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天》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231636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长的一天》读后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长的一天读后感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原因摘要:1944年6月6日(D日),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规模的空军和海军舰队协同进攻。斯大林曾给 丘吉尔写信评论道:“这是整个战争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壮举。”诺 曼底之战使整个二战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也极大程度上决定 了美国和欧洲此后的关系,并奠定了二战后世界的整体格局,其胜利 之原因值得分析。正文:诺曼底登陆并不像我们今天所想象的一帆风顺,就连当时 的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都对诺曼底一役可能出现的失败准备了 一份声明。可见当时的不确定因素足以影响战役的成败,那么,是什 么因素致使盟军顺利登陆呢?在阅读了最长的一天一书及查阅相

2、关资料后得出以下几点原因:1. 由于盟军的战略性欺骗,导致德军主力兵力分散;2. 由于天气恶劣,德军认为盟军不会登陆,导致德军警戒松懈;3. 由于纳粹德国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用于大西洋壁垒的建造,导致 德军军队物资匮乏,战力下降;4. 由于盟军的充分准备,积极训练,使士兵熟悉战斗方法,从而适应高强度的作战;一:盟军的战略欺骗盟军在战斗前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 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 具有重大影响。“这场战略欺骗,范围之大,构思之妙,难度之高, 都令人难以想象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诱使德 军分散在欧洲各地,从而使德军在法国,尤

3、其是诺曼底地区的守军降 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军统帅部相信,诺曼底登陆只是一场佯攻, 目的就是诱使德军过早投入后备部队,从而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主攻 创造条件”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各种方法措施, 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 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 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 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隆美 尔在加莱用了数月的时间)在每一个他认为可能会登陆的海滩上,竖 起笨重的抗登陆障碍物与它们连在一起的是杀伤力极强的水 雷一碰触,马上就会爆炸海

4、岸线上埋置了足足500多万枚这 样的地雷所有的新技术、新发明全都让隆美尔用上了”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盟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盟军有意透 露了虚假的情报来迷惑敌军。比如利用德军先进的情报网使德军分散 兵力。“英国的BBC广播电台对挪威、瑞典的广播中要求两国的 百姓进行防空准备,这些措施,使德军在挪威和瑞典部署了 13 个师,其中 1个装甲师,以应付盟军的进攻。这13个师直到战争结 束都没离开挪威和瑞典” 13 个师若布置在诺曼底地区是十分有 战斗力的,但由于盟军的骗术,加之希特勒迟钝的观察能力,致使他 措施了反击的良机。另外盟军还利用了一些障眼法蒙骗过了德军的侦察部队:在 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虚

5、构了一个番号为美国第一集团军群的部 队。三百多报务员伪装成集团军、军、师、团、营在多佛尔 设立假司令部,使用大功率电台与各下属部队联系虚假情报由假 司令部的电台发送出去。德军判断出盟军登陆的主攻方向是加 莱,因为盟军司令部就在加莱的对面多佛尔。”“在英格兰东南部地 区由好莱坞的道具师设置假的物资囤积处、假机场、假飞机、假 坦克、,假大炮将部分在登陆初期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调到这里, 驻扎操练通过在无线电通讯、营区、部队、指挥官等几方面的欺 骗和伪装,使德军统帅部了解到登陆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莱。” 到1944年5月,德军相信盟军在英国集结了 9297个师,而实际上 真正在那里的只有 35 个。尽管

6、德军仍不确定这支庞大的部队将在什 么时间、登陆,他们一致认为盟军会选择加莱。俘获的文件表明德国 最高司令部已经按照盟军的意图部署了它的军队。一则截获的报告显 示希特勒的顾问们继续轻信欺骗诡计,并且仍然相信盟军可能在7月 进攻加莱。其次,盟军在诺曼底以外的法国海岸,如加莱、敦刻尔克等地 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这一战术非常有效,以至于德军在战斗打 响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仍认为在诺曼底的登陆不过是盟军的佯攻。“海边前线仍然很沉寂,除了夜晚加莱海峡省遭到持续轰 炸。针对加莱海峡省这样马拉松式的轰炸就足以说明,它已被选 中作为进攻的地点。如果他们真的打算登陆,那么地点准就在那儿。 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设

7、想的。”这一切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欺骗和保密计划,成为保障登陆 成功的护身符。正如丘吉尔所言:“战争中真理是如此宝贵,要用谎 言来保卫。”二:德军对盟军动向判断的失误天气是登陆作战中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 仅将登陆时间由6 月 5 日推迟到6 月6 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 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少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 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对于德国人来说,这也是安安静静、平淡无奇的一天。什 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也没指望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天气太坏了天 气如此恶劣,使得在巴黎卢森堡宫的空军司令部的首席气象专家华尔 特斯托培上校教授在例会上告诉军官

8、们他甚至怀疑盟军的飞机 今天会不会出动。立刻,防空部队的战士们接到命令可以免除值 勤”“在整个海岸前线上只有一个集团军处于警戒状态守 在诺曼底海岸的第七集团军由于对这一消息毫无所知,因而没有紧急 戒备。”虽然天气情况不佳,盟军的战斗力有不小的削弱,但是也得益于 恶劣的天气情况,德军由于对对手动向错误的判断,使得德军的防守 一度陷入了被动状态。 三:盟军掌握绝对制空权,德军战略物资的匮乏、交通线路瘫痪战争的中后期,由于德军在苏联境内和北非连连失利,德军最高 统帅部认为有必要防御来自英吉利海峡的盟军的登陆进攻。根据希特 勒的命令,德军于1941 年的秋天开始修建在欧洲西岸延绵3000 英里 长的防

9、线大西洋壁垒。由于该工事的建造,德军几乎用尽了统治区内的一切战略物资如 修筑掩体的水泥和建造武器的钢铁。“欧洲再也不可能为建造别的弄 到一点点水泥需要的钢铁数量大得惊人结果(西线)大多数 的重掩体或碉堡都没有可旋转的穹顶炮火的射角不得不受到限 制”,这是当时德军最高统帅部大多数将领批准下来的项目,又因为 希特勒对其有颇高的期望,因此它的开工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不过,德军内部仍然有一些拥有战略眼光的将领看出了大西洋壁 垒的弊端,“壁垒只能暂时耽搁盟军的进攻,却阻挡不了它 (冯伦德施泰德认为)粉碎入侵的方案是把大批的德军从海边往后 撤,等盟军登陆后在袭击它。”但由于希特勒的一意孤行,就连许多 将领

10、,如隆美尔,也和伦德施泰德意见相悖,因此这一建议最终也没 能被采纳,从而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战斗打响前后无法供应给兵工厂和 前线,大大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同样,战争打响后,盟军的空降部队控制了法国的主要桥梁,空 军的战略轰炸使西部前线的铁路网几乎全部瘫痪,德军的增援部队甚 至需要徒步赶赴前线。“为阻止德军向诺曼底的增援,盟国空军彻底封锁这一地区 的交通线铁路运输量下降62%德军补给品,因此被迫滞留在 德法边境,无法进入法国。5月26 日从巴黎到沿海地区的所有铁路 交通全部中断,德军只好用汽车运输来替代,但白天在盟国空军猛烈 攻击下,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运输德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及时抵达 诺曼底2个从苏联

11、战场抽调下来的装甲师,从苏联横跨欧洲到达 法国花了三天;而从法国东部边境到西部沿海地区却足足花 了七天,而且是不成建制的零散进入战场,战斗力大打折扣。盟军在 瘫痪了法国北部的铁路、公路交通后又建立了两道空中封锁线不 仅给德军补给造成严重困难,而且使德军的调动受到极大限制速 度极为缓慢,严重影响德军战斗力的发挥。” 四、充分的战前准备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 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从而使士兵 适应了高强度的战斗。盟军同时也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保证物 资的补给、舰船的停放、增援的到达等等。为了在登陆后,战略物资能够即使输送给前线,盟军

12、特别准备了 两个人工港,并且修筑了跨洋的输油管道。“由英国海军少将坦 南特负责,共造两个人工港由沉箱、直码头、沉船、十字钢构件组成的人工港,面积约5 平方公里,是较完整的防浪水域,可同时停 泊 7 艘吃水10 米的大型舰船、 20 艘近海运输船、 400 艘拖船和1000 艘小艇,预计日货物吞吐量1.2万吨”“为保障燃油供应,盟军 专门成立负责海底输油管的机构共铺设了四条直径分别为15mm和25mm的软钢管,从英国岸上 到登陆滩头。每小时可从 英国向滩头输送600 吨燃油,能基本满足要求。”同时为了减少伤亡率,盟军在英国组织了多次登陆演习,事实证 明,演习使盟军的战斗力较西西里登陆时有了极大的

13、提高。盟军也进 行了周密的后勤准备,有些甚至为盟军的进攻提供了极有效帮助。“1943年9月,美军中校保尔汤普森在英国德文郡北部建立 了一个训练基地,选择与美军登陆滩头地形相似的海滩,按照侦察到 的德军防御工事设置雷区、反坦克壕、碉堡、铁丝网、障碍物等,再 设想出各种战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组织部队反复训练战后许多美 军士兵都高度评价了汤普森的训练,认为正是他所设计的训练,才使 他们在复杂的战场上应变自如。同时,英军在英格兰东部的偏僻海滩 对参战部队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盟军的战前准备认真细致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例如考 虑到首批空降部队是由好几个国家的士兵组成,又在夜间,服装各异, 装备不同,

14、语言不通,为解决敌我识别的难题,给空降部队的官兵每 人配发一只价值仅几美分的“蟋蟀”玩具,这种玩具只有打火机大小, 用手一捏,就会发出“卡巴”的响声。盟军规定的识别方法是一声“卡 巴”作为询问,两声“卡巴”作为回答。几美分的小玩具解决了大问 题。”战前的各种准备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 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和“蟋蟀”玩具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 万人。海军损失1艘 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 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 军伤亡 7.3 万人,被俘4.1 万人,共损失11.4万人。尽管盟军登陆取得了巨大

15、成功,但在战斗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 虽掌握绝对海空优势,又在敌兵力薄弱的次要防御方向登陆,却因组 织指挥不得力,部队攻击力不够锐利,使得建立登陆场的速度太慢, 平均每日仅1.82.7 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进程。又如侦 察工作还不够及时周密,特别是未能迅速查明德军精锐的第352 步兵 师的去向,使得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遭到顽强抵抗,蒙受巨大的 人员伤亡。再如空军兵力使用不当,造成了兵力兵器的严重浪费。在 6 月 6 日登陆前的航空火力准备中,出动 2500 架次重轰炸机,投弹 1 万吨,这种从高空轰炸小型、点状的海岸防御工事,效果很不理想。 在 7 月 7 日对卡昂的轰炸中,对面积约3.5 平方公里地区集中投弹达 2500 吨,如此猛烈的轰炸所造成的大片废墟瓦砾甚至严重阻碍己方 地面部队的推进。诺曼底登陆战役,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两栖登 陆战,对于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 大意义,为组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经验,被后人称为“流 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