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毒性中药中毒解救方法上篇 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一、乌头类药物 (一)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1.中药材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2.中成药 追风丸、活络丸、追风透骨丸、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二)中毒机理 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三)中毒表现 1.神经系统 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 (四)中毒原因 1.过量服用为主要原因 2.用法不当,如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 3.泡酒服用或与酒同用 4.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 (五)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2.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3.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4.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一)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二)中毒机理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三)中毒表现 (四)中毒原因 (五)中毒解救 1.病人需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惊厥痉挛),吸氧 2.清除毒物,洗胃、导泻较大量的静脉输液,以加快排泄 3.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 4.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 (一)含蟾酥的中成药 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二)中毒机理 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三)中毒表现 1.循环系统 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2.消化系统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四)中毒原因 (五)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2.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服用颠茄合剂等。
3.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四、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一)含雄黄的中成药 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等 (二)中毒机理 雄黄主要成分含二硫化二砷(As2S2),此外还含有少量三氧化二砷(As2O3) (三)中毒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 2.各种出血症状 3.肝肾功能损害而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 4.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5.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等 (四)中毒原因 (五)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输液,服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吸附毒物,保护黏膜,必要时可应用二巯基丙醇类 2.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3.甘草、绿豆煎汤饮用,也可用中医对症治疗五、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一)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
(二)中毒机理 此类药物含汞,属汞中毒 (三)中毒表现 (四)中毒原因 (五)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输液,服用牛奶、蛋清等也可用二巯丙醇磺酸钠类、硫代硫酸钠等解毒 2.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3.甘草、绿豆煎汤饮,或以土茯苓煎汤饮 下篇 毒性中药的中毒解救 一、香加皮 1.不良反应表现 (1)消化系统 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心血管系统 主要为心律失常,如心率减慢、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动物毒性实验表明香加皮中毒后多表现为血压先升而后下降、心肌收缩力增强、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加,继而心输出量减弱、心率不齐,乃至心肌纤颤而死亡 2.可能的机制 香加皮所含强心苷类化合物,表现为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 ①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引起胃肠道反应; ②抑制窦房结,并直接抑制心脏房室传导组织; ③抑制Na+-K+-ATP酶,促使心肌细胞内K+大量丢失,增加心肌兴奋性,提高异位节律点(如房室结)自律性,引起心率失常,甚至室颤; ④抑制脑细胞氧的利用; ⑤减少肾脏血流量 3.中毒解救 (1)甘草15g,绿豆30g,水煎服。
(2)心律失常时,干姜6g,附子12g,甘草6g,葱白2节,煎服每2~4小时服1次禁用钙剂、拟肾上腺素药 (3)心跳过缓时注射阿托品0.5~1mg,必要时重复注射 (4)呼吸困难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 二、蓖麻子 1.不良反应 蓖麻毒素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和肌内注射均可致人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8h,临床主要表现为: (1)消化系统 口麻、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胃肠炎,黄疸以及中毒性肝病等 (2)呼吸、循环系统 呼吸、循环衰竭 (3)网状内皮系统 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毒血症、高热 (4)血液、泌尿系统 溶血;血便、血尿、少尿、尿闭等中毒性肾病 (5)精神系统 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手舞足蹈、昏迷、幻觉、癫痫样发作 (6)有时可伴发过敏反应 如口唇青紫、荨麻疹 2.可能的机制 蓖麻子主要含有脂肪油和蓖麻毒素蓖麻毒素对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有: (1)抑制蛋白合成这是蓖麻毒素的主要毒性作用机制,过程较为复杂,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RTB与细胞受体结合,形成通道;②蓖麻毒素内吞,形成内吞体;③完整的毒素在高尔基体或粗面内质网中裂解为A链和B链,A链转位至胞浆;④A链在胞浆中催化失活60S亚基,切下其组分中28SrRNA上特异的腺嘌呤,从而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蓖麻毒素诱导体内单核细胞、淋巴样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引起组织坏死出血毒素诱导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3)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蓖麻毒素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不仅诱导细胞免疫,而且诱导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 (4)细胞凋亡蓖麻毒素可诱导巨噬细胞、未成熟T细胞出现DNA破碎,而后者被认为是与凋亡有关的生化改变之一 3.中毒解救 (1)用1:4000高锰酸钾或2%~3%药用炭洗胃,口服5mg酒石酸锑钾催吐,用50%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而后口服牛奶、蛋清、冷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2)对症治疗 ①如有惊厥,可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等 ②剧烈呕吐、腹泻时,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钠注射液,并给予止吐剂,心力衰竭时用强心剂 ③出现溶血时,可用激素,并给予补血药有心律失常时,可给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 ④如有条件,可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并输血出现过敏休克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氢化可的松、间羟胺、山梗菜碱、氨茶碱抢救。
(3)中药治疗 ①仙人掌30g,捣烂如泥,加适量肥皂水灌肠 ②甘草30g,沙参15g,金银花15g,黄连9g,云苓3g,水煎,分2次,早晚服 ③防风30g,甘草15g,水煎至200ml,1次服 三、雷公藤 1.中毒反应症状 (1)消化系统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损害,少数可致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统 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急性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生殖系统 对男性患者雷公藤可抑制精细胞中酶的活性,导致精子产生和成熟发生障碍,表现为精子数量显著减少,长期用药还会导致性欲减退、睾丸萎缩;对女性患者雷公藤可抑制其卵巢功能,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减少、卵巢早衰 (4)神经系统 头晕、乏力、失眠、听力减退、嗜睡、复视,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5)泌尿系统 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服药后迅速出现或逐渐发生少尿、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或伴肾区叩击痛,常常发生于过量中毒时 (6)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心动过缓、气短、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ST-T段改变),严重者可见血压急剧下降,个别出现室颤、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7)皮肤黏膜损害皮肤糜烂、溃疡、斑丘疹、荨麻疹、瘙痒等 2.可能的机制 雷公藤的主要毒性物质为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醋酸乙酯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中活性最高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也是雷公藤引起毒副作用的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导致肝损伤与激活肝中Kuffer细胞,释放大量TNF(肿瘤坏死因子)及NO(一氧化氮)有关,也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雷公藤甲素还可损伤内皮细胞,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蛋白成分漏出至肾小球囊,刺激壁层上皮细胞增生,若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雷公藤导致骨髓抑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醋酸乙酯有关 3.中毒解救 (1)紧急处理 中毒后立即停药、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 ①如出现急性肾衰竭时,应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输入,给药后仍无尿,可静脉滴注呋塞米 ②如有急性溶血,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③如有继发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 (3)中药治疗 ①杨梅根60g,水煎,内服 ②鲜乌蕨150~250g,捣汁,配香附、三七、鸡血藤、茜草、广木香、青木香各15g,冰片1.5g,共研为末,每次3~9g,细粉对汁服。
③绿豆120g,甘草30g,水煎服 ④鲜地捻90~150g,水煎服或灌服,严重时每4小时服用1次蛇莓60g,绿豆60g,冷开水浸泡,绞汁服 ⑤铁箍散60g,大黄、芒硝、防风各18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4小时服1次,2次服完,连服2剂 ⑥鲜凤尾草90g,塘螺60g,乌桕树鲜嫩芽10余个,混合,洗净后捣汁,吞服1~2次 四、黄药子 1.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报道的与黄药子及其制剂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肝毒性,且有死亡病例发生其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以混合性损伤为主,兼有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的症状,且损伤程度和剂量与给药时间有关实验室检查血ALT、AST、TBiL等显著升高 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头晕、厌油腻,有的伴有巩膜、皮肤黄染,瘙痒、大便灰白等,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肝炎等,有的患者伴有胆囊炎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