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单元教案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KB
约26页
文档ID:413458317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单元教案_第1页
1/26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单元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一、二年级都有几篇课文是讲爱的内容,到了四年级也有关于爱的专题,可见,编者十分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本册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1.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3.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视频2.教学有关课件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可用13课时17.可贵的沉默 3课时18.他是我的朋友 3课时19.七颗钻石 2课时20* .妈妈的帐单 1课时语文园地五 4课时3 累计课时: 58——60教时 17.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享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4.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  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2.文字投影片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教时一、读题,提出疑问  1.板书课题,齐读理解“沉默”)  2.学生质疑引出: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读的时候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A、生字口头组词,教师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   B、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识记“顾、缓、稚”   C、示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又讲了什么? 三、探究体验,读中感悟。

  1.放生日歌,创设“点数”情境:同学们,在你生日的那一天,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庆贺了吗?有的请举手再煽情)哇!这么多1、2、3……  2.(课件示出)图1 师: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室里这么热闹?图中的孩子是怎样的神情?(兴奋)  翻开书自读1-9自然段,和这些孩子一起感受这种快乐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孩子们很兴奋?(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读句子:“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用换词法理解“异口同声”)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用动作表示“左顾右盼”“神气十足”) 4.指导朗读,读出“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 5.小结:是啊,父母用各种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庆贺生日,可见他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四、作业1.抄写生字2.读课文第二教时  师过渡: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中最珍贵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接着读课文  一、默读12—14自然段,你读出了孩子们的表情怎么了?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沉默)为什么会沉默了?用“——”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 1.指名回答课件示出)沉默一: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 指名读,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们沉默了?齐读(读出安静的气氛) 2.(课件示出)沉默二: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指名读,评议怎样读出这种课堂气氛理解“寂然无声”)男女生比赛读 3.就这样(课件示出)沉默三: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A、“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们做得不够好反而说他们“可爱”呢?  B、在沉默的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  C、在沉默中他们懂得了什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读到这里,你知道那“极为可贵的东西”是什么吗?(指名回答)  4.过渡:老师的语气渐渐缓和下来,课堂上的气氛怎么样?   自由读第14自然段 二、汇报:读完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三、师引读:老师的话提醒了孩子们自己的过失是可以弥补的,所以他们像……于是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怎么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后来他们怎么做呢? 四、作业1.抄词语2.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题目。

第三教时 齐读15——17自然段指名回答 一、过渡 是啊,祝贺的方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课件出示)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理解“稚拙”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幼稚、笨拙”) 1.如果是你,你打算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他们什么惊喜? 2.课文中的孩子们是怎么做的,你从哪里知道? 3.过渡:老师看到她的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了,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开心、满足)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问:什么是“享受”?(用“享受”说句子) 4.师引读:读到这里,我们知道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这给父母带来了……给老师带来了……老师看到了…所以说沉默是…… 二、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1.师总结:同学们,爱是永恒的,爱也是相互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爱自己的父母,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2.学习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课件示出)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 3.除了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祝贺之外,你们平时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课件示出)填空: 爸爸妈妈下班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节时,我给爸爸妈妈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时在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板书设计:17 可贵的沉默        感受爱    可贵    表达爱         热闹--------- 沉默----------热闹       (骄傲神气十足)   (七嘴八舌)【教学反思】 累计课时:61——63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教学课时:3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教学流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2.揭示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1.检查朗读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2.教学生字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3.再读课文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四、抄写生字、熟读课文第二教时一、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

板:神态、动作)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理解犹豫的心情板书:举放举犹豫) 二、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