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1697856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帕金森类药综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锥 体外系功能障碍的慢性进行性疾病。PD的主要病理表现 是黑质内DA神经元变性,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DA) 含量减少,而DA的耗竭程度与PD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同时还伴有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r氨 基丁酸和神经肽15 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和平衡失调,从 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肌肉震颤、僵直、姿势障碍、 运动困难等。经典的帕金森病要主要包括拟多巴胺类药和抗胆碱 药两类。前者通过直接补充 DA 前体药或抑制 DA 降解 而产生作用;后者通过拮抗相对过高的胆碱能神经功能 而缓解症状,两药合用可增加疗效,其目标是恢复

2、多巴 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状态。一、 你多巴胺类药(一) 多巴胺的前体药 左旋多巴( LDOPA,levodopa)(二) 多巴胺的增效药1、氨基酸托羧酸(AADC)抑制药卡比多巴(Carbidopa)、苄丝肼(benserazide)2、MAO13抑制药司来吉兰(selegiline)、硝替卡朋(nitecapone)、托卡朋(tolcapone)、恩他卡朋entacapone)。(三)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bromocriptine)、利修来得(lisuride)、罗匹 尼罗(ropinirole)、普拉克索(pramipexole)、阿扑吗啡 ( apomorphine)(四) 促

3、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 amantadine)二、 抗胆碱药苯海索(benzhexol)、苯扎托品(benzatropine) 、八 、-前言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锥体外 系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英国 人 James.parkinson 于 1817 年首先描述而得名。其典型症状 为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临床上 按不同原因分为:原发性、动脉粥样硬化、脑炎后遗症 和化学药物中毒(如Mn2+、CO、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等四类,它们均出现相同的主要症状,总称为帕金

4、森综 合症。PD 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1960 年,奥地利医 生 Hornykiewicz 首先发现原发性 PD 患者的黑质和纹状 体内多巴胺含量极度减少。其后研究又发现 PD 患者黑质 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完全脱失,其分布于纹状体的神经 末梢退行性变性。以此为基础提出的发病机制假说即“多 巴胺学说”。该学说认为,帕金森是因为纹状体内多巴胺 减少或缺乏所致,其原发性因素是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 元退行性病变。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到 达纹状体,其末梢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以 DA 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另一方面, 尾核中的胆碱能神经元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以 乙

5、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正常是这两条通路功能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运动功 能帕金森患者因黑质病变,DA合成减少,使纹状体DA 含量减少,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 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因而出现肌张力增高 症状。该学说得到许多实施支持:死于帕金森病的患者 纹状体中DA含量仅为正常人的5%10%;提高脑内DA 含量或应用DA受体激动药可显著缓解震颤麻痹等症状; 耗竭黑质一纹状体内DA、用神经毒素MPTP选择性地 破坏黑质 DA 能神经元或长期使用 DA 受体拮抗药可导 致震颤麻痹;胆碱受体药阻断药可缓解帕金森的某些症 状。1 、左旋多巴 长期以来左旋多巴

6、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金标准。PD 患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酪氨酸羟化酶 同步减少,使脑内酪氨酸转化为 LDOPA 极度减少,但 将LDOPA转化为多巴胺的能力仍存在。LDOPA是 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 的不足而发挥的治疗作用。左旋多巴治疗早期约 80%患者出现厌食、恶心、呕 吐,数周后能耐受,还可引起腹胀、腹痛和腹泻等胃肠 道反应。治疗初期 30%患者出现直立型低血压、心律不 齐等心血管反应。长期服用多巴胺受体过度兴奋,出现手足、躯体和 舍的不自主运动,服用两年以上者发生率为 90%。服药 35 年后有 40%80%患者出现症状快速波动,重则出现 “开-关

7、反应”。“开”时活动正常或几近正常,二“关” 时突然出现严重的 PD 症状。出现精神错乱的病例占 10%15%,有逼真的梦幻、 幻想、幻视等,也有抑郁症等精神病症状。2、左旋多巴增效药 由于长期使用左旋多巴治疗效果降低,且出现以上 不良反应,所以又出现了新药与左旋多巴药联合用药提 高药效,延长患者寿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卡比多巴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与 L-DOPA 合用时, 仅能抑制外周AADC。此时,由于L-DOPA在外周的托 所作用被抑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 L-DOPA 增加,使 用量可减少 75%,而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症状波动减 轻,作用不受维生素 B6 的干扰。司来吉兰与 L-DOP

8、A 合用后,能增加疗效,降低 L-DOPA 用量,减少外周反应,并能消除长期单独使用 L-DOPA出现的“开-关反应”左旋多巴口服后,绝大部分药物在外周被多巴胺脱 羧酶(DDC)和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OMT)代谢, 只有大约 1%的剂量到达脑组织。左旋多巴和 DDC 抑制 剂联合应用后,加用COMT抑制剂使左旋多巴在外周的 代谢减少,提高了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使更多的左 旋多巴进入中枢,提高了脑内左旋多巴的利用度。多巴 胺在脑内最终失活主要取决于单胺氧化酶(MAO )和 COMT的作用,通过COMT抑制剂来抑制脑内多巴胺的 甲基化,从而组织起降解。 COMT 抑制剂在中枢还可以 减低

9、尾状核、豆状核内的多巴胺分解代谢,使脑内可利 用的左旋多巴含量增加,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在外周血 与脑内恩他卡朋(Ent)对COMT的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 30mg.kg-lEnt可降低纹状体高香草酸(HVA)水平,而较小 剂量Ent之在外周血中选择性地抑制COMT,并且对 COMT 的抑制作用为可逆的。 COMT 抑制剂通过改变血 浆左旋多巴动力学及延长其半衰期,不增加左旋多巴血 浆峰浓度,而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并减少左旋多巴高峰 剂量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减少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后产 生的症状波动。3、多巴胺(DA)受体激动药已知DA受体有5种亚型,纹状体以D1和D2受体 为主,而D3、D4和D5受

10、体主要存在于边缘系统和其他 DA能通道。虽然DI、D2受体在纹状体中的调节功能还 不完全清楚,但 D2 受体与 PD 的症状关系较为密切 。 PD 患者脑内纹状体 D1 受体减少,而 D2 受体增加。激 活D1受体有利于D2受体活动的启动,使D2间接介导 的活性增加。有研究发现,同时多个受体的激动药比激 动带一手提的药物作用效果更好。DA 受体激动药的有点: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可直接作 用于多巴胺受体;不依赖内源性 DA 及其合成酶,使用 左旋多巴前单独使用有效;在纹状体内其半衰期比左旋 多巴长,有利于克服症状波动;不产生自由集团或潜在 的毒性代谢产物;在肠道和血脑屏障水平不存在转运竞 争机制;选

11、择性激活受体,演唱左旋多巴效果,推迟不 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可以非胃肠道给药。4、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的活性下降可是胆碱作用增强。在左旋多巴 使用以前,抗胆碱能药物是唯一用来治疗PD的药物,目 前特别是对于有震颤和流涎的病人仍较为实用。抗胆碱 能药物有苯海索、苯扎托品、丙环定和比哌李登,在加 拿大还有普罗吩胺。虽然没有左旋多巴和多巴胺激动剂 有效,但他们可用作补充治疗。抗胆碱能药物的不良反 应包括口干、便秘、尿潴留和青光眼加重,中枢神经系 统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和幻觉,在老年病人中特 别严重。抗组胺药物也有抗胆碱能活性,对无法耐受更 为有效的抗胆碱能药物病人有一定的作用。左旋多巴合用卡比多巴是

12、治疗PD最有效的方法,大 多数学者认为不会加重症状,但有些临床医师在疾病早 期不用该方法,特别是对年轻病人,试图演唱长期使用 后出现的并发症和局限性。多巴胺激动剂是第二有效的 药物,可在左旋多巴使用之前单独使用或者作为辅助治 疗。增加一种由外周作用的COMT抑制剂可以减少晚期 病人的症状波动。所有 PD 病人在某一时间段都要服用卡 比多巴/左旋多巴,其控释配方的吸收一般不太稳定。在 多巴胺激动剂中,新的非麦角胺类药物罗匹尼罗和普拉 克索比麦角胺类的药物的不良反应少,也更便宜。从安 全性考虑, COMT 抑制剂恩他卡朋比托卡朋更好。抗胆 碱能药物可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用于控制震颤和 流涎。治

13、疗净胜症状最好选用喹硫平和氯氮平。皮下注 射阿扑吗啡可用于“关”时期病人的补救措施。参考文献:1、杨宝峰 药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杨颖琳,史美甫 帕金森的药物治疗 药学专 论 2005 年第 14 卷第 12 期3、苏胜,王亚楼 抗帕金森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 药物研究与检测 2005 年第4 卷4、王刚,周海燕,郑汭,谭玉燕,孙小康,王瑛, 王增,陈生弟 帕金森病患者康帕金森药物应 用 情 况 调 查 J Clin Neuurol,October 2006,Vol,19,NO.55、阿丽塔,刘晓婷,王敏 抗帕金森新药的研发 进展 中国药事2012 年第26卷第6期6、张颖冬 多巴胺能药物

14、治疗抗帕金森病的长时 程 反 应 Chin Clin Neurosci 2012,20 (2),2332777、杜冠华,穆鑫,李晓秀,于昕 抗帕金森病药 物研究进展与新药研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 研究所8、孙斌,罗毅 帕金森病的现代药物治疗 医药导 报 2005 年 2 月第 24 卷第 2 期9、袁莉娟,纪立伟 抗帕金森病药物恩他卡朋的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年第16 卷第 2 期10、陈海波,李淑华 新药物剂型在帕金森病治疗 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9 年 6 月第 9 卷第 3 期11、张文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历史发展 中国执 业药师2008 年第5期12、成银霞,杜冠华,刘艾琳,方莲花,张莉,张 天泰 康帕金森病新药的发下与评价 药物研 究所 2008 年 6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