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动研究法----教师教研方法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2KB
约6页
文档ID:414977444
行动研究法----教师教研方法_第1页
1/6

行动研究法----教师教研方法1. 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2. 从研究对象看,是 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3. 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这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4. 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党校的教育行动者一一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以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5. 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其研究结果一一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6. 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象的改变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

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7. 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二、行动研究的实施原则(一)行动行动研究是不断的行动,要从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从一系列的行动中,逐渐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逐渐改善原有状况二)合作行动研究常称为合作性的行动研究它要求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共同研究,特别是本学校的人共同研究有时也可以要求本地其它学校的人员共同研究家长、学生及社会有关人士了可以是合作研究的对象三)弹性行动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一切预定的计划均可改变在行动研究中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可能,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四)不断考核或检讨行动研究要利用多种方法与工具,不断考查工作的结果,搜集各种情况改善的证据,测量研究对象发展的程度在每一个行动之后,都要予以考核或检讨,以便随时修正行动,促成问题的妥善解决二、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凯米斯的四环节:凯米斯(Kemmis)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1. 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了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设想对于行动研究来说,它不要求设想完善的计划,任何计划都要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作出调整和修改2. 行动实施计划,即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这里采取的行动,就是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即施加自变量的影响3. 观察即考察,这一环节的任务是搜集资料,从而对行动的整个过程、获得的结果、行动的背景等尽可能有详细的了解4. 反思反思是对行动结果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这一环节包括了: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以上四环节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循环都有所改进提高在我国许多教育改革研究和探索中,研究者都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行动研究的几个环节有学者以湖南汨罗市的素质教育探索为例进行了分析:(1)设想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课堂教学造成了这样一些弊端: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呢?看来,首先应该改进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2)计划一一课堂教学中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突出思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突出乐字,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3)行动 改造教法、学法,为学生提供学案,让学生可以自己走路;用疑激思,把教学活动变成全体学生的思维体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乐中求知、得知。

4)考察一一考察备课、上课、评课是否都突出了学法、思法5)反思对整个教改的实践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教改三字经,即注重学、思、乐另外一个例子是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改进(1)设想学生认为科学只是回应事实,而不是探索怎么才能使学生探索?是改革课程还是改变提问策略?应该首先建立新的提问策略2)计划----把提问的中心转移到鼓励学生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寻找答案上来3)行动一一试验提出一些让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的问题4) 观察录出几节课的提问,观察记录情况,并用笔记记下印象5) 反思为了使全班执照教师设想走,我以为需要对情境控制然而控制却破坏了特殊性提问6)修正计划----继续贯彻基本设想和计划,但要减少控制性陈述7) 再行动在几节课中减少使用控制性陈述8)再观察----录下提问及控制性陈述,并记下对学生行动的影响9)再反思----探索精神得到发展,但学生较难管理如何让他们上轨?让他们相互听问答探索他们的问题?考虑是否有哪些更有帮助的课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