“土地暴利”,而失地农民,常常陷入无地可种、无业可就、无保

4、可享的困境。虽说现在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新的阶段,仅每年从农村征走 300万亩耕地,每亩平均 五六万块钱拿来,几百万卖出去,我们还是从农村拿得多。更应引起我们警醒的是,这样的高增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了什么?“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在乡村间随处可见的墙上标语。可是,在东部不少地区“成长的 烦恼”中,“地荒”的红灯已频频闪烁。违法占地一路狂奔,基本农田难以守护,子孙后代生活的粮仓坐 落何处?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大?出于对GDP的政绩追逐,对“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依赖,一些地方政府争相“向底线冲击”,恨 不得一个早上让地下的矿藏资源全部变成今天的财富,恨不得一个早上都跑步进入重化工业时

5、代。在打破 了中国现时经济增长资源能源瓶颈的同时,也给子孙后代埋下了诸多发展的隐患;在滋养了重化工业高额 利润的同时,也向当地农民转移了生态环境的成本。在一个个粗放式开采的矿区,土地塌陷,水源渗漏, 树木枯死,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出现了一些不宜人居的死地。如山西,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 2万多平方 公里,全省超过1/7的地面悬空,地质灾害范围波及1900多个自然村、 220 万人。陕北的一些村庄,“煤 挖走了,水流干了,可怜的几棵树也差不多死光了。原来喜鹊、鸽子很多,现在连麻雀都很少见到。能飞 的都飞走了,只剩下大人留在这儿,不知道还能扛多长时间”。在多元利益的分化博弈中,面对那些缺席 的、无语的

6、、最为弱势的后代们,我们如何去肩起责任、去代表好他们最根本的利益?民生重于一切。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全民福利的增进,难以让那些困难的群体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 果,这样的增长和发展又有多少价值和意义?背离科学发展的根本,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或主动或被动 地将经济总量的推动作为政府任内惟一的要务,如何能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如何能有经济的永续发展?多 从民生的视角看一看,想一想,我们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将会有更多的清醒和深刻,我们对科学发展的实 践,将会有更多的自觉和紧迫。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产业的创新时代、经济的生态时代和发展的平民时代。科学发展观,渐已成为社会 的共识。问题是如何使这共识付诸实践。民生的症

7、结在民权,政府的转换在制度,我们的要务在于将这一 执政理念、战略导向,融入刚性的政绩体系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于让民众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并 且拥有相应的制度化、法治化的权益保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没有不付代价的发展。应当诘问的是,当下经济增长的代价,是否公 平负担,社会能否承受?还要付出多大,如何适时消解?关键是要转换发展思路谢鲁江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0.8个百分点。而在能源储量方面,我国的煤炭、石油、天 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这三者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一方面是浪费惊人,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如何破解这一长期存在的问

8、题?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各级政府的思想偏差,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节能严峻形势的形成,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原因,但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观因素。全社会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节能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用上工业大项目推动高速增长,是一些地方的习惯性选择,对经济增长指标层层攀比,对约束性的节 能目标却空谈应付;有的认为抓节能投入高,见效慢,费力不讨好,难显政绩;有的认为这是将来的事, 眼下还是“增长”来得实惠;还有的认为节能应是市场行为,政府不该介入在节约能源工作方面,各级政府长期存在“重宣传、轻落实,重开采、轻管理,重处罚、轻整改”的 “

9、三重三轻”现象,并集中表现为“体制不适应、政策不配套、结构不合理、技术支撑不到位、法制不完 善”等主要问题。如此,控制能耗的硬指标往往会变成软指标、高门槛会变成低门槛、重要性会变成次要 性。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我们科学认识并顺应客观规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 源的需求注定是急遽、大量增长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节约能源,不能一味限制能 源消费,而应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对能源战略意义的认识,探索我国能源战略的模式。“ 一五

10、”节能目标要求5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20%,意味着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末 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十一五”末的0.98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和统计口径),任务极其艰巨。节约能源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现 代化,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快又好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又快又好”的重要体现就是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的 同时,把过高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下来。目前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

11、 泽而渔”的发展已难以为继。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只是得到了一大堆经济增长的数字,而不得不面对高能 耗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这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将背 道而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调整,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基本环节。能耗居高不下,反映了我 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艰巨性。结构调整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必然加大降低能耗的难度。上半年 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能耗低的第三产业增速仍慢于工 业,而能耗高的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又有所上升。让GDP变绿、让产业变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节能,

12、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切实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节约型社会不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的。市场很难全面反映节能的真正价值,很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 远目标,在世界上能源资源也从来不是完全靠市场配置的。实践表明,节约型社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中,由政府主导、法律强制和社会参与共同形成的。节能是国家发展战略。要完善政府节能管理、监督和服务体系,形成统一负责、分工协作的节能管理 体制。明确国家鼓励节能的经济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谁节能,谁受益”的机制。将节能经费纳入政府 财政预算,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具体而言,要建立

13、以节能为导向的财税价格政策体系,建立以节能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节能 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建立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降低政府机构和建筑领域的能耗,优化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尽快修订有关法律,坚决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完善制度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辛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下大力 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全社会也日渐形成浓厚氛围。这种态势很好,有了认 识就有了自觉,有了自觉就会转化为行动。这表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看到,要真正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

14、大战略任务,单单有认识是不够 的,还需要有保障认识付诸行动的制度安排。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还是制度靠得住”。我们要通过既 科学规范又切实可行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制度保障,最为重要的就是除旧布新,消除阻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旧的制度体制,建立与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制。和谐社会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在对我国发展阶 段性特征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全面把握和科学应对上。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形成有 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

15、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节约 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民主法治和充满活力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要求,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完善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 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巩固和发展民 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建设方面,既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规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提供思

16、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又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 要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发展公益 性文化事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我们目前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相对照,还有不小的差距。经济社会转 型导致的波动,利益群体分化引发的冲突,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着极大挑战。我们要适应新情况 新变化、新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 求、解决利益矛盾,促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保 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 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