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82824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文学作品长恨歌、引言王安忆的长恨歌自 1995 年问世以来,屡获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也受 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誉,是当下文学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综合各家之言,笔者发 现,长恨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历史怀旧角度阐释作品。 “长恨歌发表之初,钟山杂志曾专程到上海召开了作品讨论会,而与会的 评论家也大多将它看做是一部好看的怀旧小说”。1996 年,罗岗撰文对长恨歌 的怀旧主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二是从城市主题角度阐释作品。华霄颖把长恨歌 置于上海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深入探索了上海市民文化尤其是弄堂文化对 作品的影响。陈思和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则是刻意地为上海这座城市立像, 她不但写

2、出了这个城市的人格形象,也刻意写出了几代市民对这个城市曾经有过 的繁华梦的追寻”。三是从女性叙事角度阐释作品。1998 年,南帆撰文提出“长 恨歌的城市是一个女性视域之中的城市”,这种女性视域的运用使得小说“同 波澜壮阔的主流历史疏离了”。 张浩指出长恨歌“将城市从男性的文学传统 中解放出来,用女性鉴赏的眼光描写了城市的种种趣味,以及女性对这个城市的 感觉”。四是从叙事学角度阐释作品。长恨歌独特的叙事技巧引起了学界的注 意,南帆发现“长恨歌的文本出现了某种奇异的特征 : 散文式的抒情和分析 大量地填塞于人物动作的间隙”。颜琳认为长恨歌“是对传统小说成规和构成 要素的又一次反叛”。五是运用比较研

3、究方法,把王安忆与张爱玲进行对照。1996 年,读书杂志刊登了王德威的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该文开启了国内张爱玲 与王安忆比较研究的先河。此外还有论者从宗教文化、悲剧意识、人物塑造等多 个方面解读作品,拓展了长恨歌的阐释空间。再一次细读文本,笔者发现, 长恨歌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这就是器物的大量描写。 据不完全统计,长恨歌涉及的器物数量不下 20 种,大致可分为衣物、食品、 用具三大类,有的贯穿全文,有的只在某一个阶段出现。王安忆曾说“器物是小 说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在长恨歌中,这些数量众多、频繁出现的器物究 竟有什么意义? 它们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还是被作

4、者赋予 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这些器物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 联? 本文拟从“器物”进入长恨歌,重点选择“金条”、“服装”、“家居”三个类型作为分析范例,尝试着从细微处打开一条通向文本深处的通道。二、金条: 关乎小说的说服力熟读长恨歌的读者不难发现,在王琦瑶波澜不惊的人生中,穿梭过很多人。 有的转瞬即逝,仿佛过眼云烟; 有的短暂停留,然后不知去向; 有的来来去去, 最终选择离开。掐指数去,唯有一盒金条,在王琦瑶的人生中静静地守护着,不 离不弃,相伴左右,直到生命的终止。这一盒金条,在小说中无疑成了仅次于主 人公王琦瑶的一个重要角色。金条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说第一部行将结束的时

5、候, 时间是 1948 年。一个漆黑的夜晚,李主任将一个装有金条的木盒放在王琦瑶枕 边,此后俩人再无聚首。带着这盒金条,王琦瑶走进了新时代。金条第二次出现, 是在小说第二部快要结束的时候,时间是 1965 年,与第一次出现,中间隔了快 二十年的光阴。未婚的王琦瑶生下了来路不明的女儿,因为孩子出麻疹,手头紧, 托人兑换了一次金条。金条第三次出现,是在小说第三部的第一章,时间是 1977 年,与第二次出现,相隔又有十余年。这一次王琦瑶动用李主任留下的金条,并 不是生活窘迫,而是为了购买衣物,追赶时尚。金条第四次出现,是在小说第三 部的第二章,时间与上一次相隔不久。王琦瑶这一次兑换金条,原因是女儿的

6、男 友小林被大学录取,为了表示庆贺,她打算出钱让小林带女儿去杭州旅游。金条 第五次出现,是在小说第三部的第四章,王琦瑶的故事行将结束,时间是 1985 年 年过半百的王琦瑶为了留住比自己小一轮的男人,拿出装金条的雕花木盒,可老 克腊并没有接受金条,而是选择逃走。金条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小说的结尾。这 一回,金条要了王琦瑶的命。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一个叫长脚的年青男子潜入 王琦瑶的卧室偷盗金条,被发现后,用手掐死了王琦瑶。作为物质形态的金条为 什么在小说中贯穿始终? 它与王琦瑶的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 ? 它又是如何 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内在肌理?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何谓小说的逻辑、情理与说

7、服力。王安忆 曾以小说中的“生计”为例,专门探讨过小说的逻辑、情理与说服力问题。她说: “小说中的生计问题,就是人何以为衣食? 讲到底,我靠什么生活? 听起来 是个挺没意思的事情,艺术是谈精神价值的,生计算什么? 但事实上,生计的问 题,就决定了小说的精神的内容。”一个作家“如果你不能把你的生计问题合理 地向我解释清楚,你的所有的精神的追求,无论是落后的也好,现代的也好,都 不能说服我,我无法相信你告诉我的”。谢有顺充分肯定了王安忆提出的这个问 题,他说: “现在很多的年轻作家,都在写一种都市男女的时尚生活,他们笔下 的主人公,出入高级酒店,住昂贵的房子,开好车,穿名牌衣服,喝洋酒,到国 外度

8、假,过着很奢华的生活,可是作家从来没有对他们的生计和收入作合理的解 释,他们何以有这么多的钱来维持这种奢华的生活? 作家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 个问题。”王安忆和谢有顺虽然谈的都是小说中的“生计”,实际上关乎的却是 小说的逻辑、情理与说服力问题。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在现实的合理性尤其是情 感的合理性中让人物立起来,否则的话,就会失信于读者,大大降低作品的说服 力和艺术感染力。因为一个简单的细节,常常隐含着生活的常识和逻辑,最能见 出作家的功力。长恨歌中的金条就是如此。它是李主任留给王琦瑶的最后礼 物。从李主任的角度来看,时局动荡不安,自己来去无定,俩人总是聚散无常。 也许是预感到生离死别的到来,也

9、许是为了补偿王琦瑶的感情付出,也许是希望 自己离开后王琦瑶的生活有个保障,李主任把一盒金条交给王琦瑶。于情上,这 是说得通的。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而王琦瑶又是 书写上海的最佳人选,这里有一个问题作者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即王琦瑶的“生 计”,因为它关系到小说的说服力问题。作者安排李主任给王琦瑶留下一盒金条, 于理上,这是必须的。王琦瑶原本是上海弄堂里颇有姿色的一名女子,因缘际会, 参加“上海小姐”竞选,获得第三名,继而成为军政要员李主任的外室,过上了 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小说第一部围绕王琦瑶竞选“上海小姐”的事件前后,“使 一个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通过自己的血肉之躯

10、内在地展现出来”。可是好景不长,李主任因空难身亡。按理说,王琦瑶完全有可能像莫泊桑项 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那样,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生活陷入困顿之中; 或者 像曹禺雷雨中的鲁侍萍那样,为了生存,四处奔波。这样一来,王安忆借助 王琦瑶书写上海的愿望就要落空。因为上海市民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精致优 雅,如果让王琦瑶像玛蒂尔德或者鲁侍萍那样,沦落到社会底层,每天为生存忙 碌,饱经风霜,恐怕她就不能承担起为上海塑像的责任了。实际上,在小说中, 搬离爱丽丝公寓、住进平安里的王琦瑶,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与娘家也不怎么来 往,又没有丈夫可以依靠,还要独自抚养私生女儿,却把日子过得精致优雅、从 容闲适,五十多

11、岁了还风韵犹存,被年轻人推崇为老上海的生活指南,并且还与 比自己小一轮的老克腊发生恋情。王琦瑶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她抚养私生女、追 赶时尚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就不能不提李主任留给她的那盒金条。1949 年之后,失去李主任的王琦瑶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沦落到社会底 层,除了帮人打针之外,终日与几个闲散人员在家打麻将、喝茶、喝咖啡、聊天, 还要变着花样准备点心。1960 年代初,饥荒席卷中国大地,单身的王琦瑶生下 来路不明的私生女,不但没有半点慌乱,为钱所困,反而还有闲心与康明逊藕断 丝连,谈情说爱。文革结束后,年过半百的王琦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购置新 衣裳,外出旅行,出入高级餐厅。这种不足为外

12、人道的闲适生活是需要经济基础 做保障的,资本家太太严家师母和资本家少爷康明逊每月有定息,生计自然不是 问题。王琦瑶并没有很高的收入,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她的底气究竟从何而 来? 王安忆倘若不能交代清楚,王琦瑶的生活恐怕缺乏现实依据了,小说的说服 力也就大打折扣。小说中有这么几段话很值得思考: “当时李主任离开之际,留 给她的那盒子里,是有一些金条,这些年都锁得好好的,一点没动过,作不备之 需”,“当王琦瑶明白嫁人的希望不会再有的时候,这盒金条便成了她的后盾和靠 山”。原来作者早就安排好了,所有的问题因为有了李主任的那盒金条都迎刃而 解。王安忆之所以要让李主任为王琦瑶留下一盒金条,并且在小说中

13、贯穿始终, 用意是很明确的。她不希望李主任死了以后,王琦瑶的生活像玛蒂尔德或者鲁侍 萍那样发生重大转折,以至于沦落到社会底层,生活艰难窘迫。王安忆必须把王 琦瑶的生活来源向读者作出合乎情理的交代,让读者相信王琦瑶的生计根本不是 问题。唯有如此,失去李主任的王琦瑶的故事才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从某种意义 上说,金条不仅仅是李主任对王琦瑶感情付出的补偿,更是王琦瑶赖以生存的物 质保障,是王琦瑶的定心丸。它不仅关系到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决定着作者 为上海塑像的愿望能否实现。三、服装: 见证时代变迁谢有顺曾说: “当代作家写历史,一般都不敢写器物”,“因为他没有这方面 的常识,即便写,也写不好。像苏童的

14、妻妾成群,可以把那种微妙的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写得入木三分,但他还是不敢轻易碰那个时代的器物”。 王安忆却有 些不同,她比较喜欢通过一些器物的描写来表现某个时代的风情。在长恨歌 中,人们穿戴衣物不仅仅是蔽体御寒,还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尤其是主人 公王琦瑶的着装,生动地演绎了上海从 1940 年代到 1980 年代的浮华沧桑,见 证了这座城市 40 年的历史变迁。长恨歌第一部讲述的是老上海的故事。王安忆本人没有这个时代的生活 经验和常识,但她借助一系列器物的呈现,把上个世纪 40 年代老上海的城市风 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随处可见的体现老上海元素的弄堂、石库门、有轨电 车、留声机、照相馆、电

15、影、旗袍、咖啡等器物,生动地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老上 海的清明上河图。尤其是关于旗袍的描写,更像一个道具,引领读者进入旧时光 的戏剧中。小说第一部的时间跨度大约 3 年,旗袍的出现频率不下 8 次,远远 超过第二部和第三部出现的次数。据不完全统计,王琦瑶的每一次重要出场都是 身着旗袍,并且颜色和款式各不一样。提着花书包走出弄堂的王琦瑶穿的是阴丹 士林蓝的旗袍,走进程先生照相间的王琦瑶穿的是家常花布旗袍,参加女同学生 日晚宴的王琦瑶穿的是素色旗袍,参加上海小姐选美比赛的王琦瑶穿的是缎面绣 花的粉红旗袍,从女同学家落荒而逃的王琦瑶穿的是短袖月牙白绸旗袍,出场为 百货大楼剪彩的王琦瑶穿的是粉红缎旗袍,约

16、会军政要员李主任的王琦瑶穿的是 白色滚白边的旗袍旗袍是民国时期中国女子最为风尚的服装。1921 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1929 年, 中华民国政府将其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在老上海的斑驳光影中,旗袍是一道独 特的风景,是这个城市最贴身的美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女性十之八九穿 着旗袍,旗袍成为当时女性衣橱中不可或缺的服饰。1930 年代的电影明星、月 份牌时装美女画和各大报刊杂志的文化传播中,无不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以至 于在人们心目中,描写老上海风情,绝对少不了旗袍。1980 年,香港无线电视 台出品的民国电视剧上海滩在大陆热播,女主人公冯程程的旗袍给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2007 年,香港导演李安执导的以 20 世纪 40 年代上海为背景的电 影色戒在演绎老上海风情时,也选择了旗袍。有人计算过,女主人公王 佳芝在影片中前前后后共换了 27 件旗袍。总而言之,几乎所有讲述民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