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常规实验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2页
文档ID:420065102
高中生物常规实验_第1页
1/2

高中生物常规实验 [本专题包括必修16个常规实验及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与解题思路]一、 常规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材料相关原理或本卷须知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 还原糖鉴定:2ml样液+2ml斐林试剂→水浴煮沸2min.2、 脂肪的鉴定:切片→染色→镜检3、2ml样液+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1、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还原糖的鉴定要选用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3、脂肪切片染色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3、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要留下局部组织样液做对照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使DNA表现绿色,吡罗红使RNA表现红色利用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能够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放大、倒立的虚像取镜→对光→压片→低倍镜→高倍镜换高倍镜前应先把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渗透作用原理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导引法1、选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是因为紫色液泡明显,便于实验观察。

2、应用:鉴别死活;测定浓度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淀粉遇碘形成蓝色的络合物淀粉酶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呈蓝色1、温度或PH都应设置三组:低温(强酸)、适宜、高温(强碱)2、所加试剂的顺序必须严格温度的是先加底物→水浴→加酶;PH的是先加酶→控制PH→后加底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观察和记录用无水乙醇提取层析液(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1、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2、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体受到破坏3、过滤时不能用滤纸而用单层纱布,以免滤纸吸附色素,降低滤液中色素的含量,影响实验效果4、画线要细且直,可防止色素带重叠,使色素分子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做到扩散起点一致5、分离色素时,不让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于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实验效果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1、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2、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产生灰绿色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无酒精存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1、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细胞相互分开2、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利于染色3、龙胆紫溶液(碱性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压片是使细胞分散开来,利于观察解离液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混合液(1:1)0.01g/ml的龙胆紫溶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1、 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2、 要保证调查的群体充足大,要随机取样3、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群体实行,分析其遗传方式,在某家族中实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1、取样之前应将试管中的培养液摇均2、计数血球计数板方格内的和相邻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数量3、后期因为酵母菌过多,难于计数,所以应先稀释再取样计数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 操作环节:取样、采集、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2、 常用取样器取样实行取样,不适用于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实行调查3、 采集的小动物能够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4、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 探究对落叶的分解:实验组的土壤实行灭菌处理,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2、 探究对淀粉的分解:实验组在淀粉糊中适量的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在淀粉糊中加等量的蒸馏水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 原理: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能实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有充足的分解者,要有适宜的食物链,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2、 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密闭的3、 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