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åF V§3.5 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一要看它受到什么外力,二要看它的初速与外力方向的关系物体运动某时刻的加速度总与该时刻所受的合外力相对应,而某时 刻的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与该时刻所受的力没有直接对应关系å(1)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F =0, a =0当V =00时,物体静止:当V ¹00时,物体以 0 作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作直线运动:åF=恒量, a =恒量,物体作匀变速运动当V =00时,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V ¹00时,如果 与 0 同向,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åF和V0反向,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åF=变量, a =变量,物体将做变加速运动如果方向不变大小变,物体作如有空气阻力的竖直上抛运动;若大小和方向都变,物体的运动更要具体分析 (3)物体作曲线运动①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作曲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某点的切线方向上,合力在切线方向的分量产生切向加速度,它描述速度大小改变的快慢;合力在法线方向(径向)的分量产生法向加速度,它描述速度方 向改变的快慢。
②抛物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而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作轨迹为抛物线的运动如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抛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当合力与初速的方向垂直时,物体做类平抛运动;当合力与初速的夹角小于 90º时,物体作类下抛运动;当合力与初速的 夹角大于 90º时,物体作类上抛运动a 2③圆周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保持不变,而速度与合外力保持垂 直,则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切向加速度为零,法向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故此时合 外力就叫向心力F =mV2/ r或åF =mrw 2向心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质点产生向心加速度,这个力或这几力的合力就叫向心力不要在分析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再无中生有地受到一个向心力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在法向上有一个分量,这一分量即为向心力;在切向上也有一个分量,这一分量使速度大小有变化 所谓离心力是对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给提供它的向心力的另一物体的作用力,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共同提供的,则离心力必作用在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应的物体上,所以,除了只有一个物体提供m m11a2向心力的情况外,一般不能把离心力说成是向心力的反作用力。
当合外力提供的向心力小于物体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m3图 3-5-1a3将远离原来的轨道作离心运动;当合力提供的向心力在某时刻消失时,物体将沿该时刻的速度方向飞出,这些现象的实质是物体的惯性所致,而不是所谓离心力的作用在非惯性系中提出的惯性离心力这一虚拟力,也与上述离心力根本不QKPB同,决不能混淆Aq如下是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图 3-5-2先设 物体不动,那么当 物体下降 时 物体将上升;再设 物体不动,当 物体下降物体将上升实际上 物体下降物体下降3y =Ax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某一种力(一般是弹力或摩擦力)作用下一起运动,叫做联接体,解联接体的问题一般要用隔离法,即把某一个物体隔离出来进行分析,有时联接体中的各个物体具有不同的加速度,必须确定它们的加速度之间的 关系如图 3-5-1 所示的装置,细绳不可伸长,三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那么它们的加速度a , a 和a 1 2 3之间有什么关系呢?m m h m h / 2 m 2 1 1 3 1 1m h , m h / 22 2 3 2当上述两种运动结合起来,则m h , m h , m 1 1 2 2 3物体应是上升h +hh = 1 22。
它们对时间的变化率(即速度)之间也有上述关联,即v =312( v +v ) 1 2它们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是a =312( a +a ) 1 2再如图 3-5-2 所示的物体系,由于 B 球受重力作用,使 B 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三角形劈 A 向左做加速运动,设球和劈在原来的 K 点接触,经过时间Dt之后,球上的 K 点移动到了 P 点处,劈上的 K 点移到了 Q 点处,显然△KPQ 和劈 的剖面三角形是相似的,即∠KQP 等于劈的底角θ,因此PK / QK =tgq同样,任何时刻都有v / v =tgqB Aa / a =tgqB A如图 3-5-3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沿着抛物线 型的轨道从 h 米y =Ax 2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试求小球到达轨道底部时对轨道的压力小球到达底部时 的速度v = 2 gh根据第二讲的讨论可知,抛物线 底部的曲率半径l =1/(2 A)小球在底部时受到二个力:重力 mg 和轨道弹力 N,因此v 2N -m g =mlN =m g(1 +2 h / l ) =m g(1 +4 Ah )Nmg图 3-5-3h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用细绳连接起来,置于光yml滑平面上,绳恰好被拉直。
用一个恒力 F 作用在连绳中点,F 的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绳的初始位置(图 3-5-4),xlmF图 3-5-4F 力拉动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球问:在两小球第一次相撞前的一瞬间,小球在垂直于 F 的作用线方向(设为 y 方向)上的分速度多 大?由于绳的张力和方向都在不断改变,因此两小球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我们 应用两种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化一是先研究小球在某一方向即 F 作用的线方向(设为 x 方向)上的运动:当绳与作用线成 a 角时绳上的张力T =F2 cos a,这个张力使小球产生的在 x 方向上的加速度为可见,a 和axa =T ×cos a / m =F /(2m)x无关,即小球在 x 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图 3-5-5)( s -l )FS二是只考虑小球运动的初、末两个状态:设 F 的作用点共移动了 s 距离,则小球在 x 方向上运动了的距离,小球碰撞前在 x 方向上的速度为ayTaaxFv = 2a ( s -l ) = F ( s -l ) / m x x在这段过程中,F 力做的功为 s ,根据动能定理图 3-5-51 F =2 ´ m ( v22 +v 2x y)F =F ( s -l ) +mv Sv = Fl / my2y应该说明的是,因为动能定理是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因此只适用于惯性系。
虽然相对不同的惯性系,F 做功的位移和物体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但 动能定理却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