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2948902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演示实验,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深入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课标解读: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3、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三、复习目标

2、: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进行部位基础知识。2、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够扎实的运用以上基础知识解释具体问题。2、 能够融会贯通的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学会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的实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涉及的实验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 难点提示: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一个是积累能量,一个是释放能量。其本质是两过程(反

3、应)的能量转换器不同,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进行,所以能够积累能量,而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进行,所以释放能量。2、光合作用实验的成败关键一是有无正确对照,叶子的一部分的正反两面一定要全部遮住,不透光;二是实验材料(天竺葵)一定要在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以消耗掉叶子中固有的有机物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3、叶绿素易溶解在酒精中,淀粉不溶。因此酒精水浴加热可以为叶子脱色。4、常见的造成植物死亡的原因有:环行剥皮。切断了筛管,叶子无法向根部输送有机物,植物根部无法呼吸死亡。浇水过多造成植物根部“溺水”,水赶跑了土壤中的氧气,影响了根的呼吸作用。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照、水、空气。(想一想

4、为什么?)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但对于综合运用这部分知识还不是很熟练,做一些比较综合的题目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及其联系。六、教学方法:1、 运用“总分总”的方法,即先总的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再分别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具体复习各小部分知识,最后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2、复习原则:掌握一个知识点,会做一个典型题例,能够针对知识点和题例举一反三。3、 针对具体问题适时进行学法指导。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七、复习过程1、“我学到了什么?”我们已经学过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信在同学

5、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就是“我学到了什么?”。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看谁说的又好又准确。2、“温故而知新” (1)展示知识提纲:(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表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实质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贮存能量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写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由此回答二者的联系是什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学生回答:相互对立,相互依存。(3)观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视频,边看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要把盆栽的天竺葵放

6、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做遮光处理?为什么要用酒精?为什么要隔水加热?为什么要用碘液?3、“各个击破” -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光合作用:、有机物(淀粉):淀粉遇碘变蓝。典型题例:以下是某同学做“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得到的结果,请分析作答。实验方案:1、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2、用黑纸片将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子遮盖图中的B部分,放在明媚 阳光下照射几小时;3、脱色处理,滴加碘液,检验图中A、B两部分是否都含有淀粉。(1)、图中A、B两部分中,A在实验方案中是起( )作用的;(2)、向整个叶片滴加碘液,A、B两处具有什么变化?为什么?(3)、在实验方案中,如果不将天

7、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友情提示:探究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氧气:典型题例:阳光充足时,水绵成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A. 光合作用减弱,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B. 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C. 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D. 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能量:典型题例:木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木材中储存的能量为()。A.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大量能量 B. 电能C.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的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D. 太阳光能呼吸作用:、 问题一: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题例:根据下表的内容分析问题:

8、项目初始温度实验后温度温度变化甲保温瓶(萌发的种子)2024上升4乙保温瓶(干燥的种子)2020.5升高0.51.甲、乙保温瓶与实验有关的主要差异是:甲瓶内是-,乙瓶内是-;2.保温瓶内的温度升高,热量来源于-。3.种子呼吸能释放-,部分以-的形式散失。4.甲保温瓶内的温度升高显著,说明-。、问题二: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题例:某同学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中放入潮湿的种子,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实验也能成功,其原因是()A.种子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同时进行D.呼吸

9、作用、光合作用都不进行、问题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题例: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 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这一做法的具体目的是()。A、测量窖内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含量C、主要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一氧化碳含量3、“小试牛刀”(1)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 )A、阳光和氧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C、阳光和温度 D、阳光和二氧化碳的浓度(2)用瓦盆养花比用瓷盆好,原因是( )A瓦盆容易保持水分 B瓦盆透气,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C瓦盆能给植物提供更多无机盐 D瓦盆便宜(3)麦收和秋收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尽快将粮食晒干并存储起来这样做的目

10、的是()A以免粮食发霉 B降低蒸腾作用 C杀死细菌 D抑制呼吸作用(4)植物从外界获取能量的基本途径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5) 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3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3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解析:有机物的累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6)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方面的转化:一方面,把简单的 制造成复杂的 ,并且释放出 ,这是 转化过程;另一方面,在把 制成 的同时,把 转变为

11、储存在 中的能量,这是 转化的过程(7)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导致甲乙两地甜瓜口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夜间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影响吗?怎样影响?夜晚1225白天3333平均温度()甲地乙地根据所给资料,请你解释甲地甜瓜为什么比乙地的甜?4、“课堂小结” (请同学总结)5、进一步强化知识运用(体验中考题型)二氧化碳吸收氧气释放1(盐城市中考)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A仅有光合作用B仅有呼吸作用C仅有蒸腾作用D、以上三者都有2(徐

12、州市中考)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3(临沂市中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步骤如下: 在广口瓶中加入蒸馏水至上图所示位置(蒸馏水加热后迅速冷却,基本没有空气也没有二氧化碳),取新鲜的、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在广口瓶中,并安装好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打开开关K1、K2,由导管A向瓶内用力吹气23分钟后,关闭K2,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约5分钟后,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容器的水则受气体的挤压由导管A的管口处排出(根据水的排出量,可推知产生的气体量)。当广口

13、瓶中产生的气体达一定量时打开K2,取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迅速放在导管B的管口处,观察现象。 阅读后请回答:(1)向装置吹入气体前,阳光照射下有无气泡产生? ,此步骤是否可以省略并说明理由 (2)步骤中观察到卫生香的现象是 。(3)请推测此探究实验的结论: ; 。4(唐山市中考)(6分)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A、B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植株培养液植株的重量(g)重量增加量(g)实验前实验后A加土雨水92378268B雨水9114554(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来自根尖的_从溶液中吸收的水分外,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2)植株A、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