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174714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培训提纲(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农惠农政策培训提纲一、支农惠农政策概念、主要内容和意义支农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支农政策历史演变阶段年代所处时期演变内容第一阶段(1949-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此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常小。第三阶段(1978-199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等

2、改革时期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第四阶段(1994-200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已有政策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第五阶段(2003-今)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阶段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传统的运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一是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二是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结构的调整、

3、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 “一号文件”。(1982-1986年,分别出台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2005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

4、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006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一号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

5、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2008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2009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内容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

6、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010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包括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等。2011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2年一号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

7、”工作的重点。2013年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一号文,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内容。国家连续出台的这11个“一号文件”,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

8、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11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围绕一号文的落实,我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农业方面,国家农业部2014年发布了50项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1.种粮直补政策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3.良种补贴政策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6.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7.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11.农业防灾减

9、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12.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支持政策13.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支持政策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15.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16.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政策17.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18.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政策19.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21.动物防疫补贴政策2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24.渔业柴油补贴政策25.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26.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27.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政策28.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29.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30.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31.

10、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32.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33.农村沼气建设政策34.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政策35.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3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37.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政策38.阳光工程政策39.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40.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41.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42.农业保险支持政策43.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44.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45.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46.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47.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48.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政策49.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50.农村、农垦危房改造政策实

11、施支农惠农政策的意义1、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2、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之有能力进行更好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3、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4、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二、重点农业政策解读政策比较多,重点讲解一下普遍性的,与大部分群众有关的几项政策。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直补)政策(一)政策背景长

12、期以来,我国粮食补贴一直补贴在流通环节,即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财政补贴国有粮食企业。这种补贴方式对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补贴环节多、效率低、农民获益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财政部自2000年开始着手研究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提出了将补贴在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建立粮食直补制度的设想。粮食直补改革从2000年底开始酝酿改革方案,2002年至2003年部分省进行试点,2004年国家粮食直补政策正式出台。为进一步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我省自2009年起,在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基础上,对种粮大户再予以奖励。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党中央

13、、国务院关注民生,重视“三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二)操作流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基本操作流程:中央拨款省测算分解县乡财政到省到县兑付到户1财政部及时将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款拨付到各省。粮食直补资金从现行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中优先安排。2县乡财政部门负责对每个农户补贴情况进行村级公示后,给农户发放补贴通知书,并将补贴资金兑付给种粮农户。为方便农民领取补贴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一卡(本)通”,由县、乡财政部门给每个农户开设一个补贴银行专户(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将补贴资金从财政专户转给承担发放补贴的金融机构,直接将资金发放到农户

14、的存折上。(三)我省具体政策内容1补贴对象:全省种植小麦的农民。2补贴依据及标准: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2009年和2010年,青岛、东营、烟台、威海、莱芜5市每亩补贴15元,其余各市每亩补贴14元。对种植面积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再增加奖励补贴10元(每年补贴政策明确后,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3兑现方式:通过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齐鲁惠农一本通)兑现。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一)政策背景2006年国家出台实施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改革,逐步理顺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体系。国家对农用柴油统一调价后,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收益。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

15、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经国务院批准,综合考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因素,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通过粮食直补建立的可靠补贴渠道,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补贴。2009年,财政部认真总结近年来直补工作经验,建立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统筹考虑农资价格、粮食价格变化和财力情况,适当安排农资综合补贴,及时弥补农民种粮增支,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给农民种粮再吃“定心丸”,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鼓励多产粮、多调粮、产好粮的原则。中央对各省(区、市)资金的分配,主要按照各省(区、市)粮食生产状况(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和农业生产资料预计涨价增支情况(柴油、化肥等用量及预计涨价幅度)等因素测算,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以及产区内部省份之间亩均补贴标准拉开合理差距。(二)我省具体政策内容1补贴对象:全省种植小麦的农民。2补贴依据及标准: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近两年来,小麦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为每亩111元。3兑现方式: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